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燕

  • 肺结核能医好吗(音频)

    肺结核能医好吗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好,肺结核是一种可预防、可控制的疾病,早期肺结核仅表现为炎症渗出,经过积极抗结核治疗,可以完全吸收消失,或仅留下少许的纤维索条病灶,即使到中期发生了增生性或干酪样坏死的病变,但如果治疗及时,也能治愈,可能会在肺部留下钙化样的结节灶。所以,得了肺结核一定要尽快接受治疗。\n肺结核治疗疗程一般较长,少则3-6个月,多则半年到一年。在治疗期间,患者一定要遵医嘱规律服药,不能漏服、错服,也要服够疗程,不能擅自停药。如果治疗不规范,可能会造成结核病的加重,出现严重并发症或耐药结核菌,为治疗带来极大困难。肺结核并发症常见的有气胸、咯血、真菌感染等,患者出现并发症一般预后都较差,而且病情易反复、死亡率较高。所以,肺结核患者只要早期发现、规律治疗,一般都可以治好。
  • 婴儿吸入性肺炎能自愈吗(音频)

    婴儿吸入性肺炎能自愈吗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婴儿吸入性肺炎能否自愈,要看吸入异物的多少,以及肺炎的轻重程度来综合分析。一般婴儿的吸入性肺炎可能是在出生的过程中,羊水、胎粪误吸入气管所导致,也可能是在哺乳的过程中,婴儿头部较低,乳汁误吸入气管所导致。如果吸入的异物不多,婴儿无明显临床症状,只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异物,吸入性肺炎基本可以自愈,无需用药。\n如果吸入的异物较多,婴儿出现了发热、口唇紫绀、呼吸困难,代表病情比较严重,甚至会发展为呼吸衰竭,这时除了积极处理呼吸道异物外,可能还需要吸氧,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给予抗感染、祛痰等药物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治疗吸入性肺炎。需要就诊,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以免延误病情。
  • 得了肺结核是什么症状(音频)

    得了肺结核是什么症状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肺结核的症状可以具体分为呼吸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两方面,主要分析如下:\n1、呼吸系统:以咳嗽、咳痰最为常见,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一般超过三周,可以伴有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如果患者有空洞形成,痰量会较多,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痰液可以呈脓性。若合并支气管内膜结核,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大约有1/3的患者有咯血症状,多数为少量咯血,少数为大咯血。结核病灶累及胸膜时,可表现为胸痛,属于胸膜性胸痛,随着呼吸、运动,咳嗽时胸痛加重,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或伴有大量胸腔积液者。\n2、全身症状:一般以发热最为常见,多为午后低热,部分患者可以出现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表现,育龄期女性可以出现月经不调,但约有20%的肺结核患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
  • 肺结核属于什么病(音频)

    肺结核属于什么病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肺结核是乙类传染病,应该按照国家的传染病防治法来治疗、控制和预防。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肺部慢性传染病,是目前乃至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全球十大死亡原因之一。如果患者慢性咳嗽超过三周,同时伴有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或是伴有低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表现,应考虑到肺结核的可能。\n痰的结核菌涂片检查是最简单、快速、可靠的诊断肺结核的方法,胸部X线或胸部CT也是诊断肺结核常用的手段,现在还有结核分枝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结核菌素试验等,都可以帮助诊断肺结核。肺结核是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得了肺结核的病人一定要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不要随地吐痰,规律使用抗结核药物,尽快治好肺结核,减少痰中的排菌量来降低传染性。
  • 肺结核得过还会复发吗(音频)

    肺结核得过还会复发吗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得过肺结核可能会复发,肺结核治愈一般是临床治愈状态,也就是得了肺结核后即使痰结核菌检测阴性,且病灶已经钙化,但在病人体内可能还会存留结核分枝杆菌,只是处于暂时稳定的状态。如果病人因某些外界原因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比如HIV(艾滋病)感染者、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吸毒、营养不良者,还有长期吸烟、酗酒等,都可能造成结核病的复发。\n此外,上述人群有可能会接触到活动性肺结核的病人而造成结核再次感染,故即使曾经得过肺结核,也不是终身免疫,可能会复发,也可能再次感染。要想保证结核不再复发,除了避免接触活动性肺结核病人外,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戒掉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熬夜等。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一定要积极控制血糖,要努力提高机体抵抗力,保持机体健康,才能避免结核复发。
  • 婴儿吸入性肺炎能自愈吗(音频)

