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登革热的治疗(视频)

    登革热的治疗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热带疾病,感染方式是通过含有登革病毒的蚊虫叮咬传播,登革热主要表现是发热、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和皮疹等。治疗如下:1、给予登革热患者充分休息、补液、清淡饮食是最重要的治疗方式;2、针对患者发热以后出现的其他器官功能损害,如肝功能损害,给予保护性治疗,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3、目前临床研究表明,对于登革病毒使用抗病毒药物,不能有效减少病毒的载量,或者缩短病毒在体内存在的时长。因此,抗病毒治疗不是登革热治疗的主要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是主要的方式,对于重症类型的登革热患者,针对器官保护性治疗尤为关键。
    2023-08-01
  • 登革热症状及治疗方法(视频)

    登革热症状及治疗方法
    登革热的症状及治疗方法如下:1、典型登革热:主要表现为高热、关节酸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在检查时可以看到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症状。治疗主要是以休息、清淡饮食、对症和支持治疗,防止出现继发感染;2、重症登革热:患者有既往史,主要表现为严重的器官损害,如脑膜脑炎、脑炎、大腔道出血。还有亚型引起登革休克综合征,患者在出现登革热以后,进展较快,机体会出现休克,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昏睡、昏迷等症状。对于重症登革热的表现,大多数患者要进入重症监护室,给予止血,改善器官功能代谢,或者是保护器官治疗,还要使用抗过敏药物,通过综合治疗的策略,才能挽救患者生命。
    2023-08-01
  • 登革热经什么传播(视频)

    登革热经什么传播
    登革热的传播方式十分简单,到目前为止,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传播登革热的蚊虫,在学名上叫做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在叮咬了登革热患者以后,登革病毒就进入到蚊子体内,在蚊子的中肠,肠道的上皮细胞进行分裂繁殖,然后病毒就聚集在蚊虫的唾液腺。当蚊虫叮咬另外一人时,病毒就进入到新的人体体内。从时间上看,登革病毒在蚊虫体内通过11天的分化发育,就可以保证蚊虫能够叮咬传播病毒。病毒在人体最长可以保存6个月,也就是在登革热流行的地区,对于传播登革热的伊蚊,采取有效的灭蚊措施,和对登革热病毒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登革热的传播,降低登革热的发病率,保护广大人群不得登革热。
    2023-08-01
  • 埃博拉病毒会不会通过空气传播(视频)

    埃博拉病毒会不会通过空气传播
    埃博拉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可能性,目前研究表明是微乎其微。由于埃博拉病毒是烈性的病毒,目前应该是在生物安全4级的实验室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密切接触是传播埃博拉病毒的主要方式。具体分析如下:1、接触患者的分泌物、体液,比如唾液、呕吐物、排泄物、粪便、血清等都是密切接触传播;2、密切接触患者的衣物和生活环境,有研究表明,当埃博拉患者死亡以后,在清理衣物,以及所居住的环境时,也有可能感染埃博拉病毒;3、接触患者的精液、乳汁,也是传播埃博拉病毒的途径。
    2023-08-01
  • 埃博拉病毒传播方式(视频)

    埃博拉病毒传播方式
    埃博拉病毒是十分烈性的病毒,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关注的,对人类传播影响最大、死亡率最高的病毒。传播方式目前来看,最重要的是密切接触传播。密切接触传播的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1、体液传播:接触了埃博拉患者的体液,比如分泌物,包括唾液、尿液、眼泪,比如排泄物,包括粪便,都可以造成埃博拉病毒的传播;2、接触传播:接触了埃博拉患者所生活的环境,比如床单、被褥、桌椅、板凳,都有可能传播埃博拉病毒;3、垂直传播:在埃博拉患者的乳汁也有病毒检出,因此垂直传播也有可能。
    2023-08-01
  • 埃博拉病毒怎么来的(视频)

