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晓波

  • 最常见的骨肿瘤是什么(视频)

    最常见的骨肿瘤是什么
    骨肿瘤的分布非常富有年龄特征,最常见的骨肿瘤根据不同年龄,好发的病人也不同。小孩常见的骨良性肿瘤包括骨囊肿、软骨母细胞瘤、骨软骨瘤、骨样骨瘤,恶性肿瘤包括骨肉瘤、尤文氏肉瘤,在儿童身上也比较常见。如果是青少年,20-40岁的人群,常见的有骨母细胞瘤、骨巨细胞瘤等带有侵袭性的肿瘤,良性肿瘤比较常见的有纤维结构不良、内生软骨瘤。 如果为40-60岁的人群,可能疾病谱又发生变化,恶性肿瘤就会逐渐增多,比如脊索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在年龄增加后,骨肉瘤的高峰又会出现,60岁左右是骨肉瘤的第二个高峰,老年人会出现骨肉瘤,另外,更常见的可能是转移性肿瘤。随着年龄增大,恶性肿瘤的发病人群增多,可能发生骨转移,变成骨转移癌,常见于60岁以上的病人。
    2023-08-03
  • 足背腱鞘囊肿手术后采取什么卧位(视频)

    足背腱鞘囊肿手术后采取什么卧位
    足部的腱鞘囊肿手术之后一般对于体位没有任何要求,因为足部的腱鞘一般都是位于足背位置,足底一般以足体筋膜、肌肉为主。足背腱鞘进行肿块切除之后,伤口浅表且都在背部非负重的区域里,伤口也比较小。手术之后局部会进行一定的包扎,术后病人可以正常行走,但需要穿比较宽松的鞋或者拖鞋,避免对伤口产生压迫。另外,局部伤口要保持一定的干燥,闷热、潮湿的环境对伤口愈合也不利,容易感染。 伤口在愈合之前过多活动容易引起伤口渗出、出血,一般在术后早期3-5天建议尽量不要用患肢下地走路,通过另外一只脚拄拐杖行走。在晚期时包扎减轻,可以穿袜子、穿拖鞋,疼痛也不明显时患者可以走路。此时伤口出现出血或创口开裂的可能性也下降,可以慢慢行走,相对比较安全。
    2023-08-03
  • 足部腱鞘囊肿热敷管用吗(视频)

    足部腱鞘囊肿热敷管用吗
    足部腱鞘囊肿发生的原因就是活动过多,腱鞘长期摩擦引起局部炎症,局部滑液渗出,局部堆积引起的腱鞘囊肿。热敷在一定程度上对于缓解疼痛的症状有很大帮助,热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促进炎症因子吸收,比如通过足浴理疗仪泡脚,热水会有按摩的作用,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局部的疼痛。 除此以外,腱鞘囊肿因为炎症引起局部滑液渗出之后形成局部包裹,单纯通过热敷治疗,很难将积液完全吸收。所以对于局部肿块的消除,通过热疗的方法,通常没有太大的效果。但是对于局部疼痛,还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对于肿块比较明显,影响穿鞋、走路,需要依靠手术方式把肿块的囊壁彻底切除,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2023-08-03
  • 做完腱鞘囊肿手术消肿时间(视频)

    做完腱鞘囊肿手术消肿时间
    腱鞘囊肿手术后,肿胀消退时间往往会比较长,可能会持续存在2-3个月。腱鞘囊肿的手术是小手术,通过局麻切口就可以解决问题,但是手术仍然可能会引起脚背的局部肿胀。手术的创伤影响局部血管回流,另外,手术之后可导致神经性水肿,也会造成足背水肿或肿胀,这些原因都和静脉的回流有关。发现脚肿比较明显,卧床抬高脚之后,肿胀自然会消退,但是再次下地活动的时候,脚可能会肿,属于正常的现象。任何手术操作之后,脚的远端肢体是血液循环回流最差的中心最低点,组织渗出后,非常容易引起水肿。 肿胀消退期间,对局部肿胀不用特别在意。如果比较担心,通常可以穿弹力袜,限制局部压力,这样可以促进血从远心端往近心端的回流,减轻局部肿胀。另外,可以局部进行物理治疗,比如热水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组织水肿,睡觉时适当把脚抬高,可以减轻局部水肿。
    2023-08-03
  • 骨旁骨肉瘤怎么治(视频)

