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

  • 乙肝表面抗体88正常吗(视频)

    乙肝表面抗体88正常吗
    如果乙肝病毒表面抗体88mIU/ml,是由真正乙肝5项定量的方法检测得到,即88的单位是mIU/ml,便属于正常的乙肝病毒表面抗体。乙肝病毒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可以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但通常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所获得,即注射乙肝疫苗后,人体免疫系统才会产生乙肝病毒的表面抗体。平时在化验乙肝5项中,比较常用的定量方法是化学发光法,检测机体的表面抗体水平,其表面抗体的单位是mIU/ml。通常表面抗体水平达到10mIU/ml以上,便能起到保护人体免受乙肝病毒感染的作用,而乙肝病毒表面抗体88mIU/ml,便不需要再注射乙肝疫苗。
    2023-07-30
  • 乙肝五项第五项阳性需要治疗吗(视频)

    乙肝五项第五项阳性需要治疗吗
    乙肝五项第五项指核心抗体,若患者乙肝五项仅核心抗体出现阳性,说明患者既往感染乙肝病毒而目前体内不存在乙肝病毒,肝功能、肝脏形态学检查正常,则无需治疗。由于患者不存在乙肝病毒表面抗体,对乙肝无免疫力,因此患者需注射乙肝疫苗,通过规范注射使表面抗体转成阳性,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避免再次感染乙肝病毒。若患者核心抗体阳性,但体内仍存在小量乙肝病毒。患者通过查HBV-DNA及肝组织免疫组化检查,检测到肝组织中存在微量乙肝病毒,肝功能反复出现异常且肝脏形态学检查、纤维化无创诊断检查发现纤维化,此时需要进行治疗。乙肝五项第五项阳性指核心抗体阳性,少数患者需进行治疗。若核心抗体阳性伴有肝功能异常、HBV-DNA阳性,则需进一步行肝组织活检判断肝组织的乙肝病毒情况。若患者存在乙肝病毒,需进行抗病毒治疗,临床上称为隐匿性乙型肝炎。
    2023-07-30
  • 肝硬化患者身上出现红点什么原因(视频)

    肝硬化患者身上出现红点什么原因
    肝硬化患者身上出现红点,常见有以下几种原因:1、肝脏解毒、代谢能力减退:肝硬化常见的皮疹是蜘蛛痣,表现为出现红点,蜘蛛痣常见的部位包括面部、颈部、上胸以及背部和双上肢等范围,皮疹中央是红点,以红点为中心周围会出现放射性小的毛细血管充血,类似蜘蛛腿,红点是蜘蛛身体。如果用比较尖锐的东西压迫红点,周围扩张的毛细血管会消失。如果出现蜘蛛痣,说明患者肝脏解毒、代谢能力减退,雌激素在肝脏的灭活减少,雌激素水平升高导致小的动脉和毛细血管扩张;2、凝血功能障碍:肝硬化患者身上出现红色斑点,可能是小的出血点,用手按压后出血点不会消失。肝硬化患者身上出现小的出血点,可能是凝血功能障碍,比如肝硬化合并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明显减少等导致,患者需要及时进行血常规检查,判断血小板水平,如果血小板明显下降,反复出现小的出血点,便要给予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明显的血小板减少,除了皮肤有出血点,还可出现消化道出血的风险,此时患者需要到医院,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检查和处理。
    2023-07-30
  • 肝硬化高血压吃什么降压药(视频)

    肝硬化高血压吃什么降压药
    肝硬化伴高血压的患者,可选择的降压药物范围较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具体内容如下:1、左旋氨氯地平:建议首选左旋氨氯地平等钙离子拮抗剂,降压效果较好且副作用较小;2、硝苯地平控释片:可用于血压较高且不易控制的高血压患者;3、倍他乐克:若心率较快则可以口服倍他乐克,或倍他乐克与钙离子拮抗剂联合应用;4、贝那普利,若属于肝硬化合并肾脏损伤,如蛋白尿患者,则可应用贝那普利等,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可以保护肾小球基底膜并减少尿蛋白。此外,部分应用降门脉压药物的肝硬化患者,在选择降压药时,可选用降压作用较弱的药物,若口服普萘洛尔等降门脉压药物,则无需再服用倍他乐克,二者属于一类药物。此外,肝硬化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等,控制门脉压的药物时,也需注意适当控制降压药量,以免导致低血压的发生。
    2023-07-30
  • 黄疸性肝炎会传染吗(视频)

    黄疸性肝炎会传染吗
    黄疸性肝炎会传染。黄疸性肝炎即急性黄疸型肝炎,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病毒性肝炎中的一种临床类型。病毒性肝炎是由各种肝炎病毒,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5种肝炎病毒感染导致的肝脏损伤,具有传染性。其中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是急性感染,临床上导致的肝脏损伤是急性的肝损伤,其中一种临床类型是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是通过消化道感染导致的人体感染,人体进食被甲型或戊型肝炎病毒污染的水或食物,可以导致感染。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也可以导致急性黄疸型肝炎,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毒感染途径是通过血液、母婴垂直和性接触途径感染,除导致急性黄疸性肝炎以外,还可以导致慢性肝炎。
    2023-07-30
  • 打完乙肝疫苗第3针胳膊出现红肿正常吗(视频)

