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晶

  • 感染一个月能查出乙肝吗(音频)

    感染一个月能查出乙肝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病毒一个月之后,不能保证能够完全查出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的潜伏期是45-160天,平均是120天,故绝大多数的感染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一个月之后可能查不出来。由于个体差异,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每个人的表现差异也比较大,绝大多数健康人群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将乙型肝炎病毒清除。\n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时,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但并未引起重视,少数人可能会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出现肝脏受损伤的症状,如乏力、厌食、恶心、厌油腻、黄疸等,而且合并明显的肝功能异常,该部分人肝功能损伤好转之后,也可以将乙型肝炎病毒清除。但是有少数的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六个月之内,仍然不能将乙型肝炎病毒清除,就转变成为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携带者,也有极其少数的人,由于免疫功能亢进,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同时,会造成肝脏大量坏死,而形成肝脏衰竭状态,甚至于危及生命。
  • HAV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HAV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HAV就是甲型肝炎病毒的意思,HAV阳性就说明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若有肝脏损伤的症状,如乏力、厌食、厌油腻、黄疸等,而且甲型肝炎病毒IgM抗体阳性,或者是甲型肝炎病毒IgG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甚至呈四倍以上增高,还有在粪便当中查到甲型肝炎病毒的颗粒、粪便当中查到HAV-RHA,都可以确诊是急性病毒性甲型肝炎。\n甲型肝炎主要是经过消化道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水源或食物可引起暴发流行。甲型肝炎传染性极强,多是急性起病引起急性肝炎,不会发展成为慢性肝炎。甲型肝炎一般为自限性疾病,多可以完全康复,治疗原则以充分休息、营养为主,并辅以适当的药物。急性甲型肝炎都可以在三个月内达到临床康复,病死率为0.01%。甲型肝炎感染之后,体内甲型肝炎病毒IgG抗体可以长期存在,甚至于可以终身免疫,预防甲型肝炎可以接种甲型肝炎疫苗。
  • CMV病毒是什么病毒(音频)

    CMV病毒是什么病毒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CMV病毒是一种巨细胞病毒,是疱疹病毒组的DNA病毒,也称细胞包涵体病毒。巨细胞病毒分布广泛,其他动物均可以遭受感染,可引起以生殖、泌尿、中枢、神经系统、肝脏疾患为主的各系统感染,从轻微无症状感染,到严重的缺陷或死亡。\n巨细胞病毒对人类的厉害性很大,在人群当中感染非常广泛,中国成年人感染率可以达到95%以上,通常呈隐性感染,多数感染者无临床症状,但在一定条件下,会侵袭多个器官和系统,产生严重的疾病。病毒可侵入肺、肝、肾、唾液腺、乳腺和其他的腺体,可以通过口腔、生殖器、胎盘、输血和器官移植等多种途径传播。
  • 乙肝两对半有两个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乙肝两对半有两个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肝一般是指乙型肝炎,乙肝两对半检查包括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如果出现两个阳性,主要见于以下几种情况:\n1、乙型肝炎e抗体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提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目前已经处于恢复期,乙型肝炎病毒已经被清除,但尚未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也就是尚没有保护性抗体。\n2、乙型肝炎表面抗体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表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之后,病毒已经被清除,而且已经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其中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而且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越高,对乙型肝炎病毒的防御能力越强。体内如果有此种抗体存在,一旦乙型肝炎病毒再出现,就可以立即起作用,阻止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清除乙型肝炎病毒,而且不会引起肝脏损伤,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可以起到对乙型肝炎病毒的预防目的。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滴度过低,可以接种一次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使乙型肝炎表面抗体的滴度升高。
  • 乙肝五项检查45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乙肝五项检查45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肝五项检查4、5阳性,临床上代表乙肝五项检查当中,第四项和第五项阳性,通常提示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病毒已经清除,目前处于感染的恢复期,其中第四项是乙型肝炎e抗体,第五项是乙型肝炎核心抗体,主要分析如下:\n1、乙型肝炎e抗体:是由于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病毒核心的乙型肝炎e抗原刺激而产生。乙型肝炎e抗体多出现在乙型肝炎e抗原消失之后,乙型肝炎e抗体的出现标志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时间比较久,处于非活动期,传染性不强。\n2、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是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最早出现的标志,而且可以长期存在,通常乙型肝炎核心抗体阳性时,标志着曾经感染过乙型肝炎病毒。\n当乙型肝炎e抗体和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同时阳性时,标志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已经处于恢复期,病毒已经清除,但尚未产生乙型肝炎的保护性抗体,随着时间的延长,也可能会产生乙型肝炎表面抗体,也可能乙型肝炎e抗体会随着时间延长而消失。
  • 丙肝打干扰素往哪打(音频)

