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曙

  • 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症状(视频)

    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症状
    椎管内蛛网膜囊肿的症状,如果囊肿较小,可以无任何症状。如果囊肿偏大,压迫脊髓或者压迫神经,可能导致脊髓功能或者相应的神经功能异常。如椎管、马尾部位即骶管部位囊肿较大,压迫神经,可造成便秘、会阴功能障碍等症状。 因此具体症状与神经或者脊髓支配的范围有关,有时压迫脊髓,可造成脊髓控制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轻度者出现肢体无力或者肢体感觉功能障碍,严重者可出现截瘫。
    2023-08-02
  • 颅内动脉狭窄怎么治疗好(视频)

    颅内动脉狭窄怎么治疗好
    颅内动脉狭窄的处理方法有以下两种: 1、通过微创的治疗手段,从血管内通过特殊装置扩张狭窄部位。扩张后多数需要再放置支架进行支撑,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使支架跟血管完全合为一体,称为支架成形术; 2、部分动脉狭窄可能通过支架无法解决问题,也可以采取搭桥的手段。用一段人工血管或者用自体血管绕过狭窄的血管,临时再接一个管道,使得狭窄的近端和远端重新恢复正常的血流。 所以对于颅内动脉狭窄,可采取外科干预手段,包括开颅手术、介入微创手术,个别的时候两者还可以结合在一起,形成复合手术。并非所有的颅内动脉狭窄均需接受外科干预,处理的基本准则是判断狭窄程度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决定患者是否需要接受外科干预。多数患者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治疗,也是一种很理想的手段,比如常用他汀类药物抑制血脂,从而使患者的狭窄长期保持稳定。
    2023-07-31
  • 脑梗死介入取栓术后护理(视频)

    脑梗死介入取栓术后护理
    脑梗死的介入取栓术,术后的护理具体如下: 1、医护方面:梗死后需要预防高灌注、低灌注。高灌注者需控制血压,避免发生脑出血;灌注过低需要维持脑功能,所以血压需维持正常水平,一般110mmHg-120mmHg水平,既能保证血管灌注,同时又减少出血风险,这是护理方面比较关键的方面; 2、平卧时护理:减少相关并发症,如感染。患者如果长期昏迷,容易发生肺部感染,需定时翻身,拍背。深静脉血栓也是常见的并发症,适当进行患肢或者身体按摩,可以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此外必要的营养支持及促醒措施也需注意。
    2023-08-02
  • 烟雾病术后并发症有哪些(视频)

    烟雾病术后并发症有哪些
    烟雾病的术后并发症与常规脑出血相关的并发症类似,开颅手术的并发症必然涉及急性期、慢性期。急性期若采取搭桥等手段,考虑出现相应血管损伤造成梗塞,部分患者做完手术之后,可能会出现相应神经功能障碍,比如偏瘫、失语、偏身感觉障碍等,甚至有些时候是偏盲。很多患者在急性期可能还会面临感染的风险,容易发生细菌感染,或者因为抵抗力下降出现病毒感染。感染包括颅内感染,也包括肺部感染,或者尿路感染等。有些患者在急性期还有发生再出血的风险,手术中虽然已经良好止血,良好控制出血风险,但是患者在术后一段时间内,由于手术之后的一段时间不适,突发血压剧烈波动,会引起已经止血的部位再次发生出血。如果发生脑出血,有些病人需通过再次手术解决出血问题。 此外,烟雾病手术之后如搭桥不通畅,可能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无法得到改善,甚至会越来越差。对于颞肌贴敷,由于需要将肌肉贴敷到脑组织表面,会导致骨的缺损。手术之后局部区域可能出现相应的头皮感觉功能障碍,比如麻木不适。有些患者做完手术之后,头痛、头晕的症状也会持续。
    2023-08-02
  • 烟雾病治疗方法是什么(视频)

    烟雾病治疗方法是什么
    烟雾病治疗措施包括内科保守治疗以及外科干预,烟雾病外科干预包括颞肌贴敷、硬膜翻转,治疗有效,但损伤较大。如果采取搭桥的手段,就是将颅外血管搭入到颅内动脉里,手术难度比较大,手术时间持续比较久。 烟雾病是由于颈内动脉的末端发生进行性慢性狭窄,甚至闭塞,从而导致在颅底形成大量新生血管,新生血管形成早期类似于烟雾,所以将其称为烟雾病。烟雾病存在两种常见的临床症状,即缺血症状,由于原先的动脉供血区虽然有新生血管的形成,但新生血管无法满足正常的血供,所以患者会出现缺血,即形成脑梗塞。部分烟雾病还会造成患者脑出血,由于新生血管脆弱,在血压各方面的波动情况下造成出血。
    2023-08-02
  • 脑动脉瘤5mm怎么治疗(视频)

