康杰

  • 什么是进食障碍(视频)

    什么是进食障碍
    进食障碍是在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与特定文化压力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出现的进食行为异常的一组疾病,具体包括: 1、神经性厌食:患者有意识节制饮食,导致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标准; 2、神经性贪食:具有反复发作的、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以及多食或暴食行为,但在进食后,又担心发胖而采取各种方法以减轻体重,使患者体重变化并不一定明显增加的一种疾病; 3、神经性呕吐:患者在进食后出现自发地或故意诱发地反复呕吐,不影响下次进食。
    2023-08-03
  • 进食障碍的症状(视频)

    进食障碍的症状
    进食障碍的症状根据分类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具体如下: 1、神经性厌食:患者多出现体重降低、虚弱无力、头发及指甲松脆,部分患者还会有心律不齐、贫血等全身症状,女性可出现月经改变或闭经,多数患者会伴有精神方面的症状,如焦虑、抑郁等; 2、神经性贪食: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暴食,患者出现不能控制的进食行为,每次疾病发作时进食量远多于日常一餐的进食量,并且在暴食之后会有诱吐、导泻或过度运动等行为,患者常疲乏无力、皮肤发黄,并且有抑郁、易怒等不良情绪,部分患者可出现心律不齐等症状。
    2023-08-03
  • 进食障碍的注意事项(视频)

    进食障碍的注意事项
    进食障碍患者在生活和治疗上需要格外注意,具体如下: 1、主要以清淡营养的食物为主,营养需平衡,每天应妥善控制零食量,尽量不要吃零食或甜食,以免给胃带来沉重的负担; 2、不要盲目服用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药物,以免对身体造成更为严重的伤害,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和治疗; 3、不食辛辣的食物,不要吸烟、喝酒; 4、进食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拒食行为或进食后强行把食物吐出时,家属不应进行训斥、责备,以免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和逆反情绪,而是要以温和的方式去纠正、鼓励患者摄取食物。
    2023-08-03
  • 肠易激综合征的预防(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的预防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发病因素主要与思想负担沉重、情绪焦虑、愤怒、抑郁等一些精神因素有关,因此避免精神因素刺激、解除紧张的情绪、保持乐观的态度是预防的首要关键因素。其次,饮食调理方面应该少食多餐,腹泻的患者应该多食一些少渣、易消化、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便秘的患者应该多食粗纤维的食物,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避免过生冷、刺激性的食物。另外,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一定要劳逸结合,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最重要的是进行精神方面的调护,解除患者紧张的情绪,鼓励患者多去户外活动、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肠易激综合征。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的检查(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的检查
    肠易激综合征的检查主要包括体征和一般检查,具体如下: 1、体征:通常无阳性体征,部分患者有多汗、脉快、血压高等自主神经失调表现; 2、一般检查:多次(至少3次以上)大便常规培养均为阴性,便隐血试验阴性,尿常规正常,血沉正常,对于年龄40岁以上患者,除上述检查外,常需进行结肠镜检查及其活检,排除肿瘤、肠道感染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诊断标准以症状学为依据,诊断建立在排除器质性疾病的基础上,推荐采用目前国际公认的IBS罗马Ⅲ诊断标准:反复发作的腹痛或不适(不适意味着感觉不舒服而非疼痛),最近3个月内每个月至少有3天出现症状,合并以下2条或多条: 1、排便后症状缓解; 2、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改变; 3、发作时伴有大便性状改变。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标准。
    2023-07-3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饮食提醒(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饮食提醒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与饮食有着密切的关系,应避免暴饮暴食以及进食刺激性食物,具体如下: 1、勿暴饮暴食,每餐建议7-8分饱即可,且应按时进食,不吃过冷及过热食物,避免食用变质腐败的食物,食物需干净,用清水清洗2-3遍,建议多食用蔬菜、水果; 2、少吃或不吃能增加胃负担的食物,如高脂、油炸、辛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如果患者胃酸过低,可以吃一些能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醋,有利于患者更好消化吸收食物; 3、食品要新鲜并富有营养,保证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及铁质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调味品或食物,如火锅、麻辣烫等; 4、不要喝咖啡和浓茶。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分为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具体如下: 1、西医治疗: (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最主要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幽门螺杆菌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此治疗萎缩性胃炎首先进行抗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应用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和两联抗生素,疗程是10-14天; (2)其次就是控制胆汁反流治疗,胆汁反流是萎缩性胃炎形成的一个常见病因,可服用吗丁啉、西沙必利等药物治疗; (3)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必要时也可进行手术治疗。 2、中医治疗: (1)食欲不振是本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宜选用焦三仙等中药以消食和胃; (2)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液分析提示胃酸减少,其治疗需要根据病人不同情况,进行辨证用药,才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预防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约占胃镜受检人数的14%左右,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所以,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很重要: 1、保持情绪稳定、心情舒畅,过于忧思、恼怒、情绪不稳定,均对消化系统有明显影响; 2、如自身就有浅表性胃炎,应积极治疗,阻断其演变成萎缩性胃炎; 3、现在食品越来越精细,若长期食用过精细食品,可导致维生素B族的缺乏,而维生素B族的缺乏容易导致胃炎的发生。因此,食品一定要粗细搭配,适当吃一些粗粮,如小米面、玉米面等; 4、临床症状较明显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因胃脘堵闷、烧心等症状影响睡眠,病情反复不愈,思想压力大,又使失眠加重,而失眠又影响胃黏膜修复。所以,应保证充足的睡眠,使脏腑气血调和,以利于胃病恢复。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
    慢性萎缩性胃炎由多种病因导致,如反复或持续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等均为加重胃黏膜萎缩和肠化的潜在因素,具体如下: 1、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之一; 2、饮食习惯,如吸烟、饮酒、食物的刺激,三餐不规律而导致的症状; 3、免疫因素:患者的血液、胃液在萎缩黏膜的浆细胞内可找到壁细胞抗体和内因子抗体,自身免疫反应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建议进一步到医院就诊,针对性治疗,以免病情加重。
    2023-08-0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视频)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临床表现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尤其是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检,具体如下: 1、临床表现:主要为食欲减退、恶心、嗳气、上腹部饱胀或钝痛,少数病人可以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消瘦、贫血等症状; 2、实验室检查: (1)胃液分析: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无酸或低酸,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可正常或低酸; (2)胃蛋白酶原测定: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慢性萎缩性胃炎时,血及尿中的胃蛋白酶原含量减少; (3)血清胃泌素测定:胃窦部黏膜的G细胞分泌胃泌素。A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胃泌素常明显增高;B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窦黏膜萎缩,直接影响G细胞分泌胃泌素功能,血清胃泌素低于正常; 3、X线检查:X线胃钡透检查多数萎缩性胃炎患者无异常发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显示胃体黏膜皱襞平坦、变细,胃体大弯的锯齿状黏膜皱襞变细或消失,胃底部光滑,部分胃窦炎胃黏膜可呈锯齿状或黏膜粗乱等表现。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