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

  • 肝癌的常见类型(视频)

    肝癌的常见类型
    肝癌的常见类型包括肝细胞性肝癌、肝内胆管细胞癌和混合型肝癌,统称为肝癌,但有所差别,具体如下: 1、肝细胞性肝癌:最常见,发病率最高,恶性程度相对较低,常表现为肝脏内单发较大的肿块,乙肝、肝硬化患者可并发; 肝内胆管细胞癌:与肝细胞性肝癌相比,恶性程度、复发概率较高,疾病预后较差。常见于肝内胆管结石和慢性炎症长期反复刺激,引起局部的胆管细胞恶变所致,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 3、混合型肝癌:比较少见,常见于肝脏内的病毒性炎症或其他刺激,引起的肝脏内细胞突变,治疗通常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术后综合治疗。
    2023-07-31
  • 胰腺结节该怎么办(视频)

    胰腺结节该怎么办
    胰腺结节分为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策略不同,具体如下: 1、囊性结节:包括浆液性囊腺瘤和黏液性囊腺瘤,通常需要到肝胆胰外科就诊,通过B超、CT、磁共振等检查评估结节的位置和大小。若囊性结节较大,且囊内有小的乳头分级或囊内局部囊壁增厚,患者伴有血液内肿瘤标志物上升,通常提示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若影像学报告提示患者是黏液性囊腺瘤,需要更加重视,因为黏液性囊腺瘤具有潜在恶变的风险; 2、囊实性结节:多见于神经内分泌的肿瘤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都具有潜在的低度恶性风险,需立即就医,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
    2023-08-01
  • 胰腺肿瘤的根治方法(视频)

    胰腺肿瘤的根治方法
    胰腺肿瘤的根治方法需根据肿瘤的性质和肿瘤在胰腺的位置决定,胰腺肿瘤主要分为良性和恶性两大类型,具体如下: 1、良性肿瘤:通常是胰腺的囊腺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神经内分泌的肿瘤和实性假乳头状肿瘤,以及导管内乳头状瘤,通常是良性或具有低度的潜在恶性风险。良性肿瘤通常可以进行局部切除,若位于胰腺体尾部,可以在微创或开放手术下进行胰腺体尾部切除,通常可以保留脾脏。若位于胰腺头部,需通过肿瘤与重要血管和胰管的关系,评判是否可以进行局部摘除术。若与血管和胰管的关系密切,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 2、恶性肿瘤:胰腺癌是一种非常凶险的恶性肿瘤,治疗方式与良性肿瘤不同。若位于体尾部,需进行胰腺体尾部、侵犯血管以及脾脏切除,若位于胰头部,则需进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
    2023-08-01
  • 胆囊多发性息肉严重吗(视频)

    胆囊多发性息肉严重吗
    胆囊多发性息肉通常不严重,胆囊多发性息肉是由于胆囊内细菌或炎症、胆固醇的长期刺激,导致胆囊上皮细胞出现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多数情况下胆囊多发息肉只是胆固醇在胆囊壁上的附着,患者在调整饮食,使用利胆药物之后,通常可以完全康复。无症状患者发现很小的胆囊多发息肉,进行密切随访即可,无需特殊治疗。 若胆囊多发息肉快速生长,伴有胆囊结石或单发的息肉直径超过1cm,患者需积极到肝胆胰外科就诊,评估是否需要手术切除。进行微创胆囊切除手术,即可完全解决问题,患者康复后没有更多后遗症。胆囊多发息肉与胆囊单发息肉相比,恶变几率更低,所以只要息肉较小,没有快速生长,完全可以通过正常体检随访,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2023-08-02
  • 胆囊腺瘤和息肉区别(视频)

    胆囊腺瘤和息肉区别
    胆囊腺瘤和息肉的区别主要在于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治疗方面不同,具体如下: 1、胆囊息肉:是一种非肿瘤性的胆囊增生,通常是由于慢性炎症和理化刺激,造成胆囊局部有隆起状的表现。息肉恶变的概率相对较小,若患者胆囊内是多发的小息肉,直径<1cm,通常进行密切随访即可。若患者是单发息肉,直径>1cm,生长速度较快或伴有胆囊结石,尤其是伴有血液内的肿瘤标志物上升时,需立即进行手术切除治疗; 2、胆囊腺瘤:是一种胆囊的肿瘤性息肉,具有潜在的恶性几率,一旦发现应立即进行外科治疗,建议到专业的肝胆胰外科进行评估,尽早手术根治,以免延误病情。胆囊腺瘤目前已经被认为是胆囊癌的癌前病变,一旦发展为胆囊癌,患者预后较差。因此需在胆囊腺瘤变为胆囊癌之前,通过微创胆囊切除手术进行根治性处理。
    2023-08-02
  • 没有胆囊的人更易发胖还是瘦(视频)