    骨旁骨肉瘤怎么治
    这种疾病是一种相对比较少见的骨肉瘤类型,特点是在皮质旁有硬化的成骨病灶。有时容易被医生误诊成其他疾病,比如骨软骨瘤等比较良性的疾病,但在影像学上面,还是存在可以鉴别的地方。对于这些病人,需要谨慎诊断,再结合完整的检查,对病灶进行活检,活检对诊断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活检,在病理学上和其它的疾病进行鉴别诊断。其治疗和骨肉瘤最大的不同在于,因为这种骨肉瘤相对定位为低级别骨肉瘤,恶性度相对较低。所以目前文献资料汇总而言,对于这些低级别骨肉瘤不采取术前新辅助化疗以及术后辅助化疗。 通过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即可获得良好治疗的目的。作为一种皮质旁骨肉瘤,并不是永远是一个级别,有时肿瘤还会进展,可能会发生肺部转移或局部复发。所以,虽然手术切除可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但仍然需要坚持密切的临床随访,观察疾病的进展。 对于肿瘤复发或者转移的情况,应争取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
    2023-08-03
  • 软骨瘤会自己消失吗(视频)

    软骨瘤会自己消失吗
    软骨瘤是儿童常见的一种肿瘤,多发生在膝关节周围,如股骨远端或小腿骨近端,为背向关节生长的肿瘤。瘤顶端有软骨帽,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过程中,骨头在长大,软骨帽也会让瘤慢慢生长。随着年龄的发育,瘤可能会慢慢增大,所以软骨瘤通常不会自行消失。大部分的人如果没有症状,对局部外观影响也不是非常大,可以暂时不用处理。 随着年龄发育成熟,如果瘤产生摩擦,会导致疼痛,或者生长较快,外观凸出非常明显,还有多发软骨瘤,可能需要及时处理。特别是当软骨瘤长在扁平骨,即肩胛骨、骨盆、脊柱,这些地方的软骨瘤需要早期处理。因为这三块区域发生软骨瘤,恶变几率非常高,因此需要早期进行处理。对于软骨瘤,手术都比较简单,将肿瘤和软骨帽切除干净后,肿瘤就不会再复发。
    2023-08-03
  • 软骨瘤的最佳手术时间(视频)

    软骨瘤的最佳手术时间
    软骨瘤是小孩非常常见的一种肿瘤,往往长在关节附近周围,肿瘤背向关节生长,突出到骨外,在影像学上面看到皮质相连。骨肿瘤中间与骨头髓腔的中间相通,即骨软骨瘤。这种骨软骨瘤因为和小孩子的发育同步生长,随着年龄增长,肿瘤可能会增大。所以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时机,往往把握以下原则: 1、症状:因为病变把肌肉顶开,小孩子在运动的时候可能会疼痛。疼痛明显时,可以手术切除肿瘤; 2、影响外观:特别是小腿上肉比较少,一旦凸出,就会非常明显。明显影响外观者也可以择期把肿瘤切除; 3、肿瘤生长比较快,可能怀疑是否局部的病灶性质不好,要尽快把病灶切除; 4、病变造成心理障碍者,也可以采取及时的处理。 对于骨软骨瘤的治疗,要求诊断要明确,其影像学非常有特征,把握好影像学特征,一般不会诊断出错。另外,软骨帽也要彻底切除,因为随着生长发育,其会增大,最主要是软骨帽在继续地成骨钙化,彻底切除软骨帽,肿瘤复发率非常低。对于长在特殊部位的软骨瘤,最佳手术时间不同,比如肩胛骨、骨盆、脊柱上的软骨瘤,需要积极早期进行处理。因为这三个部位的软骨瘤,局部恶变概率要远远大于四肢骨。所以,这三个部位发现骨软骨瘤后,需要及时切除,以免发生恶变之后,变成恶性软骨肉瘤,处理更为复杂。
    2023-08-03
  • 骨结核疼痛是什么情况(视频)

