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 脑垂体瘤手术住院多久(视频)

    脑垂体瘤手术住院多久
    脑垂体瘤的患者如果进行经鼻内镜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3-7天可以康复出院。对于出现脑脊液漏或颅内感染以及电解质紊乱的患者,则需要等待并发症完全纠正后才能出院,此类患者大部分需要住院2周左右。而对于进行开颅手术的复杂垂体腺瘤患者,或肿瘤侵袭到海绵窦,术中经内镜进行黏膜瓣处理的患者,通常需治疗10-14天后出院。 所以垂体瘤患者住院时间长短与肿瘤具体情况有关,并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肿瘤侵袭范围以及肿瘤与周围重要神经、血管结构有关,还与是否存在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密切相关,所以患者的住院时间不能一概而论。
    2023-08-01
  • 女性垂体瘤能治愈吗(视频)

    女性垂体瘤能治愈吗
    垂体瘤没有女性和男性之分,治疗原则基本一致。目前对于垂体瘤主要采用内镜手术治疗,内镜手术治疗垂体瘤以后90%以上的患者可以达到治愈。 垂体泌乳素瘤的患者早期通过应用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临床症状和缩小肿瘤,对于60%-70%的患者有反应;而对于部分侵袭性垂体瘤或垂体癌,通过手术完全切除较为困难,术后肿瘤会有残余。但结合术后对残余肿瘤进行放射治疗或伽玛刀治疗,控制肿瘤生长,同样可以达到临床治愈的标准。
    2023-08-01
  • 为什么垂体瘤术后尿崩(视频)

    为什么垂体瘤术后尿崩
    尿崩症指尿量增多,如1天尿量超过4L,还可出现尿比重下降,患者伴有严重口渴、夜尿增多、血钠升高的表现。垂体瘤患者术后形成尿崩症的原因主要为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经过垂体壁到神经垂体释放,可以控制肾脏对水吸收再利用。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可使肾脏对水吸收减少,导致人体内大量水分随尿液排出。 垂体瘤患者的肿瘤大部分位于垂体前叶,如果肿瘤过大,则可能侵犯到下丘脑。而下丘脑与垂体柄关系比较密切,所以在手术中可能损伤垂体柄、下丘脑,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导致尿崩。尿崩症分为短期尿崩症和永久尿崩症,其中短期尿崩症可在1周内缓解,多由于垂体柄水肿或下丘脑水肿导致。短期内可进行对症治疗,利用弥凝片或短效抗利尿激素干预;而有些患者术后存在永久尿崩症,需要长期干预,甚至监测血电解质。
    2023-08-01
  • 脑垂体瘤手术后头疼怎么办(视频)

    脑垂体瘤手术后头疼怎么办
    脑垂体瘤手术后如果出现头痛,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全麻手术后的患者如果出现轻微头痛,可以给予对症药物进行治疗。如果出现十分严重的头痛,则需要及时复查头部CT。特别是手术期间如果出现高流量脑脊液漏,则可引起颅内积气,导致术后出现严重头痛。 另外,如果术后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也可能会引起剧烈头痛。除对症处理外,对于出血量较大患者还需进行脑脊液引流。而对于伴有严重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的头痛,需要引起高度警惕,患者可能存在垂体瘤术后再出血。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则需要急诊手术进行系统的减压,否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2023-08-01
  • 怎样防止垂体瘤复发(视频)

    怎样防止垂体瘤复发
    垂体瘤总体上属于良性肿瘤,存在一定的复发率,而是否复发与手术中肿瘤是否彻底切除有关。目前治疗垂体瘤多采用经鼻内镜垂体瘤切除手术,可提高肿瘤全切率、降低肿瘤复发率。但对于体积巨大、侵袭性较强、对周围重要血管神经包绕较严重、侵犯范围较广的垂体瘤,一次手术很难达到全部切除,此类肿瘤存在很高的复发率。 肿瘤复发后需要患者配合,使复发的肿瘤得到早期治疗,患者需要定期进行影像学复查,并且在术后3-12个月内持续复查。对于一些存在分泌功能的功能性垂体腺瘤需要复查内分泌检查,如果内分泌激素水平反复变化,提示垂体瘤可能复发。对于这种情况需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对于防止垂体瘤复发可以有较好的效果。
    2023-08-01
  • 脑垂体瘤长在哪里(视频)

