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 打了狂犬疫苗还会得狂犬病吗(视频)

    打了狂犬疫苗还会得狂犬病吗
    狂犬病疫苗是保护身体健康,是狂犬病的重要免疫防御措施。通常狂犬病疫苗每1周期注射5针,注射完狂犬疫苗,需根据时间决定如果被咬伤,是否还能得狂犬病。通常如果注射完狂犬病疫苗半年内又被犬只咬伤,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护性作用。如果是在注射完狂犬病疫苗,0.5-1年内又被犬只咬伤以后,应当足量、全程再次注射狂犬病疫苗。如果在注射完狂犬病疫苗以后,在1年以上没有被犬只咬伤,想获得长久的免疫保护效果,可以在1年后继续注射1针,以后在每3-5年再注射1针狂犬病疫苗,可以有效使得体内狂犬病毒的抗体,维持在有效的区间内,保护患者的身体健康。即使患者被犬只咬伤,也可以有长久、有效的免疫保护性作用。
    2023-08-01
  • 只要能喝水就排除狂犬病吗(视频)

    只要能喝水就排除狂犬病吗
    能喝水不能排除狂犬病的可能性,狂犬病毒进入到人体以后,主要侵袭神经细胞,会在神经细胞内进行分裂繁殖,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在此过程当中,患者可能会出现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如出现恐水症,不能听到水的声音,或不能看到强烈的光线,不能听到风声等,这类表现均为神经系统损害的征象。并不是患者不愿意喝水,不愿意照射灯光,而是出现神经系统损害,愈为严重的情况下,患者不能听到水的声音,才为狂犬病发作时的基本原理。因此喝不喝水,对于狂犬病的诊断,并非直接关联的特征性表现。当患者有被犬、猫等动物咬伤的历史,患者出现上述的征象,应当考虑狂犬病的可能性,与饮水没有直接性的关联。
    2023-08-01
  • 养仓鼠是否会染上鼠疫(视频)

    养仓鼠是否会染上鼠疫
    目前没有仓鼠传播鼠疫杆菌的报道,养仓鼠几乎不会使人感染上鼠疫。携带鼠疫耶尔森氏杆菌的对象有以下几类:1、旱獭:旱獭俗称土拨鼠,是最具代表性的携带鼠疫杆菌的动物。旱獭形象十分可爱,但是在草原或者高原上,旱獭是自然鼠疫耶尔森氏杆菌的储存宿主,所以土拨鼠可以携带耶尔森氏杆菌;2、感染鼠疫的患者:鼠疫患者有可能在与别人接触时,通过呼吸道或者消化道,将鼠疫杆菌传染给其他人;3、鼠蚤:生活在老鼠身上的跳蚤,当人接触鼠蚤或者鼠蚤叮咬人时,可将鼠疫杆菌传染到人。
    2023-08-01
  • 为什么二次感染登革热严重(视频)

    为什么二次感染登革热严重
    二次感染登革热,有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登革热病毒四种血清型,如果第二次感染登革病毒时,和第一次感染的登革病毒是同一种血清型,会造成临床症状更为严重;2、当第一次感染登革热以后,体内产生了针对登革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不能保护机体,再免遭登革病毒的感染。恰恰相反,产生的针对登革病毒的抗体,可以促进第二次感染登革病毒,在体内复制,造成体内病毒滴度增加;3、产生的登革病毒抗体,也可以使得机体,对再次进入到体内的病毒过度免疫应答。上述因素造成了患者第二次患有登革热的情况下,使临床症状更加严重,恢复时间延长,再次出现重症登革热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对于患过登革热的患者,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再次感染登革病毒,使病情更加严重。
    2023-08-01
  •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视频)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目前只有一种方式,就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传播登革病毒,有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在叮咬了含有登革热病毒患者的血以后,病毒进入到蚊子体内进行复制、分裂、繁殖。基本上在叮咬10天以后,当白纹伊蚊或者埃及伊文,再次叮咬健康人时,病毒可以进入到体内传播登革病毒。患者会出现发热、关节酸疼等临床表现。另外,病毒在体内可以存活的时间,基本上在6个月左右,也就是登革热患者,如果没有经过有效的治疗,体内的病毒可以在6个月内,被埃及伊蚊和白纹伊叮咬以后再次传播扩散。因此,当患有登革热时,应该有效的进行治疗,防止病毒再次扩散。
    2023-08-01
  • 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登革热的症状有哪些
    登革热的症状,具体可以分为下面几大类:1、高热:发热的表现可以持续3-5天的时间或者更长,典型的特点叫做马鞍热,也就是可以出现连续几天的发热,然后出现1-2天体温正常,又出现连续发热,从图表表现成为马鞍热;2、关节酸疼:在一些形象的书籍当中,描述叫碎骨热,也就是关节酸疼的表现,像骨头被敲碎了这样一种酸疼的表现;3、皮疹、淋巴结肿大:皮疹多半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斑丘样皮疹,像小疙瘩。另一方面是出血性皮疹。还伴有周围淋巴结肿大和触痛;4、出血:严重情况下,登革热的症状还会出现,比如大的腔道出血,便血、尿血、呕血等情况;5、神经系统异常:比如脑膜炎、脑膜脑炎的表现,昏睡、昏迷等情况。
    2023-08-01
  • 登革热有疫苗吗(视频)

