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浩

  • 脊髓脊膜膨出有遗传吗(视频)

    脊髓脊膜膨出有遗传吗
    脊髓脊膜膨出具有遗传因素,但并非显性遗传。临床通常认为是在中线结构发育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因此怀孕期间女性服用叶酸较为重要。曾经对于此类疾病孕妇通常并不注意,但叶酸缺乏容易导致出现此种情况。目前此类情况越来越少发生,因为孕妇已经明确产前需服用叶酸等。 产检也较为重要,脊髓脊膜膨出的情况通过超声检查可被发现,早期治疗通常影响不大,手术越晚越容易出现症状,通常患儿出生1个月内即可进行相应手术。因此,发现得越早、越早治疗,治疗效果就越好。
    2023-08-02
  • 脊柱裂伴脊髓脊膜膨出怎么治疗(视频)

    脊柱裂伴脊髓脊膜膨出怎么治疗
    脊髓裂伴有脊膜脊髓膨出在婴幼儿较为常见,治疗则需将其回纳到正常结构,即需将硬膜的外部膨出,甚至皮下包块消除,将硬膜进行重建。使脊髓回纳到其正常部位,即椎管内。之后将肌肉缝合,此时才能保护脊髓和神经根的功能。 对于脊髓裂伴有脊膜脊髓膨出建议积极治疗,因为首先出现脊柱闭合不良,脊柱应为闭合状态,出现发育异常时椎管率先打开,即为脊柱裂。部分患者为单纯脊柱裂,内部硬膜完整。脊膜膨出即为脊膜沿脊柱裂膨出,若为脊髓脊膜膨出则同时膨出的还有脊髓、神经。
    2023-08-02
  • 椎管内占位术后的护理(视频)

    椎管内占位术后的护理
    椎管内肿瘤的切除主要包括髓内肿瘤切除和椎管内硬膜下的良性肿瘤,术后刀口在14天以上的时候可以进行洗澡。做完手术在24小时之内第一期伤口愈合,一般两周可以拆线,部分医院会让患者戴些支具保护术后的刀口,建议佩戴支具不要超过一个月,一定要使自己的肌肉完全放松,可以正常的活动,逐步的增量,也可以行走。 部分患者手术之后肌力严重下降,需要到正规康复医院进行康复。如果患者活动不受影响,在回到家中应注意保护自己不要摔倒,在卧床的时候不用佩戴支具,坐起和站立的时候可以佩戴支具,建议一个月以后取消取掉,活动量可以逐步增加。然后伤口在两周以后可以不用换药,或者自己进行简单的处理,不必要进行太多的关注。
    2023-08-03
  • 仅睡觉手麻怎么回事(视频)

    仅睡觉手麻怎么回事
    睡觉手麻的情况经常遇见,首先麻木分为多种情况,如果是单纯睡觉导致姿势的异常,然后睡醒之后就会感觉麻木,随后麻木感又会很快消失,即活动后消失。此种情况是由于睡姿的问题导致,睡姿不好导致胳膊处在屈曲的状态,也就会造成上臂的供血出现短暂的缺乏,导致麻木,为一过性的表现。其次是睡醒之后,部分患者觉得是被麻醒,由于睡眠姿势太过于异常,实在是不舒服,醒来之后感觉会很麻。此种情况下往往需要调整枕头高度,或者是调整床铺的软硬程度,往往能够得以改善。 如果是睡醒之后持续麻木,很长时间不会消失,并且白天也会很麻,可能是患有颈椎疾病。因为颈椎病导致的麻木往往持久,时间较长,不会轻易消失。需要通过颈椎的核磁进行判断,查看椎间盘有无压迫神经,是否椎管出现狭窄,或者是脊髓里面有无其它的问题。因为导致麻木的原因非常多,但如果是因为睡觉一过性的麻木,患者则不用过于担心。
    2023-08-01
  • 脊髓空洞症术后常见并发症(视频)

    脊髓空洞症术后常见并发症
    不同病因导致的脊髓空洞可存在不同术后并发症,如小脑扁桃体下疝或寰枢椎脱位导致的脊髓空洞并发症通常较少,可能仅有刀口不适,患者可逐渐恢复。部分脊髓空洞由粘连导致,或者小脑扁桃体下疝减压手术、栓系松解手术等术后,患者空洞未发生变化,仍需再次手术。此时临床会采取脊髓空洞分流术,通常分流分为三种情况,即分流到蛛网膜下腔、腹腔、胸腔。 临床常分流到胸腔,如果脑脊液分离过度,则可能导致胸腔积液。此外还可导致双下肢麻木,但可随时间逐渐缓解。
    2023-08-02
  • 脊髓空洞症手术多久能出院(视频)

