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

  • 肠炎肚子痛怎么缓解(视频)

    肠炎肚子痛怎么缓解
    导致肠炎的原因较多,常见处理方法如下:1、对因治疗:急性感染性肠炎需要给予积极抗炎治疗,去除病因之后,肠炎导致的腹痛会有一定程度缓解。溃疡性结肠炎,需要针对溃疡性结肠炎病因治疗;2、对症治疗:发生肠炎时,可能由于肠道感染造成肠道痉挛,特别是排便前可能疼痛比较明显,排便后腹痛可能有一定程度缓解,此时可以予以对症治疗,适当加用促进肠道运动药物,如匹维溴铵、马来酸曲美布汀类药物。如果痉挛比较明显,还可以适当加用解痉药如654-2即山莨菪碱,还可以辅以肠道益生菌改善肠道内环境,辅助缓解腹痛症状。
    2023-08-01
  • 肠炎的症状及治疗(视频)

    肠炎的症状及治疗
    肠炎原因较多,常见症状以及治疗如下所示:一、急性感染性肠炎:1、症状:由于不洁饮食引起肠炎,常见表现为腹痛、腹泻、大便次数增多、大便不成形,可能出现稀水样或糊状便。全身症状可能出现发热,化验检查可发现大便里有较多红细胞、白细胞,血象也会增高,如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C-反应蛋白等反应炎症的指标均可出现增高;2、治疗:对因治疗可以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作用于肠道细菌,如常用头孢类、喹诺酮类药物。对症治疗可以选用蒙脱石散类止泻药物,还有黄连素以及肠道益生菌也可以选择。如果腹泻严重,应注意补水,如果能够经口补液最好,但部分患者可能需静脉补液治疗。二、溃疡性结肠炎:1、症状:表现为黏液脓血便、腹痛,肠镜检查可发现结肠黏膜充血、糜烂;2、治疗:可以选择美沙拉嗪或激素类、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等治疗。
    2023-08-01
  • 急性肠炎多久能恢复(视频)

    急性肠炎多久能恢复
    急性肠炎患者没有特殊基础疾病,一般经过2-3天积极对因、对症治疗,基本可以恢复正常。但是对于有严重基础疾病、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特别是老年人,恢复时间较年轻人略长,通常需要8-10天才能恢复。由于个人体质不同以及导致急性肠炎的原因略有差异,因此恢复时间因人而异。年轻人急性肠炎症状与进食不佳有关,可以给予对因、对症治疗。比如细菌感染导致,可给予积极抗炎治疗,同时补充缓解腹泻药物,或积极补液改善症状。
    2023-08-01
  • 吃了饭胃就不舒服怎么回事(视频)

    吃了饭胃就不舒服怎么回事
    进食胃不舒服,即餐后表现腹部不适,腹部不适包含的范围比较广泛,存在不典型的上腹部隐痛、腹胀、纳差、嗳气,其实都是上消化道症状的非特异性表现。若症状表现为比较规律的餐后痛、餐后不适,空腹相对缓解,而且症状表现为特异性周期性、季节性特点,还要警惕有没有存在消化性溃疡,尤其是胃溃疡。 若症状反复持续存在,建议进一步做内镜检查,特别是胃镜检查明确有无胃部器质性病变。若经过检查,确诊的确存在消化性溃疡,要针对疾病给予明确对症治疗,包括抑酸保护黏膜治疗。若能够明确病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溃疡,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
    2023-08-01
  • 肌张力高的康复训练(视频)

    肌张力高的康复训练
    肌张力高的患者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放松等降低肌张力,有时会用夹板。部分患者夜间可因肌张力高影响睡眠,可通过使用夹板使整个肢体处在相对平衡状态。现在还会用肉毒素药物,或适当冰敷降低肌张力至正常范围。 肌张力是人在静止状态下维持姿势需要的张力,如静坐为肌张力,活动为肌力作用。肌张力高可导致痉挛,患者表现为脚反复抽动、上肢紧张,有时中风患者手紧勾即为肌张力高的表现。
    2023-08-01
  • 肠痉挛最有效的办法(视频)