    婴儿吸入性肺炎能自愈吗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婴儿吸入性肺炎能否自愈,要看吸入异物的多少,以及肺炎的轻重程度来综合分析。一般婴儿的吸入性肺炎可能是在出生的过程中,羊水、胎粪误吸入气管所导致,也可能是在哺乳的过程中,婴儿头部较低,乳汁误吸入气管所导致。如果吸入的异物不多,婴儿无明显临床症状,只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异物,吸入性肺炎基本可以自愈,无需用药。\n如果吸入的异物较多,婴儿出现了发热、口唇紫绀、呼吸困难,代表病情比较严重,甚至会发展为呼吸衰竭,这时除了积极处理呼吸道异物外,可能还需要吸氧,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给予抗感染、祛痰等药物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治疗吸入性肺炎。需要就诊,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以免延误病情。
  • 吸烟容易引起肺炎吗(音频)

    吸烟容易引起肺炎吗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吸烟可以导致支气管和肺部的防御功能明显下降,容易遭受外来细菌和病毒的侵袭,所以容易引起肺炎。烟草当中的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等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长期反复大量的吸烟,可以导致吸烟者气管黏膜上的纤毛受损,影响纤毛清除呼吸道废物的功能,久而久之会造成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下降。当遇到受凉、淋雨、熬夜等免疫力低下的状态时,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会入侵呼吸道,导致支气管和肺部感染。\n对于普通不吸烟的患者,气道清除能力强,即使出现了肺炎,恢复也较快,而对于吸烟者气道纤毛清除能力明显下降,肺部感染后出现的分泌物排出困难,则会导致肺炎的疗程加长,治疗的难度加大,容易出现重症肺炎,所以建议吸烟者尽早戒烟。
  • 肺结核出院了还传染吗(音频)

    肺结核出院了还传染吗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肺结核患者出院了是否还传染,要根据出院时的痰结核菌检测的结果而定。如果出院时痰检结果为阳性,则有传染性。如果痰检结果为阴性,就没有传染性。肺结核属于呼吸系统的传染病,其重要的传染源是痰结核菌检测阳性的结核病患者,主要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说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呼吸道飞沫排到空气中,之后再传播给他人。飞沫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其传染性大小主要取决于排出的痰液、飞沫中所含有结核分枝杆菌数量、两者之间接触的密切程度,以及接触时间的长短、所处空间通风情况、个体免疫力状况等。\n其实好多人的体内都可能存留结核分枝杆菌,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得病。要想不被结核患者传染,除了与患有活动性肺结核者保持距离外,还要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机体免疫力。如果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要积极治疗,控制原发病,以免因其他疾病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低下,而导致结核菌感染。
  • 新冠肺炎治疗好了还会传染给别人吗(音频)

    新冠肺炎治疗好了还会传染给别人吗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新冠肺炎治好了不会再传染给别人,因为新冠肺炎治愈的前提是新冠病毒的核酸转阴,病毒核酸一旦转阴就不具有传染性,所以不会再传染给别人。但是有部分患者在治愈后会出现病毒核酸复阳的现象,所以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后,仍要求集中隔离两周,并且家中自行隔离两周,密切观察有无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出现。同时在隔离期间要复查核酸两次,若均为阴性,即可确诊为治愈状态。如果超过四周病毒核酸没有再次复阳,患者基本安全,不会再传染给他人。\n得了新冠肺炎后的患者,体内会产生新冠病毒抗体,短时间内再次患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极低。但是即便体内有了抗体,仍不要掉以轻心,尽量不去人多聚集的地方,要勤洗手,并戴口罩。现在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常态化,一定要牢牢地保护好自己,才能从根本上战胜新冠病毒。
  • 婴儿吸入性肺炎能自愈吗(音频)

    婴儿吸入性肺炎能自愈吗
    讲解医师:刘海燕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鹤岗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婴儿吸入性肺炎能否自愈,要看吸入异物的多少,以及肺炎的轻重程度来综合分析。一般婴儿的吸入性肺炎可能是在出生的过程中,羊水、胎粪误吸入气管所导致,也可能是在哺乳的过程中,婴儿头部较低,乳汁误吸入气管所导致。如果吸入的异物不多,婴儿无明显临床症状,只要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及异物,吸入性肺炎基本可以自愈,无需用药。\n如果吸入的异物较多,婴儿出现了发热、口唇紫绀、呼吸困难,代表病情比较严重,甚至会发展为呼吸衰竭,这时除了积极处理呼吸道异物外,可能还需要吸氧,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给予抗感染、祛痰等药物治疗,才能从根本上治疗吸入性肺炎。需要就诊,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掉以轻心,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