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姗

  • 母亲有精神病会遗传吗(视频)

    母亲有精神病会遗传吗
    关于精神障碍的遗传问题人们知之甚少,已知情况是大部分精神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但是如何遗传不是很清楚。多数精神障碍是多基因遗传病,不是某个基因的单纯传递,可能跟很多基因作用有关系,而且不仅和基因有关,还和环境有关。所以,很多疾病与遗传有关,是指家族成员中有人罹患了精神障碍之后,后代中有血缘关系的人患病风险比别人更高。如果家族有一个人得精神分裂症,后代亲属比其他正常家族的患病风险高一些,但并不是一定会得病,也不分母系传递和父系传递。因为目前还不知道该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后代的,所以不能确定母亲会遗传或者父亲不遗传,不能一言以蔽之。
    2023-08-03
  •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视频)

    精神障碍和精神病的区别是什么
    精神障碍与精神病的区别为范围不同,精神障碍范围比较广,包括精神病在内。精神障碍指所有与精神活动相关的障碍、疾病,如儿童常见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孤独症等,成人常见的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如抑郁症、躁狂、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进食障碍等,而老年时期出现的退行性变,比如老年痴呆等,均属于精神障碍范围内。精神病并不是医学词汇,通常指与精神病性症状为主的疾病,称为精神分裂症谱系及其他精神病性障碍,包括精神病性症状为突出改变的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妄想性障碍、分裂情感性障碍等,均以幻觉、妄想、行为紊乱、情感淡漠或倒错为异常表现的疾病。精神障碍包括精神病性障碍,当患者精神活动以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为主时,则属于精神病性障碍,两者为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2023-08-03
  • 精神障碍复发怎么办(视频)

    精神障碍复发怎么办
    精神障碍复发需尽快就医治疗,不管是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或焦虑症,将本次复发疾病控制好,治愈不难,很多时候实现复发后再次治疗,可针对急性期、巩固期以及维持期进行治疗。本次复发治疗好之后,应预防再次复发。针对精神障碍改善或减少复发重要的方法是治疗全程化,即不仅需进行急性期控制症状,还需在巩固期和维持期进行治疗。每种病的时间不同,如抑郁或精神分裂症,服药时间都不相同,此时需与医生进行个性化讨论,到底后续需多长时间维持治疗。此外还需学习除维持药物治疗外,如何应对复发的方法,如抑郁,可能需掌握应对策略,当情绪不好、压力过大以及负性事件发生时,如何应对。减少发生概率,避免发展到抑郁程度,可能需要介入心理治疗帮助。
    2023-08-03
  • 双相性精神障碍怎么治疗(视频)

    双相性精神障碍怎么治疗
    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主要如下:1、药物治疗:如情感稳定剂,主要包括抗癫痫药、抗精神病药以及抗躁狂药,但并非一定要立刻改善患者低落或高涨的情绪,而是使患者尽量处于稳定情绪状态,避免情绪过分高涨或低落。在此基础上还可合并部分抗抑郁药或者苯二氮卓类药物进行治疗;2、物理治疗,对于部分较突出的急性症状,如存在自杀倾向,以及具有冲动毁物极端行为的患者,可通过电休克治疗快速缓解症状;3、心理疗法:根据患者目前的现状以及领悟能力,在行为、动力疗法以及其它疗法中进行选择,从而使患者对此疾病存在更好的认知、配合,达到减少后续症状复发的目的。
    2023-08-03
  • 精神上出了问题能不能彻底治好(视频)

    精神上出了问题能不能彻底治好
    即便患者罹患精神障碍,但仍然可以获得很好治疗效果。此时患者要咨询专业人员,方能够取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目前尚不能够明确大脑精确运行方式,但是很多精神疾病可防、可控、可治。如最常见抑郁症,可以有很好治疗效果,85%以上可以治愈。很多其它疾病,在医生专业指导下,可以获得很好疗效、改善。很多人治疗失败或治疗时间很长是细节问题。如只用过药物治疗,没有全方位系统治疗,没有接受过心理治疗、躯体治疗或运动疗法,其它方法没有尝试,只吃药,效果可能不理想。 此外,吃很多种药,但是从未坚持,尝试后效果不好,便停药或者换药,没有让药物持续发挥作用。而抗抑郁药通常需要2-3周才会起效,如果时间过短,可能不足以使药物发挥作用,而药物剂量不达标也很难取得很好改善。 所以以上三个细节导致患者病情没有缓解,但是经过调整后,更换完整治疗方案,可取得非常好效果。
    2023-08-03
  • 心烦意乱怎么回事(视频)

