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晶

  • 乙肝表面抗体高于参考值好吗(音频)

    乙肝表面抗体高于参考值好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当机体感染乙肝病毒时,如果此时机体的免疫功能正常,会将乙肝病毒清除,而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或者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也可以产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表面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以预防机体感染乙肝病毒。所以乙肝表面抗体的数值越高,对机体的保护作用也越好。通常情况下,乙肝表面抗体大于10IU时,会对机体的保护作用比较好。如果检测乙肝表面抗体阴性,建议注射乙肝疫苗,使乙肝表面抗体升高达到保护作用。预防感染乙肝病毒。
  • 成人打完乙肝疫苗后的注意事项(音频)

    成人打完乙肝疫苗后的注意事项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肝疫苗即乙型肝炎疫苗,成人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尽量不要洗澡,不要吃有刺激性、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如海鲜类的食品,不要饮酒。\n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极少部分人可能会出现轻微的过敏反应,对于局部反应,可能出现红肿、瘙痒、硬结,对于全身反应,可能出现发热、厌食、恶心等,这些不良反应多在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的24小时之内出现,一般不需要特殊的治疗,1-3天之后可以自然消退。但是如果食用了一些有刺激性,或者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食物,可能会出现与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相似的不良反应,容易相混淆,因此会影响对接种疫苗后引起不良反应的判断。
  • 测AST可以进行什么检查(音频)

    测AST可以进行什么检查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AST是谷草转氨酶,在肝功化验中包括谷草转氨酶的检查。谷草转氨酶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然后是肝细胞中,所以当有心肌梗死、肝功能异常时,谷草转氨酶会升高,原因如下:\n1、肝脏损伤:谷草转氨酶升高的程度要低于谷丙转氨酶,因为谷丙转氨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在肝细胞中的含量是血液中的100倍,浓度是血液中的1000-3000倍,所以只要有1%的肝细胞受损伤,谷丙转氨酶就会升高一倍,谷丙转氨酶是反映肝脏损伤最灵敏的指标。\n2、心肌梗死:谷草转氨酶也会升高,一般是在心肌梗死发生的6-8小时后开始升高,18-24小时内达到高峰,一般4-5天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 乙肝甲肝丙肝的区别(音频)

    乙肝甲肝丙肝的区别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乙肝、甲肝、丙肝一般是指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乙型肝炎、甲型肝炎、丙型肝炎分别是由于乙型肝炎病毒、甲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嗜肝病毒引起的肝脏损伤。当发生急性感染时,其临床症状相似,都会出现乏力、厌食、肝区不适、恶心、呕吐、腹胀、皮肤巩膜黄染等临床症状。不同的是其传染途径等不一样,主要分析如下:\n1、甲型肝炎: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被污染的食物、水源等可以造成暴发流行。甲型肝炎属于自限性疾病,不会变成慢性肝炎。\n2、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途径传播,也可以通过母婴传播。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感染之后可以发生急性肝脏损伤,但由于免疫功能低下,部分人会变成慢性肝炎,而且极少数的人会发展成为肝硬化或者肝癌。
  • 甲肝潜伏期会传染吗(音频)

    甲肝潜伏期会传染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甲型肝炎(甲肝)在潜伏期也有传染性,甲型肝炎患者在起病前两周和起病后的一周,从粪便当中排出甲型肝炎病毒的数量最多,此时的传染性最强,至起病后30天,仍有小部分患者可以从粪便当中排出甲型肝炎病毒。血液中甲型肝炎病毒主要出现在黄疸发生前14-21天,在此期患者血液有传染性,但黄疸发生后其血液通常无传染性。\n甲型肝炎主要以粪-口传播途径为主,粪-口传播的方式多样,一般日常生活接触传播是散发性发病的主要传播方式。因此,在集体单位,如托幼机构、学校和部队当中,甲型肝炎发病率较高。水和食物的传播,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是甲型肝炎暴发流行的主要传播方式。甲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传染源,儿童是甲型肝炎的易感人群。预防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可以接种甲型肝炎疫苗,目前甲型肝炎疫苗有两种,一种是灭活疫苗,另一种是减毒活疫苗。
  • AST正常值范围(音频)