    肠痉挛最有效的办法
    肠痉挛的临床表现是典型的腹部绞痛,呈阵发性。若肠道痉挛引起血管闭塞,可能有绞窄性肠梗阻。若引起严重的急腹症,有明显的腹痛、发热,甚至休克的表现,需急诊外科介入。 若普通肠道痉挛引起绞痛,解痉治疗有效。首先去除诱因,是不是着凉、饮食不当。在解痉治疗方面,可能选择常用的缓解肠道痉挛的药物,帮助肠道放松。另外,应避免食入刺激性食物,刺激肠道痉挛。
    2023-08-01
  • 肠胃息肉切除后饮食注意事项(视频)

    肠胃息肉切除后饮食注意事项
    通常肠胃息肉切除后,消化道存在局部创面,创面会逐步形成溃疡再逐渐愈合,患者需要从流食、半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应选择易消化且对胃肠道刺激较小食物。当患者消化道息肉切除较大,创面相对较大时,医生常建议患者术后24-48小时禁食,可以给予静脉补液治疗。再逐渐转变为流食、半流食、普通饮食等,因流食可以减少对于胃肠道刺激。如可以先摄入米汤,逐步过渡到摄入粥、面条等软烂、易消化食物,对消化道刺激相对较少。另外,此类食物为低渣或少渣饮食,可以产生较少粪便,减少对肠息肉切除术后肠黏膜损伤面刺激,随溃疡面逐渐愈合,可恢复正常饮食。
    2023-08-01
  • 胃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视频)

    胃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通常出现胃部病变时,需要进行胃部检查,常见检查方法如下:1、胃镜:属于常见检查方法,因胃镜检查可以客观和直观观察到整个胃腔情况,且胃镜从咽部进入消化道时,可以观察食管、胃腔、十二指肠球以及十二指肠降等部位;2、超声内镜:如果病变来源于黏膜下层时,可以进行超声内镜检查,主要为内镜与超声结合,可以在胃腔内较好观察到胃壁层次结构;3、磁控胶囊内镜:患者服用胶囊,即服入一颗小摄影机进入胃腔后,可以通过磁场控制使胶囊在胃内翻转,可以观察到整个胃黏膜情况;4、上消化道造影:患者可通过上消化道造影观察胃内情况,即钡餐,可以通过服用钡剂类造影剂,拍片后间接观察胃腔情况;5、影像学检查:可以进行CT、核磁等影像学检查,观察胃壁以及胃周围脏器病变情况。
    2023-08-01
  • 胃食管反流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视频)

    胃食管反流病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临床中胃食管反流的常用检查方法,具体如下:1、胃镜:将胃镜经咽部进入食管,再观察食管、胃、十二指肠,内镜下可明确看到酸反流所导致的食管下段炎症,即反流性食管炎。内镜下反流性食管炎分为四级,分别为单纯的短条状充血、充血伴有融合、引起全周黏膜充血和糜烂,甚至伴有食管溃疡的重度充血;2、食管24小时pH监测:部分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内镜下无法看到明确的食管黏膜损伤,但患者可能存在典型的反流相关症状,如反酸、烧心等。这时可做食管24小时pH监测,即将细管从鼻孔插入到食管下端,再保留24小时,在这24小时监测食管下段的pH值,判断是否有酸反流;3、其他检查:包括食管阻抗检查,此外可检查有无气体及其他反流。传统的上消化道造影钡餐,可通过间接影像观察有无反流发生。
    2023-08-01
  • 胃食管反流做什么检查(视频)

    胃食管反流做什么检查
    针对胃食管反流的检查,是为了证实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临床上常会选择胃镜检查、24小时食道pH值监测、上消化道造影即钡餐等检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是指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所引发的一系列症状和表现,根据不同疾病选择不同方法,具体如下:1、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胃食管反流可以进一步分为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即做内镜没有看到明确的食管下端黏膜损伤和糜烂。但此时如果进行24小时食道pH值检测,甚至食管阻抗检测,可以检测出病理性酸反流。该检测需要从鼻腔部位放置一根细导管直达到食管下段,需进行24小时监测和记录,判断是否存在病理性酸反流;2、反流性食管炎:可以通过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此时会看到食管下端发生黏膜的充血、糜烂,甚至严重时合并溃疡,黏膜出现充血、糜烂,有时也会融合成片;3、Barrett食管:某些特殊情况,如Barrett食管被认为与食管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可以做上消化道造影,即钡餐,也可以选择其他造影剂,帮助用间接影像学的方法,判断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