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凤秋

  • 新生儿肠绞痛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肠绞痛怎么办
    大部分新生儿发育正常,三个月后哭闹、肠绞痛发生减少。家长平常需合理喂养、少食多餐,并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通过与新生儿身体紧密接触、抚摸和按摩腹部可让新生儿感到舒适,也可采取飞机抱的姿势,抱在怀中轻轻走动,再辅以相适应腹部按摩都可缓解肠绞痛发生。若新生儿哭闹时间较长,一直无法缓解,需及时到医院就诊排除肠套叠、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常见疾病所导致的肠绞痛。 新生儿肠绞痛属于常见现象,通常表现为新生儿突然大声哭闹,哭闹时面部渐红、口周苍白、腹胀且紧张、双腿向上蜷起、双足蜷起,给予哺乳、抚摸均无法缓解。新生儿肠绞痛具体原因尚不明确,不排除喂养过程当中吸入较多冷空气、牛奶过敏等因素引起。
    2023-08-02
  • 初生婴儿嗜睡不吃奶怎么办(视频)

    初生婴儿嗜睡不吃奶怎么办
    初生婴儿嗜睡不进食需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常新生儿每天睡眠时间能达到18-22小时左右,原因为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大脑皮层兴奋性较低,并且新生儿无分辨昼夜能力,所以睡眠时间较长。但新生儿进食正常、反应正常,家长无需过度担心。 但若新生儿出现嗜睡、不进食,则需通过观察宝宝情况,如体温、呼吸、皮肤颜色是否存在异常以及新生儿对外界刺激反应等判断宝宝是否属于正常情况。 若仅通过打开新生儿包被、轻轻摇动身体、触摸身体、轻弹足底即可唤醒宝宝,新生儿进食正常,可暂时观察。但若摇晃身体仍然嗜睡、无法唤醒、拒绝进食,则属于反应低下,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应辅助检查明确病因,排除临床常见的低血糖、感染等情况发生。
    2023-08-02
  • 新生儿肚脐出血是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肚脐出血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免疫功能尚未完善,出生后应对脐部加强细致护理、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若新生儿脐部仅有少许黏液分泌物或少量出血,则属于正常现象,家长不必过度担心,无需进行特殊处理。此外需加强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即可。但若脐部分泌物较多,需用75%酒精或碘伏进行擦拭,通常一天2次,需消毒脐带根部和脐带根部周围位置,但消毒时注意动作轻柔,否则易引起脐部出血。 若新生儿脐部出血量较大或反复出血不止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凝血功能、血液分析等检查,需排除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新生儿出血症以及新生儿脐炎等病症。若存在此类疾病需给予注射维生素K1,同时给予抗感染治疗。若因出生时脐带结扎不良引起肚脐出血则需及时到医院重新结扎脐带,避免失血性休克发生。
    2023-08-02
  • 新生儿肺炎治疗(视频)

    新生儿肺炎治疗
    新生儿肺炎需住院治疗,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呼吸道管理,主要是定期翻身、拍背,需及时吸净口鼻分泌物,可通过雾化吸入、体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畅; 2、需要维持正常血气,存在缺氧症状需给予吸氧或机械通气支持治疗,保持血气维持在正常范围,根据病情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 3、抗病原体治疗,首先应用抗生素之前需留取痰标本和血标本进行培养,根据感染病原体不同选择敏感抗生素给予抗感染治疗。衣原体肺炎临床首选红霉素,单纯疱疹病毒性肺炎可应用阿昔洛韦,巨细胞病毒肺炎可应用更昔洛韦; 4、支持治疗,重症新生儿肺炎需纠正循环障碍和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输液速度较慢,避免发生肺水肿和心力衰竭,保证充足能量和营养供给,酌情可以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跟母乳有关系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跟母乳有关系吗
    新生儿黄疸与母乳存在一定关系,与母乳相关的黄疸临床分为两类,即母乳喂养性黄疸和母乳性黄疸。母乳喂养性黄疸大多发生在出生后一周内,原因主要是喂养不足,导致新生儿肠蠕动不足,胎便排出不及时导致胆红素排出延迟、重吸收增加,造成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以及血钠增加。通常可通过增加喂乳量和喂乳频率得到缓解;若胆红素水平已达到光疗标准,则需进行干预治疗。 母乳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一周出现,两周左右达到黄疸高峰,持续时间较长,有时甚至持续到出生后2-3个月,黄疸才会完全消退,一般无需治疗。如果停止母乳喂养,24-48小时后黄疸可以明显减轻。通常情况下不需要停母乳,但如果胆红素水平达到光疗标准,需要进行干预治疗,更有利于新生儿健康。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范围(视频)