    AST正常值范围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AST就是谷草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正常值参考范围是0-40U/L。谷草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心肌、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等组织中,正常时血清当中的谷草转氨酶含量较低,但相应细胞受损伤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泡腔内的谷草转氨酶会释放入血,故其血清浓度可升高,临床一般常作为心肌梗死和心肌炎的辅助检查。谷草转氨酶正常值为0-40U/L,当谷草转氨酶明显升高时,谷草转氨酶与谷丙转氨酶的比值就会大于1,此时提示肝脏有实质性的广泛损害,通常预后不良。\n在急性病毒性肝炎时,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可以明显升高,一般为正常参考值上限的10-30倍,不高于同时测定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活性。当血清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增高,持续超过谷丙转氨酶活性时,提示肝炎病变呈慢性化和进展性,在心肌梗死时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会升高。在发病后的6-8小时,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开始上升,18-24小时达到高峰。
  • 澳抗阳性是乙肝患者吗(音频)

    澳抗阳性是乙肝患者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澳抗阳性是指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时说明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曾经感染,也可能是目前正在受到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不是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只是乙型肝炎病毒的外壳,只有抗原性,没有传染性,通常会与其他病原学标志物同时出现。\n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与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同时出现阳性,就是大三阳。乙肝大三阳时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比较活跃,处于感染的早期或活跃期,传染性比较强。如果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乙型肝炎e抗体、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就是小三阳。小三阳时通常提示乙型肝炎病毒复制不活跃,传染性比较低,处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非活动期。因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最早是在一名澳大利亚患者血液当中发现,故将它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为澳抗,目前已经普遍不采用此种称呼。
  • 谷丙转氨酶62算高吗(音频)

    谷丙转氨酶62算高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当谷丙转氨酶为62U/L时,只能算作轻度升高,因为谷丙转氨酶的正常值是0-40U/L。谷丙转氨酶反映肝脏损伤极其敏感,因为谷丙转氨酶主要在肝细胞内含量比较多,在肝细胞内的谷丙转氨酶大约是外周血的100倍,只要有微量肝细胞受到损伤,谷丙转氨酶就会大量释放到血液当中,谷丙转氨酶就会升高。\n当只有1%的肝细胞受到损伤时,谷丙转氨酶就会升高一倍。所以,谷丙转氨酶62U/L时,反映肝脏的损伤极其轻微,此时可以不进行特殊治疗,通过休息、调整饮食结构,或者戒酒等生活方式的改变,可能谷丙转氨酶就可以恢复到正常水平。
  • 丙肝有病毒吃什么药(音频)

    丙肝有病毒吃什么药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丙肝如果有病毒,建议应用小分子的抗病毒药物,此类小分子药物也称DAAs药物,如索非布韦、维帕他韦、达卡他韦、达塞布韦。在小分子药物问世之前,丙型肝炎(丙肝)的抗病毒治疗主要是应用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目前小分子药物(DAAs药物)问世之后,已经取代了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治疗。\n因为DAAS药物具有作用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疗程更短的优势,机体感染丙型肝炎病毒之后,通常会表现急性期时临床症状轻微,大部分患者可以转为慢性丙型肝炎,转变为慢性丙型肝炎的比例大约是在55%-85%。慢性丙型肝炎的患者有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风险,故针对于丙型肝炎患者,只要是HCV-RNA阳性,就一定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丙型肝炎主要是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和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曾经通过输血和应用血制品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 感染一个月能查出乙肝吗(音频)

    感染一个月能查出乙肝吗
    讲解医师:王雅晶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哈尔滨市传染病医院传染科
    感染乙型肝炎(乙肝)病毒一个月之后,不能保证能够完全查出来,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的潜伏期是45-160天,平均是120天,故绝大多数的感染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一个月之后可能查不出来。由于个体差异,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每个人的表现差异也比较大,绝大多数健康人群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之后,机体的免疫反应可以将乙型肝炎病毒清除。\n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时,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但并未引起重视,少数人可能会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出现肝脏受损伤的症状,如乏力、厌食、恶心、厌油腻、黄疸等,而且合并明显的肝功能异常,该部分人肝功能损伤好转之后,也可以将乙型肝炎病毒清除。但是有少数的人,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六个月之内,仍然不能将乙型肝炎病毒清除,就转变成为了乙型肝炎病毒的慢性携带者,也有极其少数的人,由于免疫功能亢进,在清除乙型肝炎病毒的同时,会造成肝脏大量坏死,而形成肝脏衰竭状态,甚至于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