    打完乙肝疫苗第3针胳膊出现红肿正常吗
    注射完乙肝疫苗第3针在注射的局部出现红肿,属于乙肝疫苗的不良反应,而且是允许发生的不良反应。红肿是在注射完疫苗后2天内,即48小时内出现,部分患者会伴有瘙痒,或红肿局部出现硬结,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经过2天会自然消退。但如果红肿越来越重,2天内不吸收、不消退,则建议到医院去就诊,由专科医生来判断是否与疫苗有关系,如果不良反应比较严重,还需采取部分特殊办法来处理。除注射局部出现红肿外,注射乙肝疫苗后患者还可能出现低热、疲倦、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轻微的不良反应,同样是发生在2天内,同样无需特殊处理,48小时内可自行逐渐消退。但如果体温过高,如体温超过39℃,且伴有乏力、全身酸疼等不适症状比较明显,或比较严重,则不建议自行观察,需要到医院由医生来进行判断和处理。
    2023-07-30
  • 治疗肝损伤的药物(视频)

    治疗肝损伤的药物
    治疗肝损伤的药物有以下几种:1、甘草甜素类药:主要包括异甘草酸镁、复方甘草酸单铵、甘草酸二铵和甘草酸苷。这类药主要以静脉输液为主,主要的作用是抗炎保肝,有减轻肝细胞水肿的作用,是基础的保肝药;2、还原型谷胱甘肽:也是基础保肝药,是一个多方位的保肝药物,在体内的肝细胞内分泌还原型谷胱甘肽,参与肝细胞的三羧酸循环以及糖代谢,促进脂肪、糖和蛋白质合成,适当的补充还原型谷胱甘肽,有促进肝细胞修复、减轻肝细胞炎症损伤、改善肝细胞功能的作用;3、S-腺苷蛋氨酸:促进肝内胆汁分泌、促进胆汁排泄,主要用于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4、多烯磷脂酰胆碱:有保护肝细胞膜的作用,主要用于脂肪肝的治疗;5、N-乙酰半胱氨酸:主要用于药物性肝损伤,有解毒的作用。以上几种药物作用于肝脏不同的方面,有保肝、促进肝细胞修复的作用,但是临床应用过程中,建议患者到三甲医院专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即便这些药物具有保肝的作用,但是肝脏是一个代谢解毒器官,过多的应用药物会增加肝脏的负担。尽管是保肝药物,也会增加肝脏负担,所以保肝药物的选择一定慎重,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应用。
    2023-07-30
  • 乙肝表面抗原0.05正常吗(视频)

    乙肝表面抗原0.05正常吗
    乙肝表面抗原0.05是正常的,在这个水平下的表面抗原称阴性,就是在血液中是正常的范围。对于乙肝五项表面抗原处于0.05的水平:1、感染过乙肝:说明慢乙肝的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降到这样的水平,说明抗病毒的效果非常好。乙肝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在血液中消失,这种情况下建议去注射乙肝疫苗,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就可以产生表面抗体,就是经过治疗以后获得了乙肝病毒的表面抗原的血清学转换。这是疗效非常好的情况,说明乙肝病毒经过治疗获得了临床治愈;2、未感染过乙肝:没有得过乙肝的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是0.05,而乙肝五项中其他成分检测不到,就是乙肝五项是阴性的,这类人群需要注射乙肝疫苗,通过注射乙肝疫苗可以获得表面抗体,就可以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2023-07-30
  • 肝病会引起右后背疼吗(视频)

    肝病会引起右后背疼吗
    有些肝病患者会引起右后背疼痛,因为肝病患者的肝脏水肿、炎症损伤,肝脏肿大会引起肝被膜张力增加,出现肝区的疼痛,向右后背放射导致右后背疼痛。常见于以下情况:1、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甚至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右后背的疼痛会更加明显。因为酒精性脂肪肝或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肝脏增大,肝被膜张力增加比较明显,所以右后背疼痛感觉比较明显;2、肝脏肿瘤患者:如肝癌,侵犯肝被膜,尤其侵犯了肝脏顶部,在膈顶部的肝被膜受累及会刺激膈顶,引起右后背的疼痛。肝脏肿瘤出现肝外转移,转移到右肺顶叶、右肺上叶或者右侧肋骨、右侧肩胛骨,也会出现后背疼痛。所以,针对患者的疼痛情况,如肿瘤疼痛,一般是持续性钝痛、刺痛;慢性肝病是右后背疼痛,呈间歇性、不定期,在精力集中时疼痛减轻,休息时疼痛明显,这样的疼痛往往见于慢性肝病。所以,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根据情况做相应的检查,及时发现肝病或肝脏肿瘤,通过肝脏右后背疼痛情况,及时发现肝脏病情的变化。
    2023-07-30
  • 大三阳病毒10的8次方危险吗(视频)

    大三阳病毒10的8次方危险吗
    大三阳乙肝病毒DNA是10的8次方并没有危险性,只能说明乙肝病毒复制比较活跃。这样的情况多见于慢性乙肝病毒的携带状态,特点就是乙肝病毒复制比较活跃,水平一般在2×10的7次方以上,而且表面抗原的水平也比较高,但是肝功能正常,一般肝功能是处于持续的正常的状态。肝脏的纤维化甚至做肝脏的病理学检查、纤维化以及炎症损伤非常轻,这种情况称为慢性乙肝病毒携带状态,多见于婴幼儿、青壮年,就是年龄比较轻的这一部分人群。这部分人群乙肝病毒的获得,主要是从母婴垂直传播获得,或者在婴幼儿期感染,也称这种状态是处于乙肝的耐受期。这种状态尽管乙肝病毒复制非常活跃,但是对肝脏的损伤非常轻微。所以这种状态下的患者不需要抗病毒治疗,即便应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就是这样的患者对抗病毒药物也不是特别敏感,所以可以动态的观察,每三个月到半年就要化验一次乙肝5项、HBV-DNA、肝功能、肝脏的彩超。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免疫力的增强,免疫耐受状态就会被打破发展成免疫激活期,这种情况下病毒DNA的水平会下降,而肝脏的炎症损伤会变得比较明显,这样的人群需要进行干预、抗病毒治疗。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