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 细菌性痢疾灌肠取什么位(视频)

    细菌性痢疾灌肠取什么位
    细菌性痢疾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肠道感染性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治疗细菌性痢疾,灌肠时要采取左侧卧位,这样药液能够尽量和直肠以及乙状结肠的肠黏膜接触。一般临床建议灌肠在睡前进行,患者呈左侧卧位,由肛门注入药物后,在肠道内尽量保持20-30分钟,时间越长药物与黏膜的接触时间会越长,通常效果越好。治疗细菌性痢疾比较常用的是抗生素。因为细菌性痢疾是细菌感染导致的肠道疾病,需要用抗生素将引起肠道感染的细菌杀灭,这样有助于疾病恢复。日常生活中,如果要避免患细菌性痢疾,尽量避免吃生冷以及已经过期、腐烂的食物。
    2023-07-31
  • 细菌性痢疾的粪便特点(视频)

    细菌性痢疾的粪便特点
    细菌性痢疾是消化科比较常见的胃肠道感染性疾病,粪便特点可以是不成形大便,也可以是水样便。通常大便中会经常出现肉眼可见的血性物质或者脓性物质,同时患者容易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如果患者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变稀、有黏液和血,建议去医院进行相应检查,可以进行血常规和大便常规的检查。通过大便常规和潜血试验,观察大便中是否有红白细胞,如果大便中有红细胞也有白细胞,同时血常规中白细胞升高,这种情况下高度提示患者可能患有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的治疗原则是应用抗生素,通常比较常用的抗生素有喹诺酮类,如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同时还可以应用益生菌来调节菌群。
    2023-07-31
  •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治疗好(视频)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治疗好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治疗如下: 1、需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的食物,注意清淡、规律饮食; 2、如果有幽门螺杆菌感染,需要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可以有效缓解浅表性胃炎伴糜烂,而且能够有效预防胃炎复发; 3、药物治疗方面,建议服用抑酸药物,比如质子泵抑制剂,如雷贝拉唑,奥美拉唑等,或者H2受体拮抗剂,如法莫替丁等。同时还可以服用胃黏膜保护剂,比如铝镁制剂、吉法酯等。以上药物可以保护黏膜、缓解症状、改善胃黏膜糜烂。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的预后(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的预后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经过检查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肠易激综合征的预后很好,是良性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腹痛、腹胀等,同时患者出现大便习惯改变,大便之后腹痛、腹胀得到明显改善。因为肠易激综合征是良性功能性疾病,如果被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首先不要惊慌,建议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生冷刺激的食物,同时规律服用益生菌、胃肠道动力调节药物等。肠易激综合征经过正规治疗之后,症状得到很好的改善和控制,预后良好。
    2023-07-31
  • 患肠易激综合征腹痛怎么办(视频)

    患肠易激综合征腹痛怎么办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的患者常见的症状是腹痛。对于腹痛,建议患者进行以下治疗: 1、保持心情舒畅,尽量避免焦虑、紧张的情绪; 2、建议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 3、建议服用益生菌改善肠道菌群; 4、服用缓解胃肠道痉挛的药物,比较常用的有胃肠道钙离子拮抗剂,比如匹维溴铵和胃肠道动力调节药物曲美布汀; 5、很多中成药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腹痛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指排除器质性病变,患者有腹痛、腹胀的消化道症状,同时伴有大便习惯,大便性状改变,患者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在排便之后得到缓解。如果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以下治疗: 1、建议病人改善生活方式,尽量避免焦虑抑郁、精神紧张的情况; 2、建议病人规律清淡饮食,尽量避免刺激辛辣、生冷的食物,容易诱发肠易激综合征; 3、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建议服用益生菌,比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枯草杆菌等,同时可以服用缓解胃肠道痉挛的药物,比如匹维溴铵、曲美布汀等; 4、对于腹泻症状严重的病人,可以服用止泻药物对症治疗; 5、中成药对于肠易激综合征也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因(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因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的诱因有以下几种: 1、情绪变化,很多病人由于出现焦虑、抑郁、精神紧张,而诱发肠易激综合征; 2、食物刺激,很多病人在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者进食生冷食物之后,出现肠易激综合征; 3、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环境改变,很多病人在生活环境改变之后,引起体内菌群失调,菌群改变引起肠道功能紊乱,导致肠易激综合征。
    2023-07-31
  •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特征是什么(视频)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特征是什么
    肠易激综合征是消化科常见的功能性疾病。肠易激综合征的定义是患者有腹胀、腹痛的症状,同时有大便习惯改变或者大便性状改变。并且,患者腹痛和腹胀的症状,在排便之后得到缓解。所以肠易激综合征典型的症状就是大便次数、大便性状改变。 如果患者出现了以上症状,建议去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如果没有器质性病变,则考虑是肠易激综合征。
    2023-07-31
  • 急性肠胃炎的表现(视频)

    急性肠胃炎的表现
    急性肠胃炎为临床常见疾病,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以出现腹泻、腹痛甚至发热等症状。急性肠胃炎最常见原因为不洁饮食,部分患者属于病毒感染,比较常见的典型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腹泻特点为水样便。 部分患者为细菌感染所致,可出现恶心、呕吐,同时伴腹泻症状,便常规检查可出现白细胞或红细胞。如果出现上吐下泻、恶心甚至发热、腹痛等症状,需考虑急性胃肠炎的可能,建议尽快至正规医院进行检查及治疗。
    2023-07-31
  • 一直吐是什么原因(视频)

    一直吐是什么原因
    持续呕吐较为常见原因如下: 1、胃肠道相关疾病,如较常见的急性胃肠炎,患者在进食不洁食物后可出现剧烈呕吐,并且会伴有腹泻、发热等情况。还包括其它胃肠道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肠梗阻、急性胆囊炎或急性胰腺炎,上述疾病患者均可表现为频繁呕吐。以上疾病还会导致上腹痛等情况,可通过腹部超声、CT以及胃镜检查进行排除; 2、内分泌相关疾病,如酮症酸中毒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电解质紊乱、低钠,也可导致频繁呕吐; 3、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神经系统较多疾病均可引起频繁呕吐,如脑梗死、脑缺血、脑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上述疾病患者不仅会出现频繁呕吐,还会伴有头疼、头晕等症状。 因此,若出现频繁呕吐,需要根据以上几类疾病逐一进行排查。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