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姗

  • 精神狂躁症症状(视频)

    精神狂躁症症状
    精神狂躁症更准确的叫躁狂发作,躁狂发作是一种情感障碍,与抑郁发作相对应,是一种过分的兴奋、情绪过分高涨或者易激惹。所谓易激惹,就是容易发火、发脾气、易生气,通俗说就是点火就着,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发作基本特点是兴奋性增高、活动增加、兴趣增加,但是很难持久、注意力不好集中、睡眠需求减少。很多人会说并不困,虽然只睡两个小时,不过精力满满,是一种亢奋状态,食量也会增加,脑子的运转速度也很快,有很多想法和主意,但是很难贯彻、踏实的执行。同时患者会有冲动行为,比如花钱很多,进行比较轻浮的社交活动,会给自己和周围人的职业功能带来影响,这样的表现就叫躁狂发作。
    2023-08-03
  • 躁郁症能根治吗(视频)

    躁郁症能根治吗
    躁郁症即常说的双向情感障碍,一个人既有过明确的抑郁发作,也有过明确的躁狂发作。临床治愈是本次发作终止、症状消失,比如这次是抑郁发作,经过治疗把抑郁发作治好、治愈,叫做临床治愈。 但是,很多人们心中的根治,是这次治好了以后不再发作,这个目标相对比较难,因为躁郁症的特点是反复发作,一段时间抑郁发作,间期正常,过段时间又有躁狂发作,过段时间又有抑郁发作,两种发作交替反复,目前没有哪一种手段或者治疗方案,可以保证本次治疗痊愈之后今后不再发作。 现有资料的经验,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后面的发作,比如治疗周期延长、辅助心理治疗等,这些方法可以尽最大可能减少后续的复发,但是没有哪一种手段可以保证躁郁症今后不再发作。
    2023-08-03
  • 什么是躁狂症(视频)

    什么是躁狂症
    躁狂症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感障碍,是以持续、明显的、异常情绪高涨为主要表现。具体症状比如有情绪高涨、兴奋,容易激动,注意力容易分散,睡眠减少、自信增加,对于各种事情的积极性增强,但是又很难持续。睡眠变化比较突出,并不仅仅是睡眠少,而是睡眠的需要减少。即便睡得很少,第二天仍然精力旺盛,不觉得累,不知疲惫,但是工作效果却不理想,反而容易频频出错。这种情况一般要持续1周以上,并且给生活带来比较明显的影响,损害社会角色和职业功能,这种情况就称为躁狂症。
    2023-08-03
  • 躁狂症病人不治会怎样(视频)

    躁狂症病人不治会怎样
    躁狂症病人不积极治疗,可能会造成相关破坏行为,比如可能会与人有冲突、人际关系行为出格、行为莽撞粗鲁等,也可能做出未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比如疯狂投资、买无用的物品,甚至做出格、不符合伦理和常规社交礼貌的行为等。此类情况对病人的社会功能,如学业、职业、工作任务的完成具有破坏性。若躁狂发作病人的情绪体验是愉快、开心等,便不会产生较大影响。若其发作时情绪体验为易激惹、发火、生气等时,不仅影响人际关系,可能还会诱发身体问题,如睡眠需求较少、活动较多、情绪起伏较大等,可增加内科疾病风险,比如突发心脏病、心律失常等。极端时还可能自杀、伤害别人等。
    2023-08-03
  • 怎么克服恐惧(视频)

    怎么克服恐惧
    恐惧是人类生而有之的一种心理现象,包括很多高等动物都会有恐惧的发生,很多时候并不一定要去克服它。恐惧克服步骤如下: 1、恐惧和很多紧张不安一样,像潮水一样,具有涌入、然后逐渐加强高潮、慢慢撤退的特点,因此很多时候,如果恐惧并没有带来特别特殊的生理反应、特别不适的情况,则可以在安全的环境下等待,等待恐惧慢慢自己消退、消失,这是克服恐惧的第一步; 2、要去寻找是什么东西、什么源头,让人这么恐惧,在源头上进行改善; 3、人类有一个特点,即同样一种环境、一种事物,当状态不好的时候,会特别恐惧,状态比较好的时候,就没那么恐惧,即内在压力水平不同,恐惧的反应也不同。因此,要去检测自己的内在压力。如果压力很大、很高,可以尝试让自己逐渐放松下来,之后恐惧就不那么明显、很容易消退或者是消散。这种方式包括肌肉放松、体育运动、户外活动、亲朋好友的倾诉、家人的支持、换个工作环境等都会有帮助。
    2023-08-03
  • 心理恐惧症怎么治疗(视频)