    丙肝打干扰素往哪打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丙型肝炎(丙肝)在进行抗病毒治疗时,多应用干扰素抗病毒治疗,注射部位主要是皮下,可以选择在腹部或上肢。以往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都是联合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但目前因为小分子药物的问世,已经取代了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应用。因为小分子药物疗效更好、疗程更短、副作用更小,有效率可以达到98%以上。所以,自小分子药物问世以后,丙型肝炎目前认为是可以治愈的疾病。\n丙型肝炎是一种因感染了丙型肝炎病毒而导致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属于乙类传染病,急性期症状一般较轻,也可以没有任何的症状。大约55%-85%的感染者都会转为慢性肝炎,并有发展成为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针对所有HCV-RNA阳性的患者,均应该接受抗病毒治疗。
  • 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生孩子会遗传吗(音频)

    父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生孩子会遗传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型肝炎(乙肝)不是遗传性疾病,而是传染性疾病,属于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故父亲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可以生孩子,不会将乙型肝炎病毒遗传给孩子,但前提是父亲不要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孩子的母亲。如果母亲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可以将乙型肝炎病毒传染给孩子。\n母亲若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而且在妊娠期间HBV-DNA阳性,孩子在宫内就有被感染的风险,但主要还是在分娩时被感染。如果母亲携带乙型肝炎病毒,一定要在妊娠期,尤其是在孕晚期,应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分娩时推荐采取剖宫产,可以缩短孩子接触母亲血液的时间,从而降低感染风险。如果提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孩子在出生之后的24小时之内,要接种抗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进行母婴阻断治疗,而且在出生之后的一个月,还要再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和抗乙肝免疫球蛋白。
  •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第二针最迟可以什么时候打(音频)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第二针最迟可以什么时候打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甲型肝炎简称甲肝,甲肝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支,第一支与第二支间隔六个月的时间,故第二支最迟不能超过六个月。目前甲型肝炎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疫苗,另一种为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需要接种两支,减毒活疫苗接种一支就可以,由于两种疫苗在制作原理上不同,在有效性和安全性上存在差异,相对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具有更好的稳定性。\n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都是通过侵入人体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使人体产生免疫记忆达到免疫效果。接种甲型肝炎疫苗之后八周左右便可以产生很高的抗体,获得良好的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可以达到98%-100%,具有良好的免疫持久性,免疫力一般可以持续5-10年,5-10年后补种一针,可以保持对甲型肝炎病毒的免疫能力,获得长期、持续保护。相对于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产生免疫的速度更快,效果更强烈。凡是对甲肝病毒易感者,年龄在一周岁以上的儿童或成年人均可以接种。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均应在三角肌肌内注射,绝不可以静脉注射。
  • 转氨酶106是轻微还是严重(音频)

    转氨酶106是轻微还是严重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转氨酶正常参考值范围是0-40U/L,当转氨酶检测数值是106U/L时,属于轻度升高,不算严重,一般以谷丙转氨酶超过正常参考值上限2.5倍以上,持续异常超过半个月作为诊断肝炎的标准。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各种细胞当中,尤其以肝细胞当中居多,整个肝脏内转氨酶的含量约是血液当中含量的100倍,正常时只要有少量释放入血中,血清当中的酶活性就很明显升高。\n在各种病毒性肝炎的急性期、药物中毒性肝炎坏死时,转氨酶可大量释放入血,是诊断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的重要指标。肝细胞内转氨酶的浓度比血清当中高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坏死,便可使血中的转氨酶活性增高一倍。因此,转氨酶是急性肝细胞损伤敏感的标志。血清转氨酶测定对肝炎的诊断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差的特点,肝外许多因素也可以引起血清转氨酶活性增高,如营养不良、酗酒、心肌病、骨骼疾病等。
  • 乙肝五项中245三项阳性是什么意思(音频)

    乙肝五项中245三项阳性是什么意思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肝一般指乙型肝炎,在乙肝五项检查当中,如果2、4、5三项阳性,提示处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恢复期,目前病毒已经被清除,而且产生了保护性抗体,其中第二项是乙肝表面抗体,第四项是乙肝e抗体,第五项是乙肝核心抗体,主要情况如下:\n1、乙肝表面抗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之后,乙肝表面抗原可刺激机体的免疫反应,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体内若存在乙肝表面抗体,一旦乙型肝炎病毒再出现,乙肝表面抗体就会立即起作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阻止其感染,对乙型肝炎病毒具有免疫力,可以达到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目的。\n2、乙肝e抗体: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比较久。\n3、乙肝核心抗体: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最早期可以出现,而且可以长期存在。所以,当乙肝核心抗体阳性时,可以作为既往感染的标志。\n当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同时阳性时,通常表现乙型肝炎病毒已经被清除,随着时间延长,乙肝e抗体会逐渐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