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文军

  • 如何对待和帮助智力有问题的孩子(视频)

    如何对待和帮助智力有问题的孩子
    首先对智力落后的孩子要教育训练,方法不同于一般幼儿,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有正确的教育观,首先在思想上必须树立弱智幼儿可以教育的观点; 2、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确立目标,承认弱智幼儿在智力上与正常幼儿的差距,因此要分析幼儿的实际情况是中度、重度还是轻度,根据不同情况确定目标,相信如果经过反复的训练和教育,孩子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3、讲究教学方法,对于弱智幼儿智力落后,有些正常幼儿很容易学会的东西,对他们来说一定要认真教、反复练;为此成人一定要有耐心,比如教的时候,教他穿衣要分很多的细节,一点一滴的教、慢慢的学、耐心细致;反复要多,反复可以增强记忆、巩固记忆,要有教他们学会一个字要教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才会学会的思想准备,要反反复复的出现和练习才会有效果;家庭成员要一起教,家庭成员都要有信心教孩子; 4、结合生活实际教、结合生活实际容易学,不要过分强调实际计算,在教育时要配合生动形象、色彩鲜艳的玩具,主要培养孩子的一技之长。
    2023-08-02
  • 6岁儿童智力低下的表现(视频)

    6岁儿童智力低下的表现
    智力低下也称智力障碍或者发育迟缓,是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认知和社会适应能力障碍。儿童智力低下的临床表现一般是根据智商适应行为缺陷,将智力障碍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级。具体如下: 1、6岁儿童智力低下,如果是轻度智力障碍,这种孩子一般学习成绩较差、分析能力差、认识问题肤浅,不能正确运用算术题,完成的较困难; 2、中度智力障碍,只能进行简单的具体思维,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力差,只能对事物有表面的认识; 3、重度智力障碍的表现是孩子语言发育显著落后、自我表达能力有限、动作十分笨拙、抽象概念缺乏,理解能力低下; 4、极重度智力障碍,这种孩子基本上没有语言能力,或者仅能说几个单字,如爸妈等,运动能力显著落后,或者终身不能行走,不能躲避明显的危险,终生需要他人监护和帮助。这是智力低下的几种表现,根据程度不同,表现也不同。
    2023-08-02
  • 小儿多动症的病因(视频)

    小儿多动症的病因
    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到现在还不明确,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1、遗传因素,多种多动症患儿以及亲属中多动症的患病率比正常的对照组要高出4-5倍; 2、神经体质因素,比如神经生化和精神药理学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存在儿茶酚胺通路的异常; 3、局限性脑功能的障碍,额叶对记忆冲动的控制、组织以及保持有目标指向的活动都非常重要,目前各种影像学研究都提示了儿童多动症存在额叶代谢的减低; 4、环境因素和后天因素:其中与妊娠和分娩相关的危险因素包括多动症患儿的母亲吸烟、饮酒、患儿早产、产后出血、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以及甲状腺功能障碍等;还有与多动症发生有关的儿童期疾病,比如病毒感染的脑膜炎、脑炎、头部损伤、癫痫、毒素和药物。另外,有争议的因素包括营养不良、饮食相关的致敏反应、过多服用含食物添加剂的饮料或者食物,以及孩子缺铁、血铅水平高,血里锌水平低都与多动症的发生有关联,但目前证据不充分; 5、家庭和心理社会因素,父母关系不和、家庭破裂、教育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母亲患抑郁症、父亲有冲动反社会行为或者物质成瘾、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拥挤、童年与父母分离、受虐待、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等不良因素都可能作为发病诱因或者症状持续存在,造成孩子的多动症状。
    2023-08-02
  • 多动症的诊断要点是什么(视频)

    多动症的诊断要点是什么
    多动症的诊断要点是: 1、注意力不集中方面具备以下中的六条,就能确定为多动症:不能仔细地注意细节,或在做功课、工作或其它活动漫不经心,出现错误;在完成任务或做游戏时无法保持注意力,往往有始无终;别人与其讲话时,显得没在意听;无法始终遵守指令,无法按时完成功课;常常遗失生活必需品、丢三落四,如作业本书、笔、玩具等;常回避极其厌恶的家庭作业;易被外界刺激吸引;组织任务和活动的能力常常受损,这八条中要符合六条; 2、有活动过多的表现,至少要具备以下三条:双手和双足不安稳或坐着时蠕;不能静坐于自己的座位上;在座位上动来动去;在不适当的场合奔跑或者登高爬梯;难以安静地参与娱乐活动;表现出持久的运动过分,社会环境或别人的要求无法使其显著的改观,这是多动性; 3、冲动性至少要具备以下一条:在提问没有完成时,答案就脱口而出;在游戏或者有组织的场合不能排队或者按顺序等候;经常打扰或干涉他人;常说话过多、不能对社会规则做出适当的反应。以上症状均要持续至少6个月以上,在7岁以前发病,排除其它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强孤独症等,具备以上症状后,就可以考虑多动症。
    2023-08-02
  • 小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视频)

    小孩子不爱吃饭怎么办
    孩子不爱吃饭时,父母要耐心查找病因,及时的予以消除,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1、喂饭要定时、定点、定量,每隔3-4小时左右吃一次饭,使宝宝形成条件反射,在特定的环境下,到了就餐的时间,大脑就会指挥全身各组织器官为接受食物做好准备,在心理上宝宝做好了就餐的准备; 2、吃饭要专心,如不玩玩具、不看电视、保持环境安静,培养宝宝专心进食的习惯,如果宝宝某餐吃得少,也不要强迫; 3、尽量少吃零食、甜食,经常吃零食或者甜食会打乱宝宝体内血糖的正常波动规律,使宝宝缺乏饥饿感、没有食欲; 4、创造轻松愉快的进餐气氛,不过度的呵斥宝宝,而是多加鼓励,当着宝宝的面表现出很高兴的样子,跟宝宝说如何吃好这顿饭,逐渐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 5、改进烹调的方法、提高宝宝食欲,经常改变食物的烹调方法、提高烹饪技艺、使食物丰富多样、食物的色香味合理搭配都会刺激宝宝的食欲; 6、尽早培养宝宝自己用勺、筷进食,以提高进食的兴趣。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