    没有胆囊的人更易发胖还是瘦
    胆囊切除后,可能会对患者的消化功能,尤其是对油脂的消化有短期影响。但通常会在3-6个月内被身体代偿,不会有长期影响,对长胖或变瘦也没有较大的影响。长胖或变瘦主要与日常饮食结构、生活作息及运动状态相关,与胆囊是否切除的关系不大。正常胆囊切除术后,患者经过短暂的身体适应,身体机能、消化功能和代谢功能与正常人并没有明显区别。对患者体重变化的影响,目前也没有找到相关性的依据,所以胆囊切除与体重变化没有很大关系,患者不必过于担心。 但胆囊切除短期内由于身体消化脂肪功能短暂减退,在不注意饮食的情况下,可能会造成腹泻、轻度腹胀的情况。若患者调整不善,可能会出现短暂的体重波动,但只要让身体充分适应,平时注意少食多餐,适当减少油腻饮食,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症状通常会在数月或半年内逐渐消失。总之,胆囊切除对身体的影响较小。
    2023-08-02
  • 胆囊结石该怎么治(视频)

    胆囊结石该怎么治
    胆囊结石的治疗需分情况而定,若患者胆囊结石较小,平时没有任何自觉症状,胆囊壁不厚,则正常门诊随诊即可。无症状的胆囊结石,无需进行过多治疗,生活中应注意调整膳食,采用低脂饮食,适当进行减脂运动。必要时配合利胆药物,部分小的胆囊结石甚至可以缓慢消失。若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则应引起重视,对胆囊结石进行治疗: 1、胆囊结石较大,直径超过2-3cm; 2、结石引起胆绞痛症状; 3、胆囊萎缩出现瓷化胆囊或伴有息肉; 4、患者的肿瘤标志物上升。 建议上述患者到医院肝胆胰外科就诊,由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通常进行微创胆囊切除手术之后,患者可以继续正常生活,不必有太多负担。
    2023-08-02
  • 保胆取石手术好吗(视频)

    保胆取石手术好吗
    目前主流学界认为保胆取石手术只有非常特定的人群才能受益,对于大部分胆囊结石伴有慢性胆囊炎的患者而言,保胆取石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因为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发生通常伴随着胆囊上皮细胞的炎症性病变,病变在保胆取石手术之后无法彻底痊愈,术后会很快复发,导致患者多次手术,甚至延误病情。 因此目前正规的大型医疗机构通常不建议有症状的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进行保胆取石手术,而是建议通过微创胆囊切除手术彻底解决问题。胆囊切除手术目前成功率较高,技术成熟,患者通常住院1天即可出院,甚至可以进行日间手术,对生活、工作、学习都不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应优先选择正规的微创胆囊切除手术,而非保胆手术。 由于胆囊结石或胆囊炎症患者的胆囊功能和胆囊局部的病理条件已经发生变化,仅取出结石并不能解决病理改变,还会导致术后较快复发。所以保胆取石手术看似微创,但会对患者造成更多的风险和危害。
    2023-08-02
  • 胆绞痛时怎么缓解(视频)

    胆绞痛时怎么缓解
    胆绞痛是胆囊炎和胆囊结石患者最常见的腹部体征,一旦发生胆绞痛,需通过药物或手术治疗进行缓解。胆绞痛急性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使用解痉止痛药物,使胆囊痉挛的平滑肌放松,以减少疼痛。 更重要的是明确引起胆绞痛的原因,由结石引起的胆绞痛,在度过急性期后,患者需立即进行胆囊切除手术。微创手术即可解除胆囊的炎症和结石,胆绞痛不会再次发生。由肿瘤或血供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胆绞痛,需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根据原发病的情况,进行分步治疗。总之,出现胆绞痛的患者首先应到医院就诊,判断胆绞痛发生的根本病因,由专业肝胆胰外科医生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
    2023-08-02
  • 胆管堵塞手术成功率(视频)

    胆管堵塞手术成功率
    胆管堵塞手术的成功率主要根据堵塞的原因而定,具体如下: 1、由常见的结石等原因引起的胆管堵塞,需通过手术切开胆管,将结石取出或通过内镜手术、ERCP手术逆行进入胆管,将结石用网兜取出,或在术中采用钬激光碎石术等手段将结石取出。手术成功率高,术后患者可以完全痊愈,不会有较多后遗症和并发症; 2、由胆道内肿瘤或胆道周围有肿大的淋巴结和肿瘤压迫,引起的肿瘤性梗阻,通常与疾病发展过程有关。若疾病处于早期,可以通过手术进行根治性切除,以解除胆道梗阻,患者术后可以长期存活。若疾病处于晚期,如胆管癌晚期、周围脏器的肿瘤转移到胆管或淋巴结压迫到胆管时,治疗相对困难,需制定综合的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收益,但整个治疗的成功率通常较低。 所以,一旦发现有胆道梗阻的情况,应立即就医。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