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

  • 恐惧症怎样治疗(视频)

    恐惧症怎样治疗
    恐惧症从专业角度讲,指对某种特定事物或场景、场合产生极度紧张、恐惧、焦虑的疾病,从具体表现讲分为特殊恐惧症,怕尖的事物、怕蜘蛛、怕某些动物、怕高处,这些都是特殊恐惧症。如果怕人多场合,如不敢坐地铁、空旷场合,这些可能属于广场恐惧症的一种表现,和人交往、公开发言或人多场合就会突然出现极度紧张、心跳加快等社交焦虑症的常见症状。 这些恐惧症如果程度不是很重,虽然患者很紧张、很难受,但是该做的事情还能完成,如该坐电梯还能坐,特别是该发言还能完成,虽然很难、很紧张,可以继续观察一段时间,但建议还是接受心理治疗。如果反应很强烈、痛苦,而且对相应的场景产生持续的回避行为,尽可能不去做这些事情,如很重要的发言也很难去完成,一般还是适合接受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来完成。
    2023-08-03
  • 为什么会患厌食症(视频)

    为什么会患厌食症
    厌食症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和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关系,比如在普遍崇尚以瘦为美的文化背景下更容易触发部分人发生厌食症。但是厌食症的发病并不是唯一因素,更重要的是患者往往对自我评价存在一定偏差,在某些方面要求过高。当过高要求达不到时部分患者就会用饮食保持,达到一种较苗条、较瘦的体型,来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总之,厌食症也是较复杂的疾病,而且厌食症是可以直接危及生命的精神疾病,多数精神疾病不直接危及生命。所以一旦确诊厌食症,家人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进行治疗。
    2023-08-03
  • 睡眠瘫痪症是什么(视频)

    睡眠瘫痪症是什么
    睡眠瘫痪症多数指发生在入睡过程或者早晨起来快醒过程中的一种体验,患者感觉自己当时清醒,但是四肢难以活动,这时往往会引起患者的紧张、恐惧,这种睡眠瘫症状其实也是一种生理症状,每个人都会有这种体验。如果最近这种表现发生的过于频繁,比如每晚上都有,甚至有时晚上不止一次或者一星期超过三次以上,患者要重视。 频繁发作的睡瘫症一般和人的情绪压力、情绪变化和心理压力存在密切关联,如果自己能找到压力来源、情绪来源,就要进行调整。如果找不到,必要时建议患者及时到睡眠科或者精神科就诊。如果是睡眠科,最好找精神病学知识掌握较好的医生就诊咨询,评估有没有其它问题,然后进行相应的治疗。
    2023-08-03
  • 认知行为疗法的步骤(视频)

    认知行为疗法的步骤
    认知行为疗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具体执行操作过程有很大的差别,应根据每个患者具体情况来定。具体步骤如下: 1、评估认知行为,看自己是否存在不健康的思维习惯、思维观念,或者是思维推理方式,特别是思维推理方式。比较多见的是以偏概全,如今天没睡好,就一直睡不好或者是最近服药稳定,是不是以后肯定就离不开药。这种情况下先要找出这一类思维内容,因为每个人的方式是不完全一样,表现是比较多样; 2、分析这些观念中哪些对自己影响比较大,逐步进行认知矫正及行为上的配合执行; 3、最终落实到行为上,逐步调整,逐步实现其疗效。
    2023-08-03
  • 精神障碍的治疗(视频)

    精神障碍的治疗
    精神障碍,可假定为精神疾病。精神疾病现在能够分类的类型不下100种,对人影响程度、复杂程度都是存在很大的差别,所以治疗方法的差别也是很大。但总体来讲,精神疾病的基本治疗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1、药物治疗:抗抑郁药、抗焦虑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病药、情感稳定药,以上都是精神科常用的药物类型,根据不同的病情和表现来合理选用; 2、非药物治疗:较为多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治疗方法相对比较久,即其疗效评估、基础观察时间更长,需要一个过程。另一种非药物治疗是物理治疗,比较经典的有电休克治疗及现在新出现如重复经颅磁刺激等治疗,对疾病也会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
    2023-08-03
  • 精神障碍的表现(视频)

