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玲

  • 新生儿肚子咕咕叫怎么回事(视频)

    新生儿肚子咕咕叫怎么回事
    新生儿肚子咕咕叫是宝宝的肠鸣音,当肠管运动时,肠管内气体和液体随之流动,产生一种断续的咕噜声,被称为肠鸣音。正常情况下,肠鸣音4-5次/分钟,有规律的出现,6-10次/分钟为肠鸣音活跃,10次/分钟以上就是肠鸣音亢进。新生儿的肠道相对比较长,是身长的6倍,腹壁相对较薄,肠鸣音较成人更明显,而且家长对宝宝比较关注,常能听到宝宝肚子有咕咕叫的声音。如果有规律且宝宝没有不适,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成人也有肚子会有咕噜响的时候,比如饿时或者要有肛门排气的时候,只是大家习以为常。新生儿胃肠道发育不完善,腹部受凉、喂养姿势不正确、过度的哭闹、吞入过多的气体、食物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消化不良、肠炎等原因会引起肠鸣音亢进。新生儿肚子咕噜叫时会明显频繁,这时家长就要仔细观察宝宝是否饥饿、腹部是否受凉、是否有肠胀气,以及是否有腹泻,要及时的去除诱因,注意腹部保暖,合理喂养。肠胀气的宝宝可以做排气操。如果新生儿肚子咕噜叫、半夜哭闹,说明宝宝有肠绞痛,可以暖肚脐,做排气操、飞机抱,必要的时候到医院看医生,寻找原因。
    2023-08-02
  • 宝宝3个月吃奶总是挣扎哭闹是怎么回事(视频)

    宝宝3个月吃奶总是挣扎哭闹是怎么回事
    宝宝3个月吃奶出现挣扎、哭闹的原因如下: 1、饥饿、着急; 2、母亲的奶水是否充足或者奶瓶的奶嘴、奶孔是否过小。喂养姿势不对,宝宝的乳头含接不对,宝宝不能及时地吮到足够的乳汁,而着急、哭闹; 3、肠胀气、肠绞痛:因为喂养姿势不正确吞入过多的空气,或者其它原因如腹部受凉、消化不良、食物不耐受等原因引起消化不良所致; 4、有时小孩儿困时会有闹觉,宝宝想大便、小便或者有放屁的情况,可能不专心吃奶; 5、宝宝不饿,不想吃; 6、身体不舒服:比如鼻子不通气、堵塞,吃奶时会影响呼吸。肺炎、发烧,口腔有炎症,如鹅口疮等,这些都会导致宝宝不吃奶,有哭闹的情况。 宝宝3个月吃奶总是挣扎哭闹,家长一定要仔细地寻找原因,去除诱因。母乳喂养建议按需喂哺,如果宝宝此时不饿,不必强迫宝宝吃,等到宝宝饿了再喂。宝宝身体不适,比如鼻塞、发烧、腹痛等原因引起的哭闹、烦躁,应带宝宝到医院去看医生,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14个月宝宝喝奶量标准(视频)

    14个月宝宝喝奶量标准
    14个月的宝宝喝奶量标准为1天喝2-3次奶,每次大约200-300ml,1日约400-600ml。1岁宝宝辅食添加已经成功,正常可以1日3餐吃主食。早餐前、下午以及晚上睡觉前1小时可以喝奶。为保护宝宝的乳牙,喝奶后一定要漱口、刷牙。14个月的宝宝尽量喂母乳,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品,目前建议母乳可以喂到1.5-2岁再停。 如果没有母乳,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应选择不同阶段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以满足不同发育阶段宝宝的需求。14个月的宝宝应该选择三阶段的婴儿配方奶粉,三阶段婴儿配方奶粉可进一步调整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蛋白质等营养素的比例,并添加了牛磺酸、钙、铁等矿物质及多种维生素,以保证宝宝获得充足的均衡的营养。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进食很多食物,从中获取丰富的营养素,配方奶不再是宝宝唯一或者主要的营养素来源。
    2023-08-02
  • 几个月断夜奶最合适(视频)

