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小勇

  • 心梗后室壁瘤的治疗方法(视频)

    心梗后室壁瘤的治疗方法
    心肌梗死尤其是大面积心肌梗死后,由于心肌组织坏死被瘢痕取代,室壁运动可减弱,后期部分心室肌出现矛盾运动,形成室壁瘤。对于较大的室壁瘤,尤其是并发心室附壁血栓,反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行外科手术切除室壁瘤,进行心室肌缝合重建治疗。如果无上述相关严重并发症,可实行内科保守治疗。此时主要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如螺内酯,抑制心肌重构和心腔扩大,改善室壁瘤相关心肌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同时可应用β受体阻断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如胺碘酮等,有效治疗室壁瘤并发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对于形成附壁血栓或既往有血栓栓塞性并发症的患者,可予以达比加群或利伐沙班进行抗凝治疗,改善血栓栓塞性并发症。同时应积极进行冠脉血运重建,如冠脉介入治疗、冠脉搭桥等,改善心肌供血,抑制心肌重构,改善室壁瘤患者预后。
    2023-08-01
  • 左前降支心肌桥危险吗(视频)

    左前降支心肌桥危险吗
    对于左前降支心肌桥,一般不会产生不良结局,患者不会出现明显并发症,仅需观察或酌情用药即可。只有极端情况下,心肌桥并发冠脉持续痉挛,才可能引发相关心肌损伤。左前降支心肌桥是指前降支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走行于心室肌内,在心室收缩时可产生压迫,造成左前降支一过性管腔狭窄,而舒张期狭窄解除,一般不会引发相关心肌损伤及不良结局。根据其收缩时导致管腔狭窄程度,通常可分为3级,1级心肌桥是指心室收缩时冠状动脉管腔狭窄达50%以下,2级心肌桥是指心室收缩时可造成管腔狭窄50%-75%,3级心肌桥是指心室收缩时造成75%以上的管腔狭窄。对于心肌桥,多观察即可,必要时可酌情应用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以及钙通道阻断剂,迟缓心肌收缩,改善心室肌压迫,多可改善症状。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并发冠状动脉痉挛或固定狭窄,导致明显症状时,需行外科手术松解,解除心肌压迫,改善冠状动脉循环,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2023-08-01
  • 为什么会得妊娠心脏病(视频)

    为什么会得妊娠心脏病
    妊娠心脏病,又称为围产期心肌病,是在产前、产后女性出现一种心脏增大,充血性心力衰竭,类似于扩张心肌病病程的疾病。妊娠心脏病的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属于一种多因素疾病,与病毒感染、免疫损伤、应激等多因素相关。妊娠心脏病多见于高龄、多胎、多产孕妇,患者在产前3个月或产后6个月,容易并发此类疾病。妊娠心脏病的临床病程,类似于扩张型心肌病,但较扩张心肌病预后良好。高龄、多产、多胎的孕妇,通常建议进行常规心脏彩超,随诊筛查。如果一旦发现心脏扩大、心功能异常的情况,应积极干预,必要时终止妊娠。妊娠心脏病患者的治疗,主要是应用利尿、强心等药物,改善患者症状。同时可以给予金三角药物,如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倍阻剂、螺内酯等相关药物,以改善患者预后,抑制心脏变大、心功能不全。妊娠心脏病患者,多数经上述用药可以明显缓解症状,连续应用数年后,可以逐渐停止用药,该疾病的预后较为良好。
    2023-08-01
  •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怎么引起的(视频)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怎么引起的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等相关因素造成狭窄,引发心肌缺血、缺氧而造成的综合征。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因一系列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造成血液内脂质成分,主要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沉积于内皮下,形成泡沫细胞,最终演变成粥样斑块,凸入血管管腔,造成不同程度的管腔狭窄。管腔狭窄超过50%,可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会引发心肌缺血、缺氧病变。当斑块不稳定化时,使斑块破裂,堵塞管腔造成心肌梗死、猝死、心力衰竭等并发症。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外,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还包括冠状动脉痉挛、炎症等因素,会使冠状动脉狭窄,引发心肌供血不足,造成临床表现综合征。
    2023-08-01
  • 心脏病做什么手术(视频)

    心脏病做什么手术
    心脏病包括多种疾病,除内科药物治疗外,还可进行介入或者外科手术治疗。根据不同心脏疾病选择不同手术,心脏病包括以下常见疾病: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管腔狭窄,引发的一系列症候群,严重狭窄时可行介入治疗,如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手术,或者药物球囊扩张术。对于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可行冠脉搭桥手术进行血运重建,改善预后;2、瓣膜性心脏病:包括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老年性退行性瓣膜病,以及其他特发性心脏瓣膜病。当瓣膜性心脏病出现严重瓣膜反流、心腔扩大,必要时可行瓣膜置换手术。对于瓣膜狭窄导致的瓣膜心脏病,可行介入球囊扩张术改善狭窄;3、并发节律紊乱:如严重心动过缓,可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手术,提升心率,改善预后;4、并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可行射频消融手术根治快速性心律失常,改善症状以及临床预后。
    2023-08-01
  • 有心脏病的人能打新冠疫苗吗(视频)

