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利

  • 结肠癌最好的靶向药(视频)

    结肠癌最好的靶向药
    结肠癌目前最好的靶向药,有两大类,包括针对VEGF单抗的药物,主要是抗血管内皮细胞因子受体类的药物,如贝伐珠单抗,以及抗EGFR单抗,即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受体,如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这两类药物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贝伐珠单抗对于Kras、NRAS、BRAF突变的患者选用较多,尤其为右半结肠肠癌的患者,优选抗VEGF单抗。Kras、NRAS、BRAF均是野生型的肠癌患者,亦可选用抗EGF单抗,即西妥昔单抗或帕尼单抗,现在国内还未有帕尼单抗,使用较多的是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常规应用两药或三药的联合化疗,晚期肠癌的有效率大概为30%-40%,若加上靶向药物后,治疗的有效率可达到70%-80%。这几大类靶向药物已进入国家的医保目录,故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或做相应的基因选择时,应积极鼓励患者选用较好的靶向药物,对提高患者肿瘤的控制较为有利。
    2023-08-02
  • 结肠癌的预防(视频)

    结肠癌的预防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降低结肠癌发生率,具体如下:1、饮食健康: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红肉,包括牛肉、猪肉、羊肉,多吃白肉,包括鸡肉、鱼肉、鸡蛋,少吃烟熏食物如腌制食物、发霉食物、过期食物,能有效降低肠癌发生率。目前临床研究显示,摄入适量咖啡、坚果类食物,可以有效预防结肠癌发生;2、其它方式:进行积极的运动,保证适量、良好的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戒掉烟、酒,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发生。
    2023-08-02
  • 结肠癌治愈率(视频)

    结肠癌治愈率
    结肠癌的治愈率与分期密切相关,Ⅰ期治愈率可达90%-95%,Ⅱ期大概是70%-83%,Ⅲ期大概是50%-70%,Ⅳ期肠癌可能为20%-30%。分期越早代表治愈率越高,所以需要早期发现结肠癌。建议对高危人群进行早期筛查,如对45岁以上的患者要定期复查大便常规,如果隐血持续为阳性,要查肿瘤标志物,如果再一步增高,可能要做肠镜检查以确定否有新生物,可以进一步做活检。目前有新的检查手段,如通过粪便的微生物组学、代谢组学等进行明确,但都还处于研究阶段。确诊后患者的治疗方案与诊疗团队的治疗模式密切相关,结肠癌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相应的治疗方案需要专业的医疗团队进行管理,专业团队对患者的专业管理可以提高治愈率。
    2023-08-02
  • 胰腺癌肝转移化疗有意义吗(视频)

    胰腺癌肝转移化疗有意义吗
    如果出现胰腺癌肝转移,需要对肝脏大小、数目、肝脏功能进行评判,包括患者体能状态、心肺功能储备。如果有化疗指征,建议患者积极进行全身系统化疗,可控制肿瘤生长,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胰腺癌肝转移属于胰腺癌Ⅳ期即晚期,患者存活时间比较短,可能是3-6个月不等。如果患者肝脏功能较好,有一定功能储备,且患者体能状态较好,能够耐受化疗,化疗对于患者的有效率约20%。常用化疗方案,包括吉西他滨、奥沙利铂、紫杉醇、白蛋白紫杉醇等。
    2023-08-02
  • 胰腺癌的转移部位(视频)

    胰腺癌的转移部位
    常见胰腺癌转移部位,包括肝脏、腹膜、盆腔种植转移、骨转移、肺转移、颅内转移及相应淋巴结转移,转移部位不同,症状与体征不尽相同,具体如下:1、肝脏转移:导致肝功能不良、肝功能受损、转氨酶增高、黄疸增高,出现梗阻性黄疸;2、骨转移:可能出现相应骨骼部位疼痛;3、腹腔转移:可能导致腹水,腹膜粘连导致梗阻状态;4、肺部转移:靠胸膜比较近,则会出现胸痛、咳嗽等现象;5、椎体内转移:可能压迫神经,进而出现相应部位疼痛感甚至导致截瘫;6、颅内转移:可出现颅神经系统相应症状或体征。确定胰腺癌情况下,需对患者进行准确分期,然后进行全身化疗或进行靶向治疗。
    2023-08-02
  • 肠癌肺转移五年生存率(视频)