    脑垂体瘤长在哪里
    垂体瘤主要位于垂体窝内,而垂体窝是位于颅前窝和颅中窝交界区域,直径约2cm的凹陷。垂体窝周围存在重要神经,有视神经以及支配眼球神经和三叉神经,以及颈内动脉和其他重要的动脉从旁边穿过。 如果从眉心到后脑画一条直线,再从两侧太阳穴画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界点即为垂体瘤在体表的大致投影。还可以理解为垂体瘤位于人颅脑底面正中心的位置。基于解剖学基础,治疗时可以选择路径最短的经鼻-蝶窦垂体瘤切除术。该手术方式最为直接,损伤最小。
    2023-08-01
  • 20岁轻度心脏病的表现(视频)

    20岁轻度心脏病的表现
    20岁轻度心脏病可能还没有明显临床表现,通常会怀疑是否有心肌炎症或高血压的早期表现或征象。所以对于较年轻的高血压人群,需要做好预先防范,可以通过观测是否有心慌、气急、活动耐量低于其它人,以及进行心电图来判断是否有左心室肥厚,必要时可以通过活动平板来观察是否潜在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年轻人心脏病如果不及时注意和防范,年龄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出现左心室肥厚、心室重构,引起对应心肌缺血表现,如乏力、精气神不足、体力不如他人、机体免疫力也较低,易受到病毒、细菌感染,生活质量也比其他人差。对于20岁的轻度心脏病,除常规检测血压,还要查血脂、血糖。尤其是对于体重超重甚至肥胖的人群,需要做到体脂和体重的管理,饮食和生活方式方面需要及时调整。
    2023-08-01
  • 老年人心脏病发作时该如何急救(视频)

    老年人心脏病发作时该如何急救
    老年人心脏病发作时,急救措施如下:1、稳定情绪:保持情绪平稳,避免过于焦虑,可较大程度减缓心肌耗氧量,如果家中有氧气机、制氧机也可进行吸氧治疗;2、保持正确体位:如果为急性心衰发作,患者体位比较关键,可保持半卧位或端坐卧位,将双腿垂到床沿下,以减轻回心血流量及心脏负荷;3、对因治疗:如果为高血压急性发作,血压高于180/120mmHg时,需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维持到160mmHg或150mmHg左右,此时心肌耗氧量可降低,症状也可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如果为冠心病、心肌缺血,甚至急性心肌梗死发作,除保持镇静外,还需服用硝酸酯类药物缓解心绞痛、扩张冠脉以增强血液灌注,但用药需遵循医嘱。此外,如果血压已经偏低,甚至发生心源性休克,应紧急拨打120,尽快接触医疗以得到专业性指导意见。
    2023-08-01
  • 心脏病脚肿能活多久(视频)

    心脏病脚肿能活多久
    心脏病引起的脚肿,患者存活时间因人而异。根据目前的医疗手段,即便出现严重心衰,也有较充足的手段保证优质的生活质量和足够延长的生命。如果基础疾病发现得较早,早期发现高危因素,只是阶段高血压导致心肌肥厚,及时加以干预,基本上不影响生活质量和远期寿命。已经出现脚肿,代表心衰到一定阶段,这时有较好的药物和器械治疗选择。交感神经系统抑制药物β受体阻滞剂是经典药物,如康忻(比索洛尔) 、阿替洛尔等。还有对RAS系统的抑制药物,如培哚普利,还有缬沙坦、替米沙坦等ARB类药物。此外,ARNI类药物诺新妥或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保护利钠肽系统,能从心室重构的角度上加以及时制止和预防疾病进展,对患者的远期预后有充分帮助。心脏病治疗不单单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还有较好的器械治疗,包括三腔起搏器、左束支起搏,尽可能让左右心室同步收缩,进而明显提高生活质量,保证远期预后。此外,心衰终末期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可保证一定生活质量和一定生存期。
    2023-08-01
  • 伤口缝针出汗会感染吗(视频)

    伤口缝针出汗会感染吗
    如果在手术之后大量出汗,一般会增加伤口的感染几率。因为在皮肤毛孔的深处存在细菌,当出汗的时候,汗液会将细菌带到皮肤表面,如果伤口周围有细菌存在,可以增加感染的几率。患者在术后要保持正常的生活起居,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避免大量出汗,在炎热的夏季也需要尽量处于干燥、凉爽的环境中。如果伤口出现红、肿、热、痛,可能与伤口发生感染有关,此时患者需要及时联系主管医生,到医院让医生对伤口进行检查,可能还需要进行及时的对症处理,必要时配合抗生素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