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迅

  •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遗症(视频)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遗症
    动脉瘤介入手术风险和后遗症如下: 1、出血:栓塞过程中,导管、微导管、微导丝到位后,动脉瘤张力变化导致出血; 2、梗塞; 3、弹簧圈逃逸; 4、脑积水: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随血液吸收引发脑积水; 5、其他:患者长时间卧床,可引起肺部感染或其他潜在疾病发生,动脉瘤出血后,受到刺激或血管痉挛,引起远端部位缺血,或心脏病等潜在疾病爆发。
    2023-07-30
  •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注意事项(视频)

    脑动脉瘤介入手术后注意事项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后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方面: 1、血压控制:动脉瘤出血位于蛛网膜下腔,血管也在蛛网膜下腔走行,出血后随神经介质释放,可引发血管痉挛发生,引起远隔部位缺血,需维持血压正常或轻微偏高; 2、药物治疗:支架可对血管壁产生刺激,术后需服用抗凝药物,避免血栓形成; 3、复查CT:明确有无再出血,或远隔部位出血; 4、随时观察患者瞳孔、意识变化; 5、并发症治疗。
    2023-07-30
  • 胶质瘤治疗进展(视频)

    胶质瘤治疗进展
    胶质瘤为临床最常见的脑部肿瘤性疾病,属恶性肿瘤,根据恶性程度不同,可分为Ⅳ期。一般认为Ⅰ级胶质瘤预后较好,十年存活率较高。Ⅲ、Ⅳ级或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生存机会,等同于其他器官癌症。胶质瘤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放疗、化疗。手术目的在于减轻瘤负荷,降低颅高压。术后根据病理结果,选择适合放疗、化疗等治疗手段,亦可辅助中医治疗。
    2023-07-30
  • 脑膜瘤术后护理常规(视频)

    脑膜瘤术后护理常规
    脑膜瘤为仅次于胶质瘤的第二大类肿瘤,90%以上为良性,主要起源于蛛网膜细胞,常见部位蛛网膜大脑凸面、大脑镰、小脑幕及蝶骨嵴等位置。术后护理包括以下内容: 1、常规护理:包括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必要时复查,明确有无术后出血; 2、并发症护理:术后卧床时间较长,注意翻身、叩背、吸痰; 3、康复训练:功能区脑膜瘤影响患者肢体活动,术后注意早期肢体康复; 4、防止静脉血栓:可选择弹力袜或静脉泵。
    2023-07-30
  • 脑膜瘤手术费用(视频)

    脑膜瘤手术费用
    脑膜瘤为仅次于胶质瘤的第二大肿瘤,多为良性。脑膜瘤根据部位可分为大脑凸面脑膜瘤、功能区脑膜瘤、颅底脑膜瘤和斜坡脑膜瘤。手术费用与肿瘤部位及大小有关: 1、大脑凸面脑膜瘤:手术相对简单,术后并发症较少,费用少; 2、肿瘤较大且处于功能区或颅底,对患者损害极大,就诊时肢体活动已受到影响,术后需肢体康复; 3、斜坡、颅底脑膜瘤手术难度较大,术后康复时间较长,所需费用较高。
    2023-07-30
  • 脑膜瘤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视频)

    脑膜瘤手术后饮食注意事项
    脑膜瘤根据位置不同分为凸面脑膜瘤、颅底脑膜瘤、蝶骨嵴、斜坡脑膜瘤。位置不同,术后饮食不同: 1、凸面脑膜瘤、蝶骨嵴脑膜瘤、较小大脑镰旁脑膜瘤:术后常规禁食24小时,意识恢复后可给予流食或鼻饲; 2、斜坡CPA区脑膜瘤:接近脑干位置,三叉神经、面神经和后颅神经生长于此,切除后,随神经解压,部分患者可出现饮水呛咳或呼吸改变,术后需行气管插管,饮食无呛咳后方能进食。
    2023-07-30
  • 脑膜瘤手术流程(视频)

    脑膜瘤手术流程
    脑膜瘤手术流程如下: 1、第一天:完成术前常规检查,如强化核磁、心电图、胸片等; 2、第二天:根据核磁、心血管情况做术前准备; 3、第三、四天:手术治疗; 4、术后24小时:应禁食,复查CT观察瘤腔有无出血,随后鼓励患者进食; 5、术后三天:拔出引流管,进行肢体锻炼; 6、出院前:拆线,复查强化核磁明确肿瘤是否切除干净; 7、术后3-6个月:来院复查。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