    登革热有疫苗吗
    登革热有疫苗,但是目前疫苗没有被很多的国家批准使用,在临床上实际使用的广泛性上,没有太多的人群使用。因为与登革病毒主要的特征有关,也就说登革病毒存在二次感染症状加重的特点。当患过登革热时,这个患者再次感染登革病毒以后,会出现临床症状加重表现。对于这样的患者,使用疫苗注射以后,也有可能使患者症状出现加重的可能性。所以就限制了登革疫苗,在临床广泛使用的可能性。因此,目前临床使用的疫苗十分局限,在很多国家都没有被批准使用,包括我们国家。
    2023-08-01
  • 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措施(视频)

    预防登革热的主要措施
    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登革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的表现是发热、皮疹、关节酸痛等。预防登革热,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蚊虫的措施,可以减少蚊虫生活的区域。比如在居住的周边,减少蚊虫生存的环境,不给蚊虫生存所需要的水源,花盆里面不要有水,其他地方尽量要减少水源时,可以减少蚊虫生活;2、有效喷洒聚酯类的驱蚊剂,定期喷洒可以减少蚊虫的生活密度;3、在生活的过程当中,在蚊虫活动高峰时期,避免和蚊虫接触,比如清晨、傍晚,尽量减少在蚊虫密集的地方活动。使用蚊帐是避免蚊虫叮咬的有效途径。对于人体可以采取穿着长衣、长裤,涂抹含有避蚊胺的药膏,或者带含有蚊虫叮咬的手环,可以减少蚊虫叮咬的几率,不被蚊虫叮咬,就会减少患登革热的可能。
    2023-08-01
  • 登革热蚊子咬后是通过什么传播的(视频)

    登革热蚊子咬后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登革热是由蚊子叮咬传播的热带疾病,主要的病原体是登革病毒。登革病毒有4个血清型,分别是1型、2型、3型和4型。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可以发现,2型最为多见。传播登革热的蚊子有特点,在整个流行的区域内调查发现,伊蚊特别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蚊种。在日常可以看到黑白相间的花腿蚊子,就是传播登革热的主要中间宿主。登革病毒是在蚊子体内先分裂、繁殖,然后进入蚊子的颌下腺,也就是分泌唾液的部位。当病毒进入到蚊子体内10-11天后,蚊子在叮咬另外的人时,就可以传播登革病毒。登革病毒在患者的体内表现的临床症状,基本上是在1-2周。实际上登革病毒可以在患者体内,最长存在6个月的时间。也就是在6个月内,如果是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再叮咬患者,有可能使得病毒再次进入到蚊子体内,从而在人群当中,形成登革病毒的传染性循环方式。所以在疫区时,一个是要保护自身避免被蚊虫叮咬,另一个是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灭蚊工作,减少登革热的流行。
    2023-08-01
  • 登革热是什么病严重吗(视频)

    登革热是什么病严重吗
    登革热是由蚊虫叮咬传播登革病毒,病毒进入人体的一种热带疾病。登革热分为两种类型,如下:1、典型登革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关节酸痛、淋巴结肿大、白细胞减少,一般在1周左右可以完全恢复;2、重症登革热:也可以表现为登革出血热,或者叫登革休克综合征,如果有既往史、过敏体质,或者进入到体内的登革病毒量比较多,有长期慢性病史,并且没有完全控制好,就会出现重症登革热的表现。这类患者除了发热、关节酸痛、白细胞减少、淋巴结肿大的表现以外,还可以出现严重的其他重要脏器功能不全,如脑膜脑炎、腔道出血、休克等表现。登革热目前死亡率是在1%-5%,一定要高度注意,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症和支持治疗,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手段。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