    心烦意乱怎么回事
    心烦意乱要分两种: 躯体性烦躁: 1、可能是器质性的病变,比说有一些器官疾病就会表现出心烦意乱。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或者肿瘤早期,因为这些疾病就会出现情绪上的烦躁、心烦; 2、除了病情以外,还有一些药物,有些药物的副作用也会让人烦躁,尤其在老年人和儿童身上较为明显。没有吃药之前没种烦躁不安,但吃药之后就会出现,这个时候考虑药物的作用,这种类型叫做躯体性的烦躁。 功能性烦躁,既没有身体疾病,也没有药物的使用,也会心烦意乱。这种时候就要考虑是不是跟心理状况、适应问题、情绪相关,是不是精神心理疾病的表现方式,比如常见的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甚至抑郁症或者是精神分裂症等,这些心理疾病或者精神障碍也会导致人心烦意乱。 所以当一个人出现了明显的心烦意乱的时候,还是应该先排查有没有身体的情况,疾病和药物问题,没有就要考虑有没有精神障碍或心理疾病。排除好原因之后,有很多的治疗手段可以改善。
    2023-08-03
  • 心烦时候怎么办(视频)

    心烦时候怎么办
    心烦是非常常见的心理现象,比如长时间从事枯燥、单调的工作或者学习就会容易心烦,但是心烦与紧张、恐惧、不安等心理现象一样,一般不会持久。所以如果偶尔心烦,或者是一些事件导致心烦,可以静静等待一段时间之后消退,自然就会有好转。还有一类心烦与事件有关,比如遇到纠结郁闷的事也会心烦,这种情况随着事件的改善,随着事件的解决慢慢也会有好转。 如果不与情景或事件有关,是无缘无故的心烦,莫名心烦,没有来由的心烦,为小事情过分的心烦而无法控制,持续时间很长,这种情况可能就是精神障碍或者心理问题的表现。比如强迫障碍,恐惧症,焦虑症、抑郁症等,这个时候还是要请专业的人员帮忙评估。自己在见医生之前可以学习比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技巧,比如可以转换注意力让自己沉浸在能够放松的活动当中,比如增加体育运动、户外运动,跟亲密的人进行交流、倾诉都会有好转。
    2023-08-03
  • 边缘型人格障碍测试方法(视频)

    边缘型人格障碍测试方法
    边缘型人格障碍和其他的人格障碍一样,目前没有特殊的检测仪器和检测手段可以测试。评估方法是与医生或者心理治疗师进行互动,由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交流,了解其内心世界之后会作出的一个判断。同时,还需要外围的一些信息,比如旁观者、第三者的报告,如同学、家属、同事对这个人的汇报,才能更完整地了解这个人的情况,而不仅是自己的主诉,自己的说法可能没那么准确,需要三个方面,即本人、专业技术人员、重要知情人的了解,可能还需要信件、儿时重要文书、日记等更客观的信息,才能判断一个人到底有没有人格问题以及是哪一种人格问题。所以,需要的资料比较多、比较广泛,而且很难一次判断,可能需要相对比较长的时间才能得出结论。边缘型人格障碍是对自己的自我价值、自己的目标与人际交往中一种极度摇摆的特点,可能会在两个极端来回变化,比如对人有时候过分热情、亲密、友好,可能突然之间觉得这个人很不好,很贬低、排斥、疏远对方。对自己的目标也一样,可能一段时间内对自己的目标设定为一个方向,突然之间会改变为另外的方向。情绪的波动也是如此,可能一段时间内非常温和,包括自己的情绪也是一样,可能会在两极摇摆,时而特别温和、温顺、有条理,时而很暴躁、易怒、激动,会在两极进行摇摆和变化,这些就是边缘型人格的特点。
    2023-08-03
  • 依赖型人格障碍症状(视频)

    依赖型人格障碍症状
    依赖型人格障碍指这种人可能很难在没有别人支持、建议和依赖的情况下,独立去决策自己的日常生活。需要别人的过度保护与建议,即便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但没有别人的帮助和建议,自己很难做出决策,认为自己能力不足、经验不足,不足以去应对自己的生活,需要他人帮助承担自己生活的责任,及决策后的后果。如果没有他人的帮忙,就认为自己不能够承担生活的后果。依赖型的人格障碍的患者,可能一件小事如需不需要买鞋子,需要买什么样的鞋子,都需要别人帮忙提建议和保证,因为其不能够承受因为自己的决策所导致的不良后果,需要别人帮助承受后果。
    2023-08-03
  •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办(视频)

    回避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回避型人格障碍最主要的是评估共病,看患者是不是有其他精神障碍或精神疾病合并发生,比如回避型人格障碍最常见的一个共病是社交恐惧或社交恐怖,患者会回避社交场合等。这时候的重点是治疗共病,共病治疗好了之后,病人的生活质量会获得大大的改善。因此,经过评估之后发现了患者有共病之后,采取相应的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去治疗共病。当共病的情况治疗好转或治疗痊愈之后,或者是评估了患者并没有其他共病,单纯的是回避型人格障碍,则建议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可比较大程度上的改善病人的认知、行动、情感、内心痛苦等等。心理治疗时往往并不需要特殊的药物治疗,因为药物治疗也不会有特别好的效果,而长期坚持系统心理治疗可以很大程度的帮助患者摆脱痛苦。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