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

  • 心肌梗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视频)

    心肌梗死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心肌梗死比较常见的死亡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1、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缺血的心肌可能出现电活动紊乱,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发生,包括室性心动过速、室颤或心脏停搏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通常会导致心梗患者猝死,因此危害较大;2、心脏破裂:心肌梗死部位会失去正常心肌组织的韧性,变得比较软弱,不容易承受心腔内的高压力,所以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腔内的高压,坏死心肌可能出现破裂,一旦出现心肌破裂,患者基本也没有办法进行挽救;3、泵功能衰竭:同时由于心肌梗死带来的心肌损伤,心脏功能可能出现下降,甚至心源性休克。如果心脏出现急剧的心功能下降,血泵功能不能满足机体对于血液的需要,就有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甚至出现严重的泵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发生急性血栓,导致冠状动脉的管腔出现急性闭塞,从而使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发生缺血坏死导致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叫做心肌梗死。
    2023-08-03
  • 心肌梗死怎么治疗(视频)

    心肌梗死怎么治疗
    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是再灌注治疗,还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强化调脂治疗以及抗凝、抗缺血和预防心肌重构的治疗,具体如下:1、再灌注治疗:由于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出现急性血栓,导致血管急性闭塞,从而使部分心肌完全失去血液供应而发生坏死,即急性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最强调的是进行早期再灌注治疗,即将堵死的血管开通,让心肌恢复血液供应,可以最大程度上挽救心肌。在心电图上把心梗分为ST段抬高型心梗和ST段非抬高型心梗,对于ST段抬高型心梗,强调急诊评分(PSI)发病的时间越早越好,一般在12个小时以内,不超过24小时,要进行支架植入术或者球囊扩张术,开通堵塞血管,进行心肌再灌注治疗。如果无法做急诊支架手术可以考虑静脉溶栓,将血栓消融并开通血管,但溶栓治疗的效果没有介入手术可靠;2、抗血小板治疗:包括阿司匹林和替格瑞洛双联的抗血小板治疗,以及低分子肝素的抗凝治疗;3、调脂治疗:使用他汀类药物的调脂治疗,包括使用β受体阻滞剂;4、抗缺血治疗:硝酸酯类药物进行抗缺血治疗;5、降压治疗:如果是有高血压的患者,还可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药物进行降压治疗;6、预防心肌重构治疗:考虑使用缬沙坦类药物,进行预防心肌重构的治疗。
    2023-08-03
  • 心肌梗死如何定位诊断(视频)

    心肌梗死如何定位诊断
    心肌梗死可通过心电图相应导联、ST段的抬高情况定位诊断。不同导联组合代表不同的心梗部位,心电图测量主要包括3个肢体导联、3个加压肢体导联及6个胸前导联,称为12导联心电图,心电测量分为以下几种情况:一、胸前6个导联分别为v1-v6:1、若v1-v3导联出现ST段抬高,称前间壁心肌梗死;2、若v1-v6导联均有ST段抬高,称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若Ⅰ导联及aVL导联有ST线抬高,称侧壁心肌梗死;3、若II导联、III导联、avF导联出现ST段抬高,称下壁心肌梗死。二、特殊情况进行18导联心电图测量,即右胸v3-v5对称处,放置3个导联,后背处放置3个导联,判断右室和后壁是否存在心梗:1、若V3r-V5rST段抬高,提示右室心梗;2、若v7-v9处导联ST段抬高,提示后壁心梗。
    2023-08-03
  • 心肌梗死适合喝什么汤(视频)

    心肌梗死适合喝什么汤
    心肌梗死患者不适合喝汤,传统意识中喝汤是进补食物,但肉汤中含有脂肪和嘌呤等,不利于健康的成分,并没有丰富的蛋白质、钙质等营养成分。对于心梗患者不鼓励进食特殊汤类,汤中含有的脂肪和嘌呤会对血脂、尿酸产生不利影响。心梗患者常见注意事项如下:1、注意饮食:需要低盐、低脂饮食,避免太咸、太油腻的食物,尽量不吃肥肉,少放食用油,少吃油炸食品;2、戒烟、限酒:避免吸烟、喝酒;3、避免刺激性强的食物:避免过于辛辣,过于生冷,以及对心脏神经有刺激的食物。心肌梗死的患者不建议喝包括鸡汤、排骨汤在内的肉汤,建议以低盐、低脂饮食为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补充新鲜蔬菜、水果。
    2023-08-03
  •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能溶栓吗(视频)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能溶栓吗
    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能溶栓也不需溶栓。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针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再灌注治疗是重要方式,溶栓药物针对纤维蛋白交联形成的红色血栓。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多数为冠状动脉不完全闭塞,其血栓特点主要为血小板聚集形成的白色血栓,而不是存在大量纤维蛋白形成交联,而导致红色血栓。因此溶栓药物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并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相反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因此对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不主张溶栓。对于心肌梗死的治疗,一方面强化抗血小板治疗,通过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进行双联的强化抗血小板治疗。另一方面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抗凝治疗,对抗血栓继续进展。条件较好的医院也需进行早期冠状动脉造影、进行球囊扩张或者支架植入,来进行血管的血运重建,开通堵塞的血管,尽早恢复患者的血液灌注,挽救缺血的心肌。
    2023-08-03
  • 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视频)