    几个月断夜奶最合适
    宝宝6个月之后断夜奶最合适,断夜奶需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4个月之后,有的宝宝已经没有吃夜奶的需求,这时不必把宝宝弄醒吃夜奶,这样反而影响宝宝的睡眠。宝宝6个月以后逐渐添加辅食,比如米糊、水果泥、鸡蛋羹等,夜奶的需求会逐渐减少。妈妈这时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宝宝逐渐戒掉吃夜奶的习惯。 通常建议6-9个月逐渐的断夜奶,频繁的夜奶不利于宝宝胃肠道的休息,也不利于宝宝的睡眠。睡眠质量关系到宝宝的生长发育,而且频繁的夜奶会影响妈妈的休息。建议采用逐渐延长夜间喂奶的时间间隔,减少夜间喂奶的次数等方法断夜奶。增加白天的喂养量,并且延迟晚上临睡前的最后一顿奶,使宝宝精神和身体上有逐渐适应的过程,可以减少宝宝夜间的哭闹、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提高戒断夜奶的成功率。
    2023-08-02
  • 孩子肠胃不好怎么调理(视频)

    孩子肠胃不好怎么调理
    宝宝肠胃不好,可以有食欲差、厌食、呕吐、腹胀、腹泻、便秘等消化道功能紊乱的表现。引起孩子肠胃不好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因素有饮食不当、腹部受凉、感染、食物过敏等。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均衡的饮食、定时定量进食、不暴饮暴食、不强迫进食、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吃健脾胃的食物,如山药、薏仁、白扁豆等。可煮粥喂宝宝,如山药萝卜粥、山药薏仁粥、山药白扁豆粥等,可以健脾胃、理气。不喝冷饮、碳酸饮料,不吃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 同时给宝宝吃调理脾胃的中成药,包括参苓白术散、胃蛋白酶散、神曲口服液等,这些药物对孩子的脾胃具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口服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改善肠道功能。另外还可以给宝宝进行如推拿、捏脊,如果化验微量元素出现缺锌、缺铁、缺钙,要补充微量元素。若效果不佳,需要带宝宝及时到医院去看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进一步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2023-08-02
  • 孩子不吃饭什么原因(视频)

    孩子不吃饭什么原因
    孩子不吃饭主要因各种原因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脾胃虚弱、消化不良。宝宝没有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挑食、偏食、家长的喂养不当、强迫进食、宝宝不按时就餐,如宝宝喜欢吃零食,高蛋白、高糖食物如巧克力,可影响宝宝食欲。一部分儿童对某些食物蛋白过敏,会表现为进食后胃肠道有不适、烦闷、烦躁、胸闷,甚至有的儿童见到相似的食物的颜色、形状、味道等,非过敏食物,也会拒绝食用。微量元素如锌的缺乏也会表现为厌食,某些内分泌的疾病,比如甲状腺功能低下、肾上腺皮质激素相对不足,也会出现厌食。 急、慢性感染性疾病也会有厌食的表现,其中消化道的疾病更为明显。比如胃肠道动力不足引起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长期便秘、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肝炎等都可能会引起厌食。药物尤其是抗生素容易引起恶心、呕吐,比如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类的药物等等也会导致厌食。几乎所有的抗生素长期应用都会引起来肠道的菌群失调,造成宝宝腹胀、恶心、厌食。维生素A或者维生素D中毒也会有厌食的表现。 气候因素影响,如夏季炎热消化酶分泌不足,运动量不足,小孩机体消耗减少,代谢减少,胃肠消化功能得不到强化,也会影响宝宝的食欲和消化功能。小儿睡眠不足除了影响生长发育以外,也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力及体力恢复,从而影响食欲和消化功能。精神因素,比如暂时的离开亲人以及熟悉的环境,一旦进入托儿所等新的环境,宝宝对新环境不适应,情绪低落也会导致食欲降低。如果宝宝不吃饭,经过调理没有改善,需要带孩子到医院看医生,进一步的寻找原因,以免引起营养不良,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2023-08-02
  • 攒肚子一般在几个月(视频)

    攒肚子一般在几个月
    宝宝攒肚一般在满月前后到2个月的段时间内会出现。攒肚是一种民间的说法。出现攒肚的宝宝多为母乳喂养的宝宝,随着母亲喂养率的提高,宝宝2-3天或者4-5天,有的时候甚至是半月不排大便,但是宝宝也没有痛苦的表情,等到排便时候也未出现排便困难,排出大便为黄色的软便、没有硬结、量较少,这种现象被称为攒肚。 攒肚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宝宝消化系统的不断完善,当宝宝满月前后至2个月的一段时间内,宝宝胃肠道的消化酶分泌增多,肠蠕动也增加,而且变得规律。胃肠的吸收功能比刚出生的时候有很大的改善,消化吸收能力变好,能对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每天产生的食物残渣很少,不足以刺激直肠产生排便的反射,便出现了攒肚的现象。 攒肚的宝宝虽延迟几天排一次大便,但是排出的大便正常,为黄色软便,没有排便困难。而便秘的宝宝不仅排便次数少,而且排的大便比较干,出现排便困难,还会伴有睡眠不稳,排便的时候容易哭闹,烦躁不安等。攒肚只发生在宝宝满月前后到2个月的时间内,便秘却可以在任何时间发生。
    2023-08-02
  •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要多久才能好(视频)