    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值范围
    判断新生儿黄疸指数是否在正常范围需根据胎龄和出生后小时龄以及是否存在新生儿溶血、头颅血肿、皮下淤血、窒息、缺氧、酸中毒,是否合并败血症、高热、低体温、低蛋白血症、低血糖等高危因素综合评估。新生儿黄疸指数正常多有以下主要表现: 1、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 2、足月儿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到高峰,5-7天消退,最迟不超过2周; 3、血清胆红素升高水平一般每天小于5mg/dl,每小时升高小于0.5mg/dl; 4、血清胆红素数值未超过小时胆红素曲线的第95%百分位或未达到相应日龄、胎龄以及相关危险因素下的光疗干预标准。 新生儿黄疸指数是否正常需到医院由医生专业评估进行指导治疗。
    2023-08-02
  • 新生儿黄疸嗜睡严重吗(视频)

    新生儿黄疸嗜睡严重吗
    新生儿嗜睡表现为易唤醒,但不易保持觉醒状态,弹足底哭一两声后又继续睡眠。嗜睡属于一种意识障碍,是新生儿反应低下的表现。所以新生儿黄疸一旦出现嗜睡,无论时间长短需引起警惕,因新生儿黄疸出现嗜睡临床不排除存在胆红素脑病第一期表现。 胆红素脑病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最严重并发症,第一期可表现为嗜睡、反应低下、吸吮无力、拥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偶有尖叫和呕吐,一般持续12-24小时。若未发现、未干预治疗可迅速进入胆红素脑病第二期,新生儿可出现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常有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听觉障碍等后遗症发生,甚至引起死亡。 所以新生儿黄疸伴有嗜睡现象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由医生指导治疗,避免后遗症发生。
    2023-08-02
  • 新生儿吐奶严重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吐奶严重怎么办
    若新生儿吐奶考虑为生理性,平常护理需注意保持正确喂养姿势,需将新生儿头部高于身体,应用倾斜45°姿势环抱新生儿进行喂养;注意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饱;哺乳后可以竖立新生儿,轻拍后背直至打嗝。若新生儿溢乳严重,家长需注意暂停喂养,避免奶液误入气道引起窒息,同时应注意新生儿腹部保暖避免受凉,上述均为常用护理办法。 新生儿吞咽功能较差,胃呈水平位,胃、食管下段的括约肌发育不成熟,所以易出现溢乳。新生儿若出现溢乳,先要判断属于生理性还是病理性,然后根据呕吐发病时间、伴随症状、相应体征以及特点,鉴别属于内科性呕吐还是外科性呕吐,是否伴有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因此若新生儿溢乳严重,家长需尽快带新生儿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2023-08-02
  • 初生婴儿眼睛黄怎么办(视频)

    初生婴儿眼睛黄怎么办
    大部分新生儿黄疸是在出生后24小时后逐渐出现巩膜黄染,即眼睛发黄。这种情况需经过专业医生根据新生儿胎龄、日龄、一般情况以及有无缺氧、颅内出血、脱水、酸中毒等情况综合判断属于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黄疸。若为生理性黄疸,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无需特殊治疗,观察随诊即可。病理性黄疸患儿存在黄疸症状,需明确病理性黄疸病因,给予光疗退黄、抗感染等相应对症治疗,因此初生的婴儿眼睛发黄应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 初生婴儿出现眼睛发黄属于异常现象,特别是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迅速加重,这种情况临床考虑为病理性黄疸。最常见原因是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新生儿败血症等,此时患者需到医院就诊,完善肝功、血液分析、C反应蛋白、血培养等必要检查明确诊断,此类新生儿需早期干预治疗。
    2023-08-02
  • 新生儿惊醒大哭手乱抓怎么办(视频)

    新生儿惊醒大哭手乱抓怎么办
    新生儿出现惊醒、大哭、手乱抓较为常见,若家中新生儿出现此类情况,先需鉴别为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即是否属于正常现象。若偶然发现,给予新生儿安抚、哺乳后恢复正常,则属于生理性现象。 若反复出现惊醒需排除病理性,最常见原因如饥饿、低钙血症、肠绞痛、白日受惊吓等均可出现此类情况,此时需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采取对应性治疗。家长需加强对新生儿的日常护理,在新生儿睡眠时可用被单轻轻包裹手臂,给新生儿适当安全感。 若新生儿饥饿时需及时进行哺乳,出生后两周的新生儿可及时适量补充维生素D,防止佝偻病以及低钙血症发生。若考虑为肠绞痛引起哭闹,可采用措施处理,如把新生儿抱在胸前,胸贴胸、腹贴腹,边走边安慰,必要时进行腹部按摩,有时肛门排气后肠绞痛得到缓解,即可安静入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