    埃博拉病毒怎么来的
    埃博拉病毒,其实最早是在1976年首次被人类所知,所存在的地区是在非洲苏丹南部的一条河流周围,这条河叫埃博拉河。患者在感染埃博拉病毒以后,出现迅速死亡,使得人类首次鉴定出来了病毒。目前的研究表明是存在于自然条件下的,非人类的灵长类身体里,比如大猩猩和猿类,在埃博拉河周边的地域当中,生存动物身上,在局部发作时,是和局部蝙蝠的生活有关系。但是目前这样的关系,还没有被完全研究明确。当人类侵入到了有埃博拉病毒流行的区域内,病毒通过密切接触到了人体。目前埃博拉病毒流行地域,依然在中部的非洲,包括苏丹、中非、刚果这样的地域和西非地域,比如几内亚、尼日亚、贝宁等国家。目前来看没有造成人群的大范围流行,但是由于埃博拉病毒的死亡率高,几乎接近99%-100%。所以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埃博拉进行广泛的传播十分重要。
    2023-08-01
  • 埃博拉疫苗有用吗(视频)

    埃博拉疫苗有用吗
    埃博拉疫苗,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有必要时进行免疫注射。疫苗的注射,其实是一种主动保护性方式,注射埃博拉疫苗以后,机体会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的抗体。当进入到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区时,能够产生针对埃博拉病毒,特异性的免疫保护性作用。但是在这个过程当中,不能完全依赖于疫苗的操作。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进入到了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区,有过疫苗注射的保护性作用,也应当注意保护自己,避免通过其他方式感染埃博拉的可能性。由于埃博拉病毒的感染,是通过密切接触的传播方式,比如在流行区内,有埃博拉病毒的患者,或者潜在患者时,避免与这些人群接触,或者是进入这些人群生活居住的环境当中,都是有效避免埃博拉病毒感染的主动性方式。综合来看,采取注射疫苗和避免高危的动作,可以避免埃博拉病毒的感染。
    2023-08-01
  • 埃博拉病毒属于什么传染病(视频)

    埃博拉病毒属于什么传染病
    埃博拉病毒是存在于非洲大陆的一类烈性病毒,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埃博拉出血热,造成的死亡率较高。目前统计表明,死亡率在90%-100%。从1976年到现在,已经有30多次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埃博拉出血热的报告,总共累及人群大约有3万-5万,这样的人群会造成重要的生产、生活损失。目前埃博拉出血热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划分的,受到全球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疾病之一,属于最高等级传染病。研究埃博拉病毒,或者是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患者,应该在最高层次的防护房间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由此可见,如果是在埃博拉出血热流行地域,要进行生产、生活或者旅行,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感染埃博拉病毒。如果长期在这样的地区进行停留,应当注射埃博拉疫苗,从而保护自己不感染。
    2023-08-01
  • 埃博拉病毒可以在空气中活多久(视频)

    埃博拉病毒可以在空气中活多久
    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科单骨复链RNA病毒,自然条件下不能生存。埃博拉病毒在空气当中活多久和温度直接相关,研究表明,如果是在4℃的条件下,病毒可以活1个月左右。如果是在60℃的条件下,病毒只能活几个小时。如果是在100℃的条件下,能活5分钟左右。另外一个特点是埃博拉病毒,对很多的消毒剂十分敏感,常用的比如物理条件下的紫外光消毒、化学条件下的消毒剂或者84消毒剂,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埃博拉病毒。所以,如果前往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区域内,定期给予居住的住房,或者其他部位进行消毒,可以避免埃博拉病毒的感染。如果是埃博拉病毒感染到人体,病毒在人体内可以存在2-3个月。即使病人因为埃博拉病毒去世以后,患者的体内依然有埃博拉病毒存在,也就预示着对于患者本身的治疗和如果患者死亡以后,尸体的处理十分关键。
    2023-08-01
  •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区别(视频)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区别
    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十分相似,区别非常少见。目前来看,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都属于丝状病毒科单骨复链的RNA病毒。所存在的地区也都是在非洲大陆,马尔堡病毒首先被发现是在1967年,埃博拉病毒是在1976年,相差10多年的时间段。埃博拉病毒和马尔堡病毒主要的区别,目前有以下两点:1、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免疫抗原性不同,也就是在这两种病毒感染以后,对人体的免疫应答不同。目前来看机体对埃博拉病毒的应答十分强烈,对马尔堡病毒的应答相对较弱;2、病毒感染人体以后引起临床症状的潜伏期不同,埃博拉病毒潜伏期目前是2-21天,马尔堡病毒潜伏期是4-16天。临床症状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和治疗手段等,目前十分相似。所以不管是埃博拉病毒,还是马尔堡病毒都需要高度注意,因为两种病毒,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引起临床的症状和体征都十分剧烈,造成的死亡率也较高。因此,在马尔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的流行区,应该高度注意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感染。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