    乳糖不耐受的宝宝要多久才能好
    小儿乳糖不耐受包括先天性乳糖酶缺乏和继发性乳糖酶缺乏,继发的乳糖酶缺乏较多见。如果是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一般需要0.5-2个月的恢复期,先天性要结合其程度,对于重度先天性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可能需终生服用乳糖酶。具体情况如下: 1、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多发生在肠炎后,肠绒毛顶端在肠炎时,受损伤而出现的乳糖酶分泌减少,肠炎后出现乳糖不耐受、腹泻,需要在绒毛下端向上生长到顶端能分泌足量的乳糖酶后腹泻才能停止。一般需要大概0.5-2个月可恢复。新生儿期由于肠黏膜发育不够成熟,以及乳糖酶活性暂时的降低,对乳糖暂时不耐受,排便次数会增多,活性正常之后,大便次数也会减少; 2、先天性乳糖酶缺乏:是由于乳糖酶先天缺乏或者活性不足引起,发生率与种族和遗传有关系,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我国新生儿的乳糖不耐受多属于此类,由于缺乏的量或者活性程度因人而异,故症状也会轻重不一。
    2023-08-02
  • 辅食什么时间段吃好(视频)

    辅食什么时间段吃好
    4个月之后宝宝肠道功能逐渐完善,建议4-6个月添加辅食,不早于4个月、不晚于6个月。每个宝宝辅食的添加有个体差异,应结合宝宝的具体情况给宝宝添加辅食。一般4个月之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增强,4-6个月根据个体情况,当宝宝看到大人吃饭,咀嚼、流口水、想吃,宝宝大多喜欢将手或者玩具塞进嘴里,说明宝宝对吃饭有兴趣。 宝宝的挺舌反射消失,当家长舀些食物放进宝宝的嘴里时,宝宝不再往外推勺,而是会尝试舔进食物,并进行咀嚼咽下,表现得很高兴,说明宝宝对吃东西也感兴趣,这时可以放心的给宝宝喂辅食。很多家长都发现,刚给宝宝喂辅食的时候,他常常会把吃的东西吐出来,因为宝宝不爱吃。其实宝宝这时候的挺舌反射是一种本能的自我保护,说明宝宝添加辅食还不到时候,需要再缓一缓。 辅食首次添加的食物推荐铁强化米粉,辅食添加的原则是从少量的一勺开始,逐渐增加量。一般每种食物持续5天左右,从一种到多种,按照宝宝的营养需求和消化能力,逐渐地增加食物的种类。性状上从稀到稠、从细到粗,逐渐尝试给宝宝添加辅食,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辅食添加的过程不仅是营养需求的添加,也是锻炼孩子的咀嚼、吞咽、协调手眼能力、促进神经发育的过程。
    2023-08-02
  • 婴儿喝奶粉需要喝水吗(视频)

    婴儿喝奶粉需要喝水吗
    婴儿喝奶粉是否需要喝水,应看具体的情况。婴儿配方奶指引入牛乳、其他动物的乳汁,或者是其他植物提炼的成分为基本的组成,并适当添加营养素,使其尽可能的接近人乳的成分,再加入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适用于喂哺婴幼儿,它被用来当作母乳的替代品,或者无法母乳进行喂养的时候食用。母乳是最适合宝宝的食物,能母乳喂养尽量母乳喂养。其实它基本上同母乳一样,主要成分还是水,大概70%-80%都是水。如果奶量够,水的入量也应该够,如果宝宝尿量正常,没有缺水的表现,不需要额外的补水。 如果宝宝的奶量不够、尿量不足,尿色偏黄、有缺水的表现。建议2次奶之间给宝宝适量的喝水,一般建议为上一次奶量的1/5左右,根据宝宝的奶量,尿量适当的调整。缺水的宝宝容易上火生病,补水过多影响宝宝喝奶,导致奶量下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因此,婴儿喝奶粉是否需要喝水,需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