    心理恐惧症怎么治疗
    恐惧症最核心的问题是恐惧、恐慌,这种恐惧、恐慌是过分的,与现实的环境不相称。治疗恐惧症的恐慌,要明白不论是恐惧症,还是恐怖症,都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类,要按照焦虑障碍的治疗原则,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是心理治疗。恐惧症的发作一般是近一段时间内在压力比较高,不管是人际关系还是社交生活,压力水平比较高,这段时间内恐惧症比较突出,先要想办法把压力水平降低,再去寻找基本的情感需要、安全自主的需要是不是没有被满足,有没有被破坏等,在心理治疗的层面上进行改善,很多人可以获得比较好的效果。此外,还有行为上的疗法,比如针对某一些特殊恐惧,恐高或者特殊的场合、环境,可以使用暴露疗法、脱敏疗法改善。当恐惧症有一些比较突出的生理反应的时候,可以借助药物,也可以比较快的治疗恐惧症。
    2023-08-03
  • 预防精神疾病的方法(视频)

    预防精神疾病的方法
    目前现有资料提示,大部分的精神疾病可能与两类情况有关,遗传和环境。对于遗传,目前知之甚少,所以预防也比较困难。环境上,很多疾病的发生可以追溯到童年期的不良成长经历,比如被虐待,忽视,经历了创伤事件等,这些种子就埋在幼小心灵,长大之后会触发,进而产生问题。所以需要给孩子相对安全、稳定积极的成长环境,让他们能够获得足够的关爱、保护。 校园霸凌事件、欺凌事件等,会使被欺负的孩子长大之后容易罹患心理问题。保护好孩子,让他们尽可能的少受到身体、心灵的伤害,可以很大程度预防将来的精神障碍获得。此外除了孩子以外,成人环境里面也需要调节,比如避免压力过分大的生活,过分紧张的节奏。不管是学习还是工作,有张有弛方能长久,如果一味的处在过分紧张的压力环境下,就会增加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病的风险与可能性。
    2023-08-03
  • 精神病前兆是什么(视频)

    精神病前兆是什么
    重性精神疾病或者精神分裂症这一类疾病的前兆可能每个人不一样,但多数能感到人格改变,比方人际交往变得退缩、孤僻,日常学习、工作效率下降或者懈怠,然后睡眠可能会变差,考虑问题会比较多疑,会有不合群或者喜好独处,过去喜欢的事情可能会有变化。整个人可能不积极,不乐观,然后会有脾气情绪的变化,可能容易急躁、容易烦躁,甚至可能会有特殊行为,比如会特别的关注某些事情,会特别喜欢某些事情,也不愿意与人交往,愿意沉浸在自己的独立的空间里面。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持续的时间不短,这个时候家属可能要多关心个人不良的遭遇,困难,必要的时候可能要去了解情况,如果持续很长时间,还要尽早去就医。
    2023-08-03
  • 精神药物长胖能恢复吗(视频)

    精神药物长胖能恢复吗
    精神类药物会让人长胖,很多人会担心有激素,其实并没有不好的物质。它的原理有两方面,具体如下: 1、让人的食欲有改善,这是一些药物的特点,有对组胺受体的作用,改善食欲,让人想吃东西; 2、另外大部分的精神药品,对于睡眠会有改善,如睡眠的质量、睡眠的时长,如果一个人睡得较好,消化吸收代谢也较好,食欲较好,两个原因合在一起很容易长胖,是完全可逆的,即便药物没有停止,也是可通过饮食,通过运动有可逆性的改变。 停药之后,这种受体作用就会减弱,食欲自然就会下降,食欲少了之后,体重自然会减轻。因此大部分精神药品,导致的发胖可以恢复。
    2023-08-03
  • 神经病和精神病有区别吗(视频)

    神经病和精神病有区别吗
    神经病与精神病均为俗称或者戏谑说法,专业来讲属于神经系统疾病跟精神障碍两大类。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器质性疾病,比如脑梗塞、脑出血、帕金森、运动神经元病等,特点是脑器质性疾病,这一类疾病叫神经系统疾病,应该到神经内科或神经外科就诊。另外一类叫做精神病,学名叫精神障碍,是指并没有明确的脑器质性损害,多是功能性损害,比如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等。痴呆,即认知功能下降,兼有大脑器质性疾病和功能性疾病,可能需要两个学科同时医治。卒中后抑郁是大脑有过脑血管病之后的抑郁症状,也是既有器质性疾病,也有功能性疾病,既属于神经系统疾病,又属于精神障碍类疾病。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