    脑动脉瘤5mm怎么治疗
    5-6mm动脉瘤常发生破裂,所以对于5mm左右的动脉瘤需要积极处理。现在最常用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动脉瘤开颅的夹闭术,一种是血管内介入手术,两种方法都是治疗动脉瘤最熟练、最优选的方法。 开颅夹闭就是将颅骨打开,找到患病的血管,使用一种特殊的材料将其夹闭,这个办法很有效,但创伤相对会较大。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出现一种新型的治疗手段,脑血管介入手术,其是通过使用弹簧圈栓塞,或支架辅助的弹簧圈栓塞将动脉瘤的血管堵塞。目前有一种新型材料,即在血管里放一根特殊的支架,这种支架能够将血流进行很好的分配,即分流器。 脑动脉瘤根据大小可以分为几种类型,<3mm叫微小动脉瘤,3mm-1cm之内的为普通动脉瘤,>1cm叫大型动脉瘤,>2.5cm叫巨大动脉瘤。各种动脉瘤的破裂风险不同,理论上动脉瘤越大,发生破裂的风险就越大。
    2023-08-02
  • 脑动脉瘤手术后住院时间(视频)

    脑动脉瘤手术后住院时间
    脑动脉瘤无论采取何种切口,手术后常规住院期间的观察时间不少于7天。7天后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拆线等。 如果进行微创治疗,恢复比较快,一般术前准备3-5天,通常术前评估较快,手术后如果一切顺利,根据患者病情轻重,未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仅需住院2-3天即可出院。破裂动脉瘤患者住院时间取决于病情轻重,如果病情较重,住院时间较长。
    2023-08-02
  • 脑动脉瘤手术方式(视频)

    脑动脉瘤手术方式
    脑动脉瘤手术目前已经比较成熟,包含脑动脉瘤开颅、动脉瘤夹壁手术、开颅手术。手术方法为分离血管找出动脉瘤,用特殊的金属夹子,夹闭动脉瘤使血流不能进去,效果非常确切,但缺点为创伤较大。 目前近40多年发展另外一种技术,即血管内介入治疗,与开颅手术完全不同。介入手术由内到外,从血管内进入,通过血管往动脉瘤内塞特殊的金属材料,如弹簧圈等,有时可能还要借助于特殊材料,如支架辅助使弹簧圈栓塞。所以动脉瘤最常用的两种技术,开颅及介入手术,通常首选介入治疗。
    2023-08-02
  • 颅内动脉瘤的最好发部位是什么地方(视频)

    颅内动脉瘤的最好发部位是什么地方
    脑动脉瘤好发于颅底,即血管环位置,专业名称叫Willis环。血管环是颅内的核心、前循环和后循环血管交通处,是血管分叉、连接的位置。此外,大脑中动脉起始部及分叉部等均是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脑动脉瘤包括前交通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 如果患者存在相关危险因素,需密切进行临床筛查和随访,筛查高危人群。可通过CTA、MRA等无创性手段,重点关注颅内动脉瘤的好发部位,仔细筛查危险因素。
    2023-08-02
  • 脑血管畸形介入后复发率(视频)

    脑血管畸形介入后复发率
    脑血管畸形介入栓塞是非常常用的手段,但介入栓塞之后,只有30%不到的患者能够痊愈。部分患者降低血流,能够给进一步采取开颅切除或者伽玛刀治疗提供条件,能够进一步提升对脑动静脉畸形综合的治疗效果。 对于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栓塞复发的概念并不准确。动静脉畸形先天存在,栓塞其实是将异常的血管区域堵塞。治疗效果为堵塞是否完全,并不存在复发。因为复发是另外一种概念,即堵塞之后又重新在原来的位置出现。而动静脉畸形并不存在此特点,即已经堵塞的区域不可能再重新出现,但治疗后可能有其他区域出现新的堵塞。有些时候采取多种多次、分次分块的区域性栓塞,最终可实现动静脉畸形的完全治愈。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