    脊髓空洞症手术多久能出院
    脊髓空洞若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引起,临床仅进行后颅窝减压。此为非常微创的手术,刀口仅为4-5cm,出血不到50mL,即此类手术术后通常约4-5天即可出院;若为脊髓空洞分流手术分流到胸腔,同样约需4-5天;若为脊髓栓系导致,亦为4-5天即可出院;若为脊柱畸形导致则需进行矫形手术或截骨手术,术后通常需7天左右才可出院。 上述情况需以手术顺利为前提,部分患者如小脑扁桃体下疝的后颅窝减压、脊椎栓系松解,偶尔伤口会出现问题,则处理术后并发症需要一定时间。尤其是栓系,部分患者肌肉较为薄弱、恢复较慢、伤口容易渗液,此类情况下通常需要进行十多天的治疗。矫形手术伤口未感染的情况下通常7天即可出院,伤口一旦愈合不良,住院时间即会延长。
    2023-08-02
  •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怎么治疗(视频)

    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怎么治疗
    小脑扁桃体下疝为先天性疾病,需根据不同的情况决定是否进行小脑扁桃体下疝的手术,若患者并无症状则可不进行手术;若症状明显则可选择手术;若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脊髓空洞,此为明确手术指征;若未导致脊椎空洞,且并无症状或存在轻微症状则可采取观察。 小脑扁桃体位于小脑下方,形状类似于扁桃体,故命名为小脑扁桃体。小脑扁桃体下疝为小脑位置过低,超过枕骨大孔平行线3-5mm。其症状包括枕部疼痛、吞咽困难容易呛咳、出现炎症等,更多见的症状为患者平衡力下降。患者因自我保护,可能并未能够意识到其平衡能力较差。
    2023-08-02
  •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视频)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
    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分为两大类, 1、小脑扁桃体本身的症状,如枕部疼痛,平衡能力或者运动能力较别人要差,比如走夜路的时候自然会放慢脚步,害怕摔倒,在小时候上体育课做体育动作,也会害怕。严重的患者会出现饮水容易呛咳,同时也会出现脸麻,咳嗽、打喷嚏时枕部疼痛加重,症状也可以在不同阶段慢慢都会出现,表现不一,小脑扁桃体下疝最大的危害是可以使得患者产生继发性的脊髓空洞; 2、如果出现脊髓空洞,患者就会出现另外一种症状,最经典的是双上肢到胸前区的痛温觉分离,比如淋浴的时候淋到肩头和肩膀的水流,会感觉到温度不一样,事实上是感知不同。有时候喜欢用非常烫的水洗手,别人觉得水温很烫,但患者觉得不烫,因为痛觉和温觉变差。对于伤口有些切口就会不容易找到,甚至手发麻不容易伸展,老是慢慢握着,最严重的情况下会出现爪形手,甚至行走困难,此为脊髓空洞的症状。 脊椎空洞的症状是由于小脑扁桃体下疝导致脊髓空洞,而脊髓空洞产生很长时间之后导致的一些症状。所以,脊髓空洞本身的症状和继发产生小脑扁桃体下疝的症状具有一定的区别。
    2023-08-02
  •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怎么回事(视频)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怎么回事
    小脑扁桃体下疝是先天性的疾病,影像学发现小脑的位置低于枕骨大孔5mm以上可以诊断为小脑扁桃体下疝。小脑本来应该是在枕骨大孔的平面上方,但是偏到下方,严重的甚至偏到第2颈椎,同样称为小脑扁桃体下疝。诊断是依据影像学,而不是依据症状,可通过核磁进行判别。 很多患者得了小脑扁桃体下疝后毫无症状或者是没有发现症状,小脑扁桃体下疝本身症状会出现枕部的疼痛,比如平衡力的下降,正常人在小时候都会爬墙、爬树、翻墙头,患者因为胆子比较小,以上动作就不敢做。部分患者会出现面部的麻木,再严重者会出现饮水的呛咳,还有咳嗽时后脑痛。
    2023-08-02
  •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后注意事项
    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以后患者往往会觉得枕部有不适感,比如总觉得非常麻木或者是头皮发麻,属于正常情况。因为缝合非常重要,部分患者会出现皮下积液,起身会头晕、头疼,平躺即可好转,此时不能太过着急,可以多躺一段时间,会慢慢好转。对于少见的手术之后经常的头疼,甚至是视物不清,走路不稳,一定要到医院做头颅CT或者核磁。 因为部分小脑扁桃体下疝患者进行减压的时候血液会流进内部,造成蛛网膜颗粒的刺激增生,导致继发性的脑积水。此类病例极少,但是如果一旦出现继发性脑积水,需要针对症状进行分流手术。所以小脑扁桃体下疝手术一般术后的第2天可以鼓励患者下地,刀口比较小,出血较少。但是早期1个月还是要多休息,多平躺,注意观察变化。如果出现发烧、严重的头疼,甚至是走路不稳,需要再回到进行手术的医院,通过进一步的检查,判断具体的原因。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