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生

  • 卵巢癌维持治疗指南(视频)

    卵巢癌维持治疗指南
    卵巢癌的维持治疗是指手术和化疗以后,用PARP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剂的维持治疗,在国际和国内指南当中都有推荐。在指南当中也推荐了一线维持治疗,和铂敏感治疗复发后的二线维持治疗。具体分析如下:1、一线维持治疗:是指初治的卵巢癌在经过手术和正规化疗以后,达到完全或者部分缓解,直接用PARP抑制剂,和抗血管生成剂进行长期的维持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PARP抑制剂的尼拉帕利和奥拉帕利,也包括抗血管生成剂当中的贝伐珠单抗,这些都是维持治疗常用的药物;2、铂敏感复发后二线维持治疗:是指前期经过手术,和含铂类的化疗以后达到完全缓解,终止化疗的时间在6个月以上,如果能够达到停止用药1年的时间,效果可能会更好。再次复发以后,应用PARP抑制剂或者抗血管生成剂进行维持治疗,叫二线维持治疗,在国际和国内指南当中这些治疗方案都有推荐。而且在进行维持治疗之前,也建议患者进行卵巢癌的基因检测,根据是否存在基因突变选择维持治疗方案。
    2023-08-03
  • 肾癌转移到肺能活多久(视频)

    肾癌转移到肺能活多久
    肾癌转移到肺以后,病人大概还有3-5年的生存期。肾癌最容易远处转移的靶点是肺,如果出现肺部转移就称为转移性肾癌,要进行后续的系统性治疗。转移性癌最主要的治疗是靶向治疗,利用抗血管生成的药物进行肿瘤的阻断和治疗,一般效果较好。肾癌在出现肺部转移之后,仍然会有3-5年的生存期,而且病人在生存期内生活质量非常高,基本上前几年可以像正常一样生活和工作。当肾癌患者出现转移之后不必惊慌,应尽早进行基因学检测,选取敏感的靶向药物进行正规治疗,此时治疗效果比较好。所以如果肺癌出现了转移不要灰心,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和系统性治疗计划,病人的3年的生存期很高。
    2023-08-03
  • 贲门癌吞咽困难怎么办(视频)

    贲门癌吞咽困难怎么办
    贲门癌出现吞咽困难可能是肿瘤长得比较大,阻塞住食管、胃结合部管腔,使食物不能顺利由食管进入胃腔。此情况下应及时到医院行胃镜检查,假如在胃镜筛查中确定是贲门癌,应听从医嘱安排,在身体条件允许、病灶不是特别大情况下,要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身体状况不佳,不适合手术,可进行化疗、放疗、免疫治疗、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如果治疗有效,吞咽困难症状会得到改善,以至于能进行正常饮食,使患者营养状况得到缓解。
    2023-08-03
  • 肾癌常见转移部位有哪些(视频)

    肾癌常见转移部位有哪些
    肾癌与多数实体恶性肿瘤相同,有远处转移能力,常见肾癌转移部位包括肺、肝、骨。当出现远处转移后,患者会有转移性肾癌诊断,无论原发灶是否接受过手术切除,患者均需接受以抗血管生成药物为基础的全身靶向治疗。在不同转移部位中,肾癌出现肺转移对抗血管生成的靶向治疗效果较好。第一代抗血管生成药物,包括舒尼替尼、索拉非尼,第二代药物包括依维莫司等。目前有研究结果表明,对于部分转移性肾癌患者,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同样具有治疗效果。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患者肾肿瘤相对较小,但已出现少数部位转移,在医学上称为寡转移,进行精确评估后不排除患者存在将原发灶切除机会的基础上,再进行孤立远处转移灶切除,能够使患者获得较长生存期。
    2023-08-03
  • 治疗肾癌的靶向药物有哪些(视频)

    治疗肾癌的靶向药物有哪些
    治疗肾癌的靶向药物主要如下:1、细胞因子:是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一类药物,主要包括白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等。但此类药物客观反应率较低、治疗效果较差、副作用较大,目前此类药物基本已不再使用;2、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类药物:代表药物较多,包括索拉非尼、舒尼替尼、培唑帕尼、仑伐替尼、阿西替尼等,是目前使用较多的药物,主要发挥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3、mTOR(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代表药物为依维莫司;4、HIF-2α抑制剂:目前还处于研发制作当中;5、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和PD-L1抑制剂:代表药物有进口的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也就是俗称的K药和O药,以及国产的优秀药物如替雷利珠单抗、特瑞普利单抗等,是2016年以后应用效果较好的一类药物。
    2023-08-03
  • 肾癌多处转移最佳治疗方案(视频)