    心肌梗死的药物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形成急性血栓,堵塞冠状动脉,部分心肌失去血液供应产生坏死,导致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患者的药物治疗,通常包括以下几种:1、抗栓治疗:是心肌梗死患者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比如阿司匹林加替格瑞洛进行治疗;2、抗凝治疗:一般使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3、降胆固醇治疗: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原因之一,一线治疗药物是他汀类降脂药,比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必要时可以使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以及PCSK9抑制剂,进行强化的降胆固醇治疗;4、心肌缺血治疗:改善心肌缺血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比如琥珀酸美托洛尔、硝酸酯类药物、单硝酸异山梨酯以及尼可地尔等;5、预防心肌重构治疗:预防心肌重构,防止心力衰竭,可以使用沙库巴曲缬沙坦以及贝那普利等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药物。
    2023-08-03
  • 如何预防心脏骤停(视频)

    如何预防心脏骤停
    心脏骤停通常不会无故发生,好发于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因此预防心脏骤停,需要预防器质性心脏病。对于没有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预防方法主要是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营养的膳食,戒烟、限酒,适当运动锻炼,控制体重,防止过度肥胖,避免熬夜、规律作息。另外对于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进行积极的控制,防止器质性心脏病的发生。若已存在器质性心脏病,如存在冠心病或心力衰竭,一方面要通过相应的药物进行控制,另外一方面要评估患者心脏骤停的风险。如是否容易发生室速或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有无可能出现过长的窦性停搏,或严重的房室传导阻滞。若有上述情况,除药物治疗外,必要时还需安装起搏器或微型除颤器,预防心脏骤停的发生。
    2023-08-03
  • 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视频)

    心脏骤停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
    心脏骤停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意识丧失、心跳停止、颈动脉搏动停止、无法测量血压、呼吸停止,内容如下:1、意识丧失:由于心脏发生停跳不能维持所需要的血液循环,大脑发生缺血后3-5秒会由于缺血发生意识丧失;2、心跳停止:可以用听诊器放在心尖部听诊,会听不到心音;3、颈动脉搏动停止:用手触摸患者大动脉,即颈部环状软骨突出的部位旁边两横指,摸不到颈动脉搏动;4、无法测量血压:如果有心电血压仪的监护也会测量不出血压,因为血压在有心跳、脉搏的情况下才能测得;5、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后呼吸同样会停止,用棉签揪出棉花放在鼻子出气口,会看不到棉签飘动,证明患者没有呼吸。
    2023-08-03
  • 血钾低于多少心脏骤停(视频)

    血钾低于多少心脏骤停
    血钾低于多少会引起心脏骤停,目前并没有非常固定的标准,血钾的正常范围在3.5-5.5mmol/L,血钾在正常范围内对心率会有相对稳定的作用。因为心脏电活动需要细胞膜的电位差的变化,细胞膜的电位差和细胞膜电流的形成是依靠钠离子、钾离子、钙离子等完成,因此钾离子浓度的稳定对于心脏的正常跳动较为重要。如果患者的血钾低于正常范围,低于3.5mmol/L时,会导致心脏心肌细胞阈值降低,导致心跳活动不稳定,更容易出现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等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如果血钾高于5.5mmol/L,会导致心脏跳动的阈值增加,出现心脏骤停。
    2023-08-03
  • 猝死的预防(视频)

    猝死的预防
    预防猝死常见措施如下:1、体检:绝大部分猝死都是心脏性猝死,但心脏性猝死并不是由于劳累或晚睡导致,多数是由于患者本身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在一定诱因下发作。因此患者平常要注意适当体检,包括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筛查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如心肌病、冠心病等;2、及时就医:若患者出现猝死症状应及早就医,尽量在医院中通过必要的治疗,减少猝死的发生。猝死常见的前驱症状有心慌、胸闷、胸痛 、喘气、黑蒙,甚至晕厥等表现,如出现此类症状应尽早就医并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