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霜

  • 肾功能衰竭分为几期(视频)

    肾功能衰竭分为几期
    肾功能衰竭分期即慢性肾脏病分期,均使用CKD分期,一般分为五期。在检查肾功能时可以看检验报告中的肾小球滤过率,即GFR,具体如下: 1、CKD1期主要指GFR正常或者升高,GFR值≥90%,患者可能无临床表现; 2、CKD2期指轻度GFR下降,GFR在60%-89%; 3、CKD3期指中度GFR下降,GFR值在30%-59%; 4、CKD4期患者出现重度GFR下降,GFR值在15%-29%; 5、CKD5期指终末期肾脏病,GFR值≤15%。 患者在1-3期可能无明显不适,在CKD5期会有严重不适的症状,如食欲减退、头晕、恶心、呕吐等,需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2023-08-01
  • 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视频)

    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怎么治疗
    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又称为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多由于药物引起,主要表现为肾间质炎症、炎症细胞浸润、肾间质纤维化伴肾小管损害,经常会引起肾功能急剧恶化,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肾区疼痛,皮疹或者关节疼痛等。其治疗方法如下: 1、立即去除病因:如停用引起过敏的药物; 2、营养和支持治疗; 3、激素治疗; 4、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5、血肌酐过高时及时进行透析治疗。
    2023-08-01
  •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区别(视频)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有什么区别
    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预后、治疗方式均不同。急性肾小球肾炎多有咽部或者皮肤链球菌的前驱感染史,感染后7-20天会出现急性肾炎的表现。急性肾炎综合征可以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和一过性的急性肾损伤,患者多呈自限性的过程,多数患者在数周可以自愈,治疗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慢性肾小球肾炎是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水肿为基础临床表现的疾病,病情迁延而且进展缓慢,会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最终会发展到肾衰竭。绝大多数的慢性肾炎会由原发性的肾小球疾病发展而来,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类型不尽相同,但是病因多以免疫炎症为主,起病缓慢隐匿,患者可以并没有特殊的症状,但会有乏力、疲倦、腹部疼痛、食欲缺乏、水肿等,一般并不严重,但要防止肾功能进行性的恶化,以改善或者缓解临床症状,防止心脑血管并发症为主要目的。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肌酐和尿素氮的值是多少(视频)

    肾功能衰竭肌酐和尿素氮的值是多少
    血肌酐和尿素氮是反映肾功能最重要的化验指标,尿素氮值高低和肾功能强弱密切相关。正常成人空腹尿素氮为3.2-7.1mmol/L,即9-20mg/dl。肾外因素会引起血尿素氮的升高,在临床上要进行排除诊断,尿素氮>21.4mmol/L是尿毒症诊断标准。 正常人男性血肌酐为54-105μmol/L,女性为44-97μmol/L,儿童为24.9-69.7μmol/L。而肾功能衰竭一般指血肌酐值大于133μmol/L,不同的医院由于检验方法、试剂盒等不同有所差异。 患者看肾功能检验报告时,要密切关注尿素氮和血肌酐数值,如果发现上升箭头,建议患者到肾脏专科就诊,进行明确的鉴别诊断,以免患者错过治疗时机。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引起全身瘙痒吗(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引起全身瘙痒吗
    慢性肾功能衰竭会引起全身瘙痒,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皮肤以及代谢均会出现异常。由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某些物质无法代谢,会引起皮肤刺激或者皮脂腺、汗腺萎缩,继而引起皮肤瘙痒。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脱屑,部分患者甚至出现鱼鳞癣样皮肤。 如果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发展到尿毒症期,可能发生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机体低钙高磷状态,而高磷可以刺激分泌过多甲状旁腺。另外,尿毒症毒素也会引起神经病变而导致皮肤感觉异常,属于神经性皮肤瘙痒病变,所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常会出现皮肤瘙痒。
    2023-08-01
  •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视频)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
    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危险的并发症为高钾血症。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由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钾排出减少,代谢性酸中毒等原因,可能导致患者出现高钾血症。高钾血症会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易发生猝死。 所以,在少尿期一定要严格限制钾的摄入量,减少摄入富含钾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红枣,绿色蔬菜等。患者要经常到医院复查血钾水平,如果出现血钾升高,要进行降钾药物处理。如果血钾难以控制,达到6.5mmol/L以上,必要时需进行急诊的血液透析治疗。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各期的表现(视频)

    肾功能衰竭各期的表现
    肾功能衰竭各期临床表现不同。CKD1-3期患者可能无任何临床症状,但部分患者会有乏力、腰酸、夜尿增多、食欲减退等轻度不适。发展到CKD4-5期,患者可能有各器官系统的一些表现,如消化系统、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神经肌肉系统以及精神神经系统的改变。 患者还会有皮肤的感觉异常,以及内分泌和代谢异常。表现为贫血、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全身水肿,口中有氨味、失眠、抑郁、幻觉、意识障碍等,甚至出现骨折、骨质疏松、面色发黑、皮肤瘙痒等。
    2023-08-01
  •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级(视频)

    慢性肾功能衰竭分级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专业分期具体如下: 1、1期是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血肌酐为133-177μmol/L,虽肾脏代偿能力有所减退,排泄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以满足机体正常需要; 2、2期是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此时血肌酐在177-443μmol/L,肾小球硬化、纤维化数量增多,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已存在一定障碍,血尿素氮偏高或者超出正常值,患者会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力不易集中等; 3、3期是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在443-707μmol/L,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等,此时肾功能损伤较严重,患者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血尿素氮上升明显,并伴有酸中毒; 4、4期即尿毒症期,患者血肌酐>707μmol/L,此时患者有较严重的临床症状,如恶心、呕吐、少尿、水肿、高血压、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异味等。
    2023-08-01
  • 肾损伤可逆吗(视频)

    肾损伤可逆吗
    肾损伤是否可逆需根据引起疾病的具体病因进行判断,肾损伤包括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多数可逆,但慢性肾损伤基本不可逆,因慢性肾损伤原发疾病损害持续存在。急性肾损伤多由有效血容量不足、使用肾毒性药物、尿路梗阻等引起,慢性肾损伤多由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 肾损伤主要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减退而导致的临床综合征,具体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氮质产物紊乱,如肌酐、尿素氮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等,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多系统并发症。
    2023-08-01
  • 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因素(视频)

    肾功能衰竭加重的因素
    肾功能衰竭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性肾功能衰竭。如果患者在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基础上出现急性加重因素,肾功能衰竭可能会加重,具体原因如下: 1、原发病复发或者原发病加重:如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 2、有效血容量不足:如患者突然发生低血压、脱水、大出血或者休克; 3、肾脏局部出现血供减少:如肾动脉狭窄; 4、血压控制不良:如患者近期漏服降压药物,患者突然发生血压控制不佳,可能会造成肾衰竭加重; 5、使用肾毒性药物; 6、感染:如果患者发生感冒或者肺炎等,有可能肾功能衰竭会加重; 7、泌尿系梗阻:患者出现泌尿系结石或者肿瘤等,也会引起肾功能衰竭的加重。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