    肾癌多处转移最佳治疗方案
    若肾癌患者出现多处转移,可能会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通常需接受以抗血管生成药物为基础的全身靶向治疗。在靶向治疗过程中,医生不会被动消极等待,每过一个治疗周期均会对患者全身疾病情况进行重新评估。极少数情况下,患者病情会明显改善,全身肿瘤灶明显缩小,此时不排除有机会切除原发灶,甚至转移灶。当部分患者原发灶或转移灶出现明显症状,干扰生活质量时,如出现转移部位疼痛,此时可采用局部治疗,在不影响患者生存期前提下改善生存质量。
    2023-08-03
  • 肾癌会出现肺转移吗(视频)

    肾癌会出现肺转移吗
    临床中肾细胞癌存在1/3患者初次就诊时已出现远处转移,肾细胞癌易出现远处转移的部位为肺、肝以及脑。临床数据统计中,肺转移属于肾癌远处转移常见情况,但如果患者没有机会进行原发灶切除,可按照标准转移性肾癌治疗方案进行医学干预。通常存在较多抗血管生成的靶向药物,包括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帕唑帕尼等,均对转移性肾癌存在较好治疗效果,可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即使一线靶向治疗失败后,还可换用二线靶向治疗药物如mTOR抑制剂,包括依维莫司,现在存在较多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转移性肾癌也有一定治疗效果。
    2023-08-03
  • 肾癌晚期一般能活多久(视频)

    肾癌晚期一般能活多久
    肾癌晚期患者通常能存活2-5年,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关键要看TNM分期,具体分析如下:1、T:指肿瘤大小,如果肿瘤较大或者侵犯到肾静脉、下腔静脉等,恶性度会更高;2、N:指在肾蒂周围淋巴结转移的情况;3、M:是英文"转移"的缩写,比如出现肺转移、骨转移、肝转移、脑转移等,如果出现肝转移、脑转移,可能预期存活时间<1.5年。肾癌晚期治疗原来指靶向治疗,即针对血管生成因子,抑制肾癌血管,把肿瘤血供掐断,让肿瘤缩小。针对高危患者,可以加用免疫治疗联合靶向治疗,可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
    2023-08-03
  • 小细胞肺癌如何进行治疗(视频)

    小细胞肺癌如何进行治疗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的一种,大约占肺癌发病率的15%。小细胞肺癌对靶向治疗非常不敏感,但对化疗非常敏感。小细胞肺癌的恶性程度非常高,分裂非常快,转移扩散也非常快。所以小细胞肺癌对放、化疗非常敏感。一直以来临床的研究都没有找到专门针对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药物。曾经有报道部分抗血管生成的药物,如索拉非尼对小细胞肺癌似乎有效果,但是并没有被大量的数据所证明。 随着去年诺贝尔医学奖在免疫治疗领域的突破,诺贝尔医学奖颁给了美国和日本的两位专家。因为他们发现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信号通路,叫PD-1信号通路。因此发明了一系列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叫PD-1或PD-L1单克隆抗体。通过前期的临床大数据研究,发现单独使用或联合化学药物使用这些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小细胞肺癌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尤其是PD-L1表达阳性的病人。所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的希望。
    2023-08-03
  • 断指再植后为什么要把患者隔离(视频)

    断指再植后为什么要把患者隔离
    断指再植患者若使再植肢体成活,需依靠医生精湛的医术和护士悉心的照顾。患者在完成再植手术后,应在病床静卧隔离一周,原因如下: 1、医护人员对再植肢体进行严密观测; 2、患者需要安静舒适环境,确保室温在22-28℃之间,以免寒冷刺激使吻合血管挛缩,出现血管危象,不利于再植肢体存活。病房亦应禁烟,因为烟可诱发吻合血管出现挛缩,且吸烟可减慢血管生长愈合速度。所以断指再植术后患者需在隔离房间中安心静养。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