    骨结核疼痛是什么情况
    骨结核的疼痛有很多的原因,因为结核菌可能会破坏骨质,结核菌有可能会引起关节滑膜炎症,引起局部脓液聚积。骨强度下降可能让病人在活动的时候引起微骨折,可能会引起疼痛。此外,关节结核的炎性因子渗出,会刺激滑膜引起关节疼痛。结核的脓液在骨内聚积,使骨内压力增高,病人也会有疼痛症状,这些都是骨结核引起疼痛的比较常见的原因。 如果为脊柱骨结核的疼痛,最常见的原因是结核破坏骨之后,脊柱不牢固,无法支撑人体的重量。人在起床活动时,会引起活动性疼痛,卧床之后,疼痛又会逐渐缓解或消失。脊柱稳定性不足,也是骨结核引起局部疼痛比较常见的原因。脊柱结核会引起神经压迫,引起放射性疼痛,导致病变部位神经所支配的肢体疼痛,属于局部脓液引起,也需要通过手术放脓,缓解症状。
    2023-08-03
  • 骨肿瘤核素治疗效果如何(视频)

    骨肿瘤核素治疗效果如何
    骨肿瘤的核素治疗分为两个方面,即外放疗和内放疗,治疗效果存在差别,具体如下: 1、内放疗:大多数主要针对骨转移瘤,骨转移瘤可以采取骨核素内放疗,通过把带有核素的清骨药物注入人体体内,这些药物会汇聚到成骨、破骨等特别活跃的部位,这些部位往往是肿瘤存在的部位。通过局部核素的放射来达到局部控制肿瘤的目的,特别是对于这些多发的骨破坏,可以获得很好的肿瘤局部控制,减轻局部骨破坏引起的疼痛的效果; 2、外放疗:即局部照光,对于照光,有很多原发肿瘤、继发转移肿瘤,都可以采用照光的方式。原发肿瘤比较常见,比如尤文氏肉瘤,放疗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在化疗、放疗、手术三者结合的效果情况下面,尤文氏肉瘤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控制。对于转移癌,也可以进行外放疗的方式,对于脊柱部位、骨盆部位,手术创伤很大,手术病人付出的代价很大,但获益比较有限的情况下,可以结合放疗。有时结合手术,如通过手术减轻神经压迫,在局部进行照光,控制肿瘤的局部进展,给患者提供比较好的生活质量。
    2023-08-03
  • 一侧肋骨突出会有什么问题(视频)

    一侧肋骨突出会有什么问题
    一侧肋骨突出其原因较多。成年人可能考虑肋骨上的病变,比如纤维结构不良会造成骨强度变化,肋骨在肋间隙力量作用下,骨会慢慢发生形变,外观看起来可能会有异常。只要不是急性外伤引起引起的突出,一般可以不用处理。 小孩一侧肋骨的突出可能和肋骨、肋软骨发育异常有关,导致所谓的鸡胸,因为缺钙引起肋骨发育异常,可能会造成局部肋骨畸形。但是这样的畸形往往对称发生,不会发生在单一肋骨,所以在临床上还是比较容易鉴别。 成年人如果发生以上情况,建议完成相应的检查,包括CT、磁共振,检测发生形态异常的原因,如果有病变,需要定性。大部分情况临床不需特别干预,少部分情况,如果影像学提示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咨询骨肿瘤科的医生,决定后续的治疗手段。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