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

  • 肝血管瘤危险吗(视频)

    肝血管瘤危险吗
    肝血管瘤是较常见的疾病,肝血管瘤通常并不危险。血管瘤属于良性病变,其生长较缓慢,对于周边组织不会造成明显的浸润性侵犯。血管瘤体积较小时,不会发生破裂而引起大出血,所以血管瘤的病情较稳定,并不会发生严重的危险情况。由于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同样的疾病在不同人群会出现不同的病情程度。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大,直径>6cm,同时患者体型较消瘦,在受到外力撞击时,有可能因外力作用,而造成体积较大且位于肝脏周边的血管瘤发生破裂出血。血管瘤如果破裂,会造成大出血,引起患者猝死,这种情况比较危险。对于位于肝脏周边,体积较大的血管瘤,临床上建议患者进行手术切除,或者实行血管瘤的介入栓塞治疗。介入栓塞治疗是指经过人体的血管,将导丝插入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将血管瘤的血管闭塞,使血管瘤缺乏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使其萎缩、坏死、吸收的一种治疗方法,其创伤小、恢复快,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
    2023-08-02
  • 肝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吗(视频)

    肝血管瘤会自行消退吗
    肝血管瘤一旦增生,不能自行吸收消退。因为血管瘤是由于血管畸形或受到外伤撞击后,组织异常增生而形成的血管团,因此不能自行吸收消退。血管瘤与囊肿不同,囊肿随着内部液体的逐渐吸收,可以逐渐缩小。血管瘤的实质是大量异常增生的血管网,血管网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可以随着时间增加,体积逐渐增大。只要能够维持血管瘤病情稳定,则属于良好的状态,想使血管瘤自行吸收消退的可能性非常低。因此临床上对于血管瘤,可以采取动态复查的方法。如果血管瘤体积较小,没有影响患者正常的生活,则可以通过彩超、CT、磁共振等检查,密切观察患者血管瘤的变化情况。如果血管瘤在短时间内增大,一定要采取介入治疗或手术治疗,避免血管瘤逐渐增大,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甚至危及生命。
    2023-08-02
  • 十几年的肝血管瘤需要做核磁共振吗(视频)

    十几年的肝血管瘤需要做核磁共振吗
    肝血管瘤是临床较常见的肝脏疾病,如果患者的血管瘤病史较久,超过十几年,应定期复查,可以进行增强的磁共振,以评估肝血管瘤的具体变化。对于体积较小且没有明显临床症状的肝血管瘤,可以定期进行彩超复查,密切观察血管瘤的变化情况,通常无需过度的进行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血管瘤体积较大,直径>5cm,伴有周边组织的压迫症状,此时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抑制血管瘤增生或将血管瘤完整切除后,可以避免血管瘤发生破裂,防止引起失血性休克,也可以有效避免周边组织的压迫症状。因此对于病史较久的血管瘤,应该引起足够重视,有必要进行CT、磁共振的增强检查。如果在复查过程中,血管瘤病情较稳定,彩超检查足以明确病情变化情况。
    2023-08-02
  • 肝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视频)

    肝血管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肝血管瘤患者应该完善以下的检查项目:1、影像学检查:如肝脏的彩超、CT和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比较直观的明确肝脏病灶的具体情况。在肝脏的增强CT或增强磁共振下,血管瘤可以表现为快进慢出等典型的影像学特点。由于血管瘤内的血管组织丰富,在造影剂经过外周血液进入血管瘤后,造影剂滞留时间较久、代谢时间较短,造成血管瘤快进慢出的典型特点;2、血液学检查:如肝功能检查和甲胎蛋白,在肝脏彩超或者平扫CT下,血管瘤和恶性肿瘤表现的形态结构没有太大的区别,平扫CT下都会出现局部的低密度灶,这时有必要进行血液学检查。肝脏恶性肿瘤可能会出现肝功能异常以及甲胎蛋白指标的升高,可以从侧面反映肝脏血管瘤的良恶性。
    2023-08-02
  • 肝血管瘤能锻炼吗(视频)

    肝血管瘤能锻炼吗
    肝血管瘤患者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如果血管瘤体积相对较小,不会压迫周边脏器和组织,不会引起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相关症状,此时可以进行适当锻炼。如果血管瘤导致右上腹疼痛、血管瘤体积较大伴结肠或胃十二指肠等周边组织压迫,剧烈运动或外力撞击,可能引起破裂出血等严重问题,此时不建议患者进行剧烈运动。肝血管瘤患者可以进行适当散步、慢跑,适度活动不会造成严重问题。肝血管瘤患者需依据自身病情进行适当锻炼,定期复查对于血管瘤患者病情把控较重要。如果患者血管瘤比较稳定,可以每0.5-1年复查1次彩超。如果复查过程中,发现血管瘤体积逐渐增大,建议患者每3个月进行1次复查。血管瘤复查时以彩超检查为主,也可以结合CT和磁共振等检查。
    2023-08-02
  •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怎么办(视频)