    肠癌肺转移五年生存率
    肠癌肺转移属于晚期肠癌,这类患者5年存活率为30%-50%不等。肠癌肺转移患者的肿瘤生长较缓慢,根据肺部转移灶的体积、数目、位置,可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具体情况如下:1、根治治疗:如果是寡转移,即肿瘤转移数目≤5个,可以选择局部手术、消融、根治性放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2、转化治疗:如果患者没有局部治疗适应证,可以进行转化治疗,将肿瘤从不可切变成可切,不可局部治疗变成可局部治疗,即进行转化治疗;3、其他治疗:部分患者转移灶较多,有数十个且弥漫分布,此时以延长生存期为目标,给予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临床上有肠癌肺转移患者,肺部病灶<1cm且只有3-4个,但分散范围广泛。此时通过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后续进行密切随访和维持治疗,生存时间已超过8年。
    2023-08-02
  • 肠癌的好发年龄(视频)

    肠癌的好发年龄
    肠癌的好发年龄多见于45岁以上的男性,这类人群要进行系统的健康管理,包括每年进行健康体检,重点推荐检查大便隐血试验。如果是阳性的患者,建议进行肠镜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排除,如CEA、CA724、CA199等。如果进一步发现有可疑,可能要建议患者经肠镜取活检,有助于早期发现肠癌。部分患者有家族史,直系亲属患有肠癌的情况下,需要密切随访和观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才有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目前肠癌的发生有年轻化趋势,文献报道有8岁儿童患有肠癌的病例,因此提倡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早期发现疾病。
    2023-08-02
  • 癌症体质有什么特征(视频)

    癌症体质有什么特征
    癌症与情绪或内分泌疾病有关,但癌症体质不是绝对的。如果经常抑郁、情绪低落、内向、爱钻牛角尖,导致机体负能量较多,情绪低落可能会引起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功能下降,会导致机体体能状态失衡,从而易导致相应的疾病发生。所以要保持积极、阳光、乐观的心态,学会自己调整心态,并且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肿瘤。在西医角度上,癌症体质可能是指肿瘤患者的身体状况。如较晚期的消耗状况下,即恶液质时,营养不良或机体免疫力下降,提示患者情况较差,可能就是肿瘤的信号。中医角度上,可能认为患者属于某种体质,即可能容易患上癌症。
    2023-08-03
  • 胰头癌好发部位(视频)

    胰头癌好发部位
    胰腺分为胰头、胰体和胰尾三个部位,其中胰头癌在胰腺癌中的发生比例较高,胰头癌的好发部位就是胰头。胰头部位发生肿瘤,可能会导致局部肿瘤较大,压迫周围的组织、器官,导致胆道系统受阻,出现黄疸或肝功能受损。肝功能不良,以及食欲减退,患者可表现为全身不同程度的黄疸,部分患者出现压迫神经导致的疼痛,较为常见。通常采用增强CT,观察肿瘤较为清楚,能准确判断出胰腺发生肿瘤的位置,还可明确判断肿瘤大小,以及和周围组织、血管的侵犯关系,来评判患者是否具有手术指征,此项较为重要。通过查血,包括CEA(癌胚抗原)或CA19-9(糖类抗原)等,是判断胰腺癌较为敏感的指标。若确定胰腺有占位性病变,应选择正确的检查方法,然后咨询专科医生来评判手术机会。若患者无手术机会,可以通过专科治疗,使患者达到转化的目的,即从不手术变成可手术,或患者无手术机会,进行后续的一线,或二线治疗亦可。
    2023-08-01
  • 结肠癌Ⅲ期术后生存期(视频)

    结肠癌Ⅲ期术后生存期
    结肠癌Ⅲ期术后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60%-70%。提高这类病人的生存期,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术前判断。若肿瘤只局限于肠道,可以给予根治性手术。根据病理的TNM分期来判断是否为Ⅲ期,对于Ⅲ期肠癌,根据患者危险程度给予相应的术后治疗。对于T3、N1及以上的患者,需要给予半年的术后辅助治疗,选择CAPOX或FOLFOX的化疗方案。根据IDEA临床研究 ,T3 、N1及以下的患者选择3个月的术后辅助治疗,这类病术后生存状态良好。术后辅助治疗后,还要进行密切随访,前2年需每3个月进行相应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如CEA(癌胚抗原)、CA199等。同时重点监测肺部、肝脏、腹膜、腹膜后淋巴结等易转移部位的情况,有助于延长患者的术后生存期。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