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薇

  • 胃出血调养期间食谱(视频)

    胃出血调养期间食谱
    胃出血期间调养食谱具体如下:1、大出血:需禁食、禁水,给予肠外营养,通过保守治疗和肠外营养进行治疗;2、少量出血:不完全禁食,给予流质、清淡、少渣、软食,减少刺激及生冷食物,降低胃黏膜防护机制和修复机制,尽量减少摄入生冷、辛辣、过硬食物;3、病情稳定:可以进食流质食物、米汤,开始是少量多次喝水,逐渐过渡到进食粥、面片、蛋羹,2-4周后进食纤维和带渣饮食,最后摄入正常饮食。
    2023-08-01
  • 急性胃肠炎吃些什么(视频)

    急性胃肠炎吃些什么
    急性胃肠炎一般是清淡饮食,在最急性期,建议胃肠道休息,即若不饿,并不鼓励一定进食。可以适量饮水,淡盐水或鲜榨果汁,在其中加盐,既能消毒,又能补充丢失电解质,提升一定体力。若开始恢复饮食和服用药物原因,需摄入食物,可以食用粥、面片、蛋羹。避免粗糙菜叶、菜梗,也不要放油,以及避免出现过多蛋花等容易刺激胃肠道的食物。若恢复食欲,只代表胃肠道功能在恢复,但不能放开饮食,一般需要注意3-5天饮食,之后才能恢复正常饮食。无论是胃炎,还是急性肠炎,急性胃肠炎饮食注意事项基本一致。若进食后腹泻或出现胃疼、烧心、恶心、呕吐,此时尽量减少食物摄入,可以到医院通过补充液体,或口服补液盐,改善血容量。
    2023-08-01
  • 发烧伴有上吐下泻是什么病因(视频)

    发烧伴有上吐下泻是什么病因
    发烧即发热,伴有上吐下泻,通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1、急性胃肠炎:发热伴有上吐下泄,多数是急性胃肠炎的一个表现。摄入胃肠道不能耐受或不洁的食物,导致毒素吸收后,胃肠道有自我保护本能,即经口或经肛门排出,所以便会出现上吐下泻。因为有内毒素吸收,所以便会出现发热。常见病因是食物中毒,以及摄入不洁食物,过凉或刺激性食物,或有病毒或细菌感染,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诺如病毒感染、轮状病毒感染,均可出现发热,伴有上吐下泻;2、积食:小儿可能有积食,也会出现发热伴有上吐下泻。但如果积食或其它功能性疾病,多数发热机会不高,但也有少量发热。因为不能耐受这些食物,在肠道内致使条件致病菌比例升高,导致部分毒素产生,毒素吸收后便会有发热。
    2023-08-01
  • 肠息肉手术后能吃什么(视频)

    肠息肉手术后能吃什么
    肠息肉手术后可进食流质、少渣食物,如粥、面片、蛋羹等。应避免进食过热食物如太烫的粥和汤,还有西红柿皮、菜梗,以及辛辣、刺激、太凉的食物,还应尽量减少烟酒摄入,避免剧烈活动,易影响创面愈合。对于服用抗凝、抗聚、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需停服3-5天。肠息肉术后根据创面大小决定是否可以进食及进食种类选择,是否能下床活动,是否需进行相应的预防性治疗。通常息肉小于1cm时可在门诊去除,医生会给予患者流质饮食的健康宣教。住院手术患者大部分需禁食3-5天,卧床休息后再决定从米汤或水开始进食。
    2023-08-01
  • 肠息肉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视频)

    肠息肉饮食方面需要注意什么
    肠息肉在饮食方面没有较多严格要求,导致息肉的原因具体如下:1、饮食:摄入牛羊肉过多的人群,息肉数量及发生率比素食人群多,建议肠息肉患者控制肉食摄入;2、遗传因素:与生活地区及父母亲有无结肠癌、肠息肉病史等有关。如果父母双方都有肠息肉病史,子女患结肠息肉的可能性较高。如果父母亲有结肠癌病史,子女45岁后需进行结肠镜检查,因发生结肠息肉甚至结肠息肉恶变的机会较高;3、吸烟:部分特殊肠息肉患者有吸烟史,这类患者应少抽烟。
    2023-08-01
  • 肠息肉手术后要休息几天(视频)