    哺乳期得了乳腺炎,怎么办
    哺乳期伴有乳腺炎的女性,依据严重程度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具体如下:1、早期:此时并没有明显的发热,仅伴有局部明显疼痛,通过血常规分析检查发现白细胞轻度升高,可以通过及时输注头孢类或青霉素类消炎药,加强抗感染治疗。同时要将乳房内过多的乳汁挤出,避免较多的乳汁残留引起乳腺炎加重。同时在每次哺乳结束后要加强乳头清洗,而且每次哺乳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宝宝口腔内的细菌通过乳头破损处进入乳管,引起乳腺炎病情反复出现;2、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已经出现寒战、高热等表现,通过血液分析检查发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提示急性化脓性感染。且通过彩超检查发现乳腺已经伴有脓肿形成,此时单纯通过静脉输液以及调整哺乳方式,不能较好的控制病情,需行脓肿穿刺或脓肿切开引流,可促进病变较快恢复。
    2023-08-02
  • 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吗(视频)

    逍遥丸治疗乳腺增生吗
    逍遥丸在临床上确实具有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但由于乳腺增生严重程度不同,且每个人的药物敏感性也存在差别,所以并不是所有乳腺增生的患者,服用逍遥丸均可以改善乳腺增生所造成的疼痛症状。具体分为以下两种情况:1、乳腺增生程度较轻:若此时仅伴有轻度的肿胀、疼痛等症状,且对于逍遥丸的个体差异敏感性较好,口服逍遥丸结合适当的热敷、按摩,可以起到疏肝理气,改善乳腺增生所造成的临床症状;2、乳腺增生程度较重:若平时的工作压力比较大,经常伴有情绪的较大波动、熬夜、劳累、经常喝酒,进食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不良作息时间以及生活习惯会加重乳腺增生。此类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较差,单纯服用逍遥丸并不能彻底改善此类疾病的症状。因此,患者伴有乳腺增生,服用消药丸是否有效要根据个体差异,以及自身的工作、生活 、学习等环境,进行综合评估。
    2023-08-02
  • 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视频)

    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成功率
    腹主动脉瘤的手术成功几率与具体的手术方式、患者年龄大小以及是否合并基础疾病、腹主动脉瘤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患者年纪较大,采用传统的开放手术行腹主动脉瘤切除,手术的风险性较大,成功率较低。如果采用腔内的血管支架植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成功的几率大约在70%-80%,可以降低患者的手术风险性,创伤较小、恢复较快,大部分患者的术后恢复需要1周左右。如果患者年纪较轻,此时腹主动脉瘤的体积相对较小,行手术切除进行彻底治疗比较好。手术切除腹主动脉瘤,进行人工血管置换,手术成功率大约在60%-80%。如果患者合并有基础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手术的创伤性较大,术后有可能会出现相应的并发症,引起肺栓塞、动脉栓塞等严重的问题,降低手术的成功率。
    2023-08-02
  • 动脉瘤介入手术需要复查吗(视频)

    动脉瘤介入手术需要复查吗
    动脉瘤患者进行介入治疗后,需要进行定期规律复查。在介入手术治疗的早期,建议患者每3-6个月做1次CT或CTA的复查,可以有效观察局部支架的覆盖情况。因为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变薄或者引起局部的纤维组织增生,造成向外膨出的异样瘤体。介入治疗是指通过动脉腔内植入覆膜支架,可以有效减轻局部异常动脉壁的压力,避免动脉瘤发生破裂引起大出血。所以患者在进行支架植入治疗后,一定要规律服用药物。因为支架本身就属于异物,植入体内后要进行规律的抗凝治疗,避免在支架表面形成新的血栓。如果没有抗凝治疗形成血栓后,一旦血栓脱落,随着血液的流动进入人体的大脑、肺、心脏,会造成严重的并发症。所以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指标的检查,如D-二聚体等,从而调整用药的剂量,维持体内血液流速以及血液黏稠度的稳定,同时也有必要进行影像学检查。
    2023-08-02
  • 混合型血管瘤会消退吗(视频)

    混合型血管瘤会消退吗
    混合型血管瘤不能自行消退。临床将血管瘤按照形态结构和病理类型分为毛细血管瘤、蔓状血管瘤以及海绵状血管瘤,如果同时存在毛细血管瘤和海绵状血管瘤,则称为混合型血管瘤。混合型血管瘤由于局部组织结构相对复杂,一旦形成并不能自行吸收、消退。临床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手术治疗,具体如下:1、保守治疗:对于体积相对较小,并没有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的血管瘤,可以通过定期复查的方法,选择保守治疗,不需要过度治疗和干预,以免造成过度创伤;2、药物治疗:如果患者的血管瘤体积较大,可以通过泼尼松等激素治疗,减轻或抑制血管瘤增生。同时也可以进行平阳霉素的注射治疗,使血管瘤逐渐硬化、减轻体积增大现象;3、手术治疗:对于边界比较清晰,形态结构相对完整的混合型血管瘤,也可以通过手术完整切除,避免血管瘤破裂,引起严重的并发症。一般体积越大的混合型血管瘤,在治疗时可能越复杂,体积相对较小的混合型血管瘤,预后通常较好。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