    有心脏病的人能打新冠疫苗吗
    新冠疫苗一般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心脏病患者在除外未得到控制的心律失常、血流动力学紊乱、心力衰竭等情况,可酌情考虑注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但尚需除外以下相关禁忌:1、既往对于任何疫苗,或疫苗组分过敏,或过敏体质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2、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感染导致发热的患者,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3、存在未控制的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急性加重期,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如存在未控制的高血压,或未控制的各种心律失常、慢性传染性支气管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急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等;4、各种原因导致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如恶性肿瘤放化疗期间、HIV感染患者,以及器官移植行免疫抑制剂口服治疗期间等;5、部分特殊人群,如孕妇、癫痫患者等,不推荐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具体个人能否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注射,还需以免疫接种部门解释为主。
    2023-08-01
  • 普大心见于什么心脏病(视频)

    普大心见于什么心脏病
    普大心通常是指心脏各房室均明显扩大,表现为全心增大。临床可出现全心衰竭,常见于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或其他相关心肌病中晚期表现,如缺血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酒精性心肌病、甲亢性心肌病等,晚期均可表现为全心增大,称普大心。普大心患者多出现全心功能衰竭,表现出明显肺淤血所导致的呼吸困难,包括体循环淤血出现的水钠潴留征象,如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等。对于普大心心脏的患者,应积极明确病因,并针对病因治疗,可酌情应用强心剂,例如地高辛,以及利尿剂,例如呋塞米等,来改善血流动力学。患者还可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例如贝那普利、培哚普利等,或β受体阻断剂的美托洛尔,以及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剂,如螺内酯等,来抑制心肌重构、心腔扩大,从而改善预后。
    2023-08-01
  • 心肌梗死的原因、部位及范围是什么(视频)

    心肌梗死的原因、部位及范围是什么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严重并发症,其主要原因是冠状动脉因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完全闭塞或接近完全闭塞,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并发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斑块逐渐进展,堵塞管腔,或因斑块突然破裂继发血栓形成,造成管腔完全闭塞。根据病变血管情况,其梗死部位范围不同。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塞,可引发左室前壁心肌梗死,当前降支中远段闭塞时,可造成前间壁心肌梗死,当前降支近端闭塞时,可造成广泛前壁心梗。左冠回旋支闭塞,可造成左室高侧壁心肌梗死,表现在心电图I导联、aVL导联,ST段抬高及动态演变。右冠脉发生闭塞,可造成右心室心肌梗死,心电图表现为V3R-V5RST段抬高及动态演变。中国人以冠脉右优势为主,右冠脉供应右心室,还供应左心室下壁和正后壁,因此右冠脉闭塞也可并发左室下壁和正后壁心肌梗死。
    2023-08-03
  • 心肌梗死的护理问题(视频)

    心肌梗死的护理问题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严重类型,可以引发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预后,接诊后会采取一系列治疗手段,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在此基础上,护理也具有较重要意义,通常需要注意以下护理问题:1、生命体征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生命体征,即体温、血压、脉搏、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一旦严重偏离正常值,需要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判断以及处理;2、临床表现护理:心肌梗死病人会出现胸痛、焦虑、紧张表现,有效缓解上述症状产生的相应影响,对于病情恢复也较重要,可能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安抚,酌情应用镇静药;3、相关并发症护理:心肌梗死病人在接受抗栓治疗时,可能会出现相关出血并发症。护理应该注意皮肤、黏膜有无出血征象、瘀斑、出血点,也要注意大小便颜色,比如尿液是否发红、大便是否发黑、是否出现泌尿系统及消化道系统出血;4、体位护理:心肌梗死病人存在体位保护问题,对于意识不清、存在误吸风险病人,需要采取头高位或半坐位,避免胃肠道食物、胃液反流,进入气道引发窒息;5、生活护理:部分心肌梗死病人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卧床休息,及时令病人活动,并给予下肢按摩,可以避免形成静脉血栓。以上为心肌梗死病人常见护理问题,需要予以关注,与医生协作、加强护理,才能改善预后。
    2023-08-03
  •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视频)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心律失常
    心肌梗死为冠心病严重分型,通常存在一系列并发症,比如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发生与梗死部位密切相关,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即梗死部位为左室前壁,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为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此类疾病均可能影响血流动力学并影响心功能,甚至严重危及生命。发生心室颤动,即猝死时,需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对于室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期前收缩,通常在没有严重影响血流动力学情况下,仅需进行密切监测即可。有效的病因治疗可以预防心肌梗死发生,即及时、有效、充分、持续地开通梗死相关血管,可以改善病人预后。同时也将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减轻发生后的危害。若具备相关危险因素需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同时去除不良饮食习惯、生活习惯,避免冠心病进展成为心肌梗死,从而改善病人预后。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