    肠息肉手术后要休息几天
    肠息肉手术后,通常卧床休息3-5天,如果息肉蒂部较小、数量较少,术后第二天也可以恢复下地、少量进食,主要取决于息肉的大小和性质。部分特殊性质的息肉,还需要进行微创手术,即黏膜剥离术或黏膜切除术,要根据切除的息肉大小决定卧床时间。多数息肉数量较少且体积较小,或并非特别不好的情况,通常术后第二天,甚至手术当天就可以进食。如果工作、生活不允许住院继续观察,有时门诊也会处理,会让其回家注意休息,给予口服止血药预防出血。所以肠息肉手术后休息1-3天,通常并不会给予休假。如果需要住院,即术后2周左右予以休息,如果是门诊,通常没有休息,只减少下地活动,尽量卧床休息。
    2023-08-01
  • 大人肠痉挛最快缓解方法是什么(视频)

    大人肠痉挛最快缓解方法是什么
    大人肠痉挛较快的缓解方法,其实与小儿基本相同,如果考虑或者基本明确是肠痉挛,可以喝热水,帮助缓解肠道痉挛,或者腹壁热敷。包括热毛巾、热水袋或者直接用手放在腹部热敷,通常都可以缓解。另外可以服用气滞胃痛、解痉和发暖的药物。但是注意气滞胃痛的药物,需要用热水冲开后温水服用,类似感冒冲剂的用法。但是要根据肠痉挛的程度,包括肠痉挛和胃痉挛,需要明确导致痉挛的原因,再对症治疗,即对因治疗。目前治疗主要讲究以人为本,如果存在疼痛症状或者不适症状,首先需要缓解症状,在没有耽误或者掩盖症状的情况下。因为现在的各种检查,都可以及时到位,并不会因为疼痛缓解,而掩盖实际的问题。
    2023-08-01
  • 贲门癌中晚期术后能活多久(视频)

    贲门癌中晚期术后能活多久
    贲门癌中晚期患者术后存活时间取决于贲门是腺癌还是鳞癌,一般是腺癌。此时亦需界定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的程度,还有贲门癌患者对手术、放疗和化疗的反应,才能决定患者术后的存活时间。一般癌症中晚期均需放化疗,若以鳞癌为主,实际可能是食道下段癌,不会定义为贲门癌,对放疗敏感。若贲门癌以腺癌为主,一般对放疗不敏感,此时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术后若没有过多的远处转移,或淋巴结清扫较理想,有几站淋巴结均相对较干净,则患者术后生存期较好,5年生存率能达到30%-40%。由于贲门癌中晚期患者术后存活时间取决于患者术后具体病理分期,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如肝、肺转移,甚至部分患者有脑转移,若患者没有明确的远处转移,一般可存活3-5年,故较难定义贲门癌中晚期患者的术后存活时间。
    2023-08-03
  • 贲门癌一般在哪个位置(视频)

    贲门癌一般在哪个位置
    贲门癌一般出现在贲门,即胃和食道接口的部分,在身体的胸口和腹部交界处,处于上腹部正中间处,对应的体表位置是在胸骨剑突下方及腹部上方交界处。少数情况下,由于解剖结构异常,贲门位置和消化道神经分布异常,可导致患者症状出现在一片区域,而不是一个点,此时贲门癌患者较难明确贲门癌就在指出的部位。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可能仅为进食时有哽噎感,而不是进食完毕后才有哽噎感。此时患者需用水送服,后续可能无法用水送服下去,此时考虑可能食道或贲门有问题,但不代表定位准确或者确诊为贲门癌、食道下段癌、食道上段癌。故通常不会在身体上定位贲门癌的位置,尤其不会定位消化道疾病,包括胃、食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疾病。
    2023-08-03
  • 胃底贲门癌能活多久(视频)

    胃底贲门癌能活多久
    胃底贲门癌,通常5年存活率可达50%-60%,但胃底贲门癌总的存活率,取决于是早期癌还是进展期癌。早期癌转移风险较低,故5年存活率更高,通常可达5-10年。若发现较晚,则患者的存活周期较低,通常为2-3年。胃底贲门癌存活率,应根据胃底贲门癌的性质、分化程度、是否有远处转移而定。肿瘤分化程度越低,则恶性度越高,远处转移时间越早,远处转移机会越高,则患者的存活周期越短。及早发现胃底贲门癌,即使是分化程度低的癌,亦可根治,5年生存率或10年生存率均较高,通常可较早得到根治,达到临床治愈。若在早癌时段发现贲门癌或胃底癌,即可及早进行内镜下干预,达到临床治愈。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