    精神障碍的表现
    精神障碍从专业角度来讲有两个含义,具体如下: 1、相当于精神疾病的同义词,指的是一组疾病,叫精神障碍; 2、这段时间精神状态不正常,或者有点异常,这类情况的含义差别很大。可能是这几天有点不高兴,就说有精神障碍,或者在做某一个事情时,有点打怵或者有点犯怵,也可以说有精神障碍。 所以要具体看指哪种意思,若是指第一种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情感、思维活动异常,在行为上也可表现出异常。故一旦一个人的言语、情绪、行为这方面表现,超出自己能够理解和解释程度,建议患者一定要及时前往精神科去就诊,由专业人员进一步分析、判断、评估其性质,再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干预。
    2023-08-03
  • 抗精神病药有哪些(视频)

    抗精神病药有哪些
    现在常用的抗精神病药,按药物使用的年限就是上市的先后年限,也结合其作用、化学结构和药理作用的机制,分为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和第二代抗精神病药: 1、第一代抗精神病药,也叫传统抗精神病药或者经典抗精神病药,常用的有氯丙嗪、奋乃静、舒必利等,现在这些药在临床上仍然还有一定的使用,还有氟奋乃静长效制剂和氟哌啶醇针剂; 2、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现在是临床使用的主流,比较常用的像奥氮平、利培酮、喹硫平、阿立派唑、氨磺必利,氯氮平是最早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药,还有新一代不久前刚上市的鲁拉西酮、布南色林等,都是常用的抗精神病药。
    2023-08-03
  •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视频)

    怎样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要看其具体程度、性质,如家长认为不听话,但旁观者看来孩子很听话,首先要解决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及要求不合理的地方,调整重点是家长的问题。 如果孩子不听话确实超出一般儿童的范围,就是明显不合常理,特别不合作、特别顽皮,顽皮到令人有讨厌的感觉,要考虑有无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的表现,必要的时候及时就医。 如果年龄再稍大一点,如13-16岁以后出现明显的不听话,更要警惕,可能是比较严重的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状,像精神分裂症有些早期症状可能会有这样的表现。所以遇到不听话的孩子,首先清楚不听话的具体性质和表现,然后再进行相应的处理。
    2023-08-03
  • 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视频)

    孩子早恋家长怎样引导
    提到早恋,很多家长自然而然的态度是反对。如果认为孩子有早恋行为,建议先了解清楚表现,如果孩子只是这段时间和另一个男孩子或女孩子联系多一点,一起做作业或者一起出去做课外活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去给孩子扣上早恋的帽子,要听听孩子的想法,看孩子是怎么理解他(她)和另一个男孩子之间的关系,再做下一个判断。 如果孩子自己也认为确实就是男女关系性的喜欢,要进一步沟通想法,有时候是自然现象,只是每个孩子的表现的方式不同,有些孩子可能含蓄一点,有些就是外露,只要没有其它严重的行为和后果,建议不要过于简单粗暴的进行干涉,多理解孩子。 另一个角度,如果孩子到青春期对异性表现出喜欢,其实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说明孩子开始进入到一个成熟阶段,应该感到高兴才对。如果孩子认为确实是一种早恋性的行为,要严肃告知具体的底线,不能耽误学习,不能两个人过久的单独在一起,要有一定的交代和防范,其它情况就顺其自然,观察一段时间再说。
    2023-08-03
  • 精神患者不吃药的结局(视频)

    精神患者不吃药的结局
    本身有些不严重的精神疾病可以不吃药,或者间断吃药,像催眠药都需要按需吃药,焦虑可以在焦虑重的时候临时吃药,不重的时候就不吃药,本身不需要系统的药物治疗。如果疾病本身偏重,是精神分裂症或者双相情感障碍,或者已经是比较严重的焦虑,特别是强迫这类疾病,如果不进行药物治疗,病情发展下去最大、最直接的后果是患者个人生活、工作能力会受到严重损害,和社会的脱节时间、程度会越来越重,再融入到社会的难度比较大。疾病过几年可能会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往往已经到中老年以后,最好的年龄段过去了,而且这时也很难和一般人保持交往、工作的情况,会出现精神残疾。 残疾人联合会管理的残疾病人有一类是精神残疾,还有一类是智力残疾,这两类残疾都在精神科管理范围之内,所以有些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如果不用药物治疗,出现精神残疾的风险会大大增加,而且出现意外的风险也会增加,如一些冲动的想法包括自伤、自杀等,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可能会出现实施行为,造成患者自伤或自杀。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