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

  • 特发性震颤的注意事项(视频)

    特发性震颤的注意事项
    特发性震颤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包括护理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主要如下: 1、安全配备:患者的生活需多加注意,比如床位的高低、马桶的高低是否会影响到其起站等; 2、饮食:增加饮食中的热量摄入,包括蛋白质的含量、易咀嚼的食物,建议少量多餐,增加纤维素摄入,包括液体的摄取,防止出现便秘的情况。其次,进食的时候要营造愉悦的气氛,不要太激动、太劳累,防止加重震颤。有些病人最后出现吞咽困难,甚至无法控制唾液,如果根本无法咽下食物,只能留置胃管,鼻饲饮食,有的病人相对而言进食比较慢,可以把食物切成小块或研碎,使用粗大的勺子进食。有的病人出现颤抖、震颤比较明显,可能会烫伤或者打碎盘子、碗,建议使用金属汤勺,注意食物的冷热。
    2023-08-01
  • 特发性震颤遗传吗(视频)

    特发性震颤遗传吗
    通过询问特发性震颤患者的家族史,一般会发现部分病人的父母、兄弟、姐妹可能患有特发性震颤,其基因有遗传倾向,基本上50%-60%可能会遗传。特发性震颤患者的基因通常与许多脑内遗传疾病的基因有重叠,比如与帕金森病或多系统萎缩的基因有重叠,重叠的部分如果突变位置不同,疾病的发病也就不同。有些特发性震颤的病人随着年龄增长,会出现一些帕金森病的症状。所以从遗传学角度出发,特发性震颤和帕金森病是许多比较相似之处。
    2023-08-01
  •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视频)

    特发性震颤的治疗
    特发性震颤是良性疾患,属于缓慢病程,进展很慢,病情长期稳定。通常特发性震颤不致残,不会出现残疾,也没有明显加重,即加重很慢,症状比较轻微。只要不影响生活,通常不用药治疗,因为药物也有副作用。如果症状比较重,最后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影响,抖得很严重,可以进行药物治疗。首先可以选择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缓慢增加剂量至能够缓解震颤。心得安有一定的副作用,包括心率减慢、心衰,因此这些情况下不可使用该药。其次,可以使用镇静剂,一般常用的是安定,包括氯硝安定,但副作用是服药第二天犯困、头昏等不适。扑痫酮药物的剂量一般为150毫克左右,每天3次,但是目前应用很少。少数患者病情非常严重,一侧震颤为主,而且对药物治疗也反应不明显,对生活影响非常大,根本无法工作、生活,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如丘脑毁损术或者丘脑电刺激手术。如特发性震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需耐受麻醉等情况。一般特发性震颤不需要特殊治疗,只有到极重度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才应用手术治疗。
    2023-08-01
  •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视频)

    什么是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震颤为唯一症状的良性疾患,不伴有其他神经病变。有些病人是家庭性发病,称为家族性震颤,就是家中好几个人都发病,通常中老年人比较多。特发性震颤是慢性经过,就是时间很长,不是发病就到最重的情况。特发性震颤早期一般是以一只手出现震颤开始,数年以后就可以累及同侧上肢,包括双上肢、脖子、下颌、舌头、喉部都可以出现震颤,甚至出现下肢震颤。有些病人在门诊就诊以后就手抖,包括头也在抖,可能就是特发性震颤的情况,也可以出现意向性震颤,包括动作性震颤,就是活动时候出现震颤,安静的时候震颤一般减轻,到睡眠中震颤会消失。特发性震颤患者的震颤的频率一般是8次/秒,青壮年相对较快10次/秒,50岁以后震颤频率逐渐开始减慢,70岁以后一般震颤频率5-6次/秒。震颤幅度随着年龄增长会逐渐加大,即年龄越大,震颤幅度越大,对生活的影响可能更明显。
    2023-08-01
  • 5分钟搞懂特发性震颤(视频)

    5分钟搞懂特发性震颤
    特发性震颤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震颤为唯一症状的良性疾患,不伴有其他神经病变。家庭性发病者称为家族性震颤,以中老年患者居多。特发性震颤呈慢性过程,早期一般出现手部震颤,数年后可累及同侧上肢、双上肢、颈部、下颌、舌部、喉部及下肢等。表现为姿势性震颤,即震颤在保持某一姿势或进行动作时出现,静止时减轻。但患者肌张力正常,无僵硬表现,运动不减少。该病起病隐匿,目前病因尚不明确,约50%-60%的患者存在家族遗传性。特发性震颤的检查方面,通常首先是临床上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排除其他相关疾病。再进一步检查,如CT、核磁、基因筛查、肌电图检查等。特发性震颤症状轻者一般无需治疗,严重者可进行药物治疗,如选用心得安等β受体阻滞剂,或选用氯硝安定等镇静剂或扑痫酮等药物。如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亦可进行手术治疗,如丘脑毁损术、丘脑电刺激手术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生活上需多加注意,比如床位高低、马桶高低是否会影响到其起站,饮食是否合理等。
    2023-08-01
  • 间质性肾炎的危害(视频)

    间质性肾炎的危害
    间质性肾炎的危害很大,临床表现不典型,没有明显的水肿,血尿等症状,很多病人得了间质肾炎却不知道,直到有一天得了尿毒症,出现恶心、呕吐,肌酐水平高后,才来就诊,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间质性肾炎的很大一部分是因为药物引起的,比如我们国家有好多病人出现感冒,就自己去药店,购买好几种药物,再联合后使用,他们认为这样会好得快,然而通常会引起间质性肾炎。而且如果是自己不注意,即因为没有少尿的临床表现,自己发现不了,则有的病人确实可以引起尿毒症。其次,服用去疼片,即镇痛剂也可引起间质性肾炎。此类情况的发生率也是不低,所以也能引起尿毒症。再者是中药,老百姓经常有个概念,觉得中药副作用少,但实际上也不能乱吃,有的人因为好几种中成药一起吃,就得了间质性肾炎。 所以总体而言,间质性肾炎的危害,在于在生活中容易得病,而肾小球肾炎则不是那么容易患病。即生活中不注意饮食,不注意吃药,不小心就可能得间质性肾炎。所以间质性肾炎的危害是很大的,有时可引起尿毒症。
    2023-08-02
  • 间质性肾炎的症状(视频)

    间质性肾炎的症状
    间质性肾炎和肾小球肾炎的症状,即临床表现不太一样,具体如下: 1、因为间质性肾炎蛋白尿很少,一般不容易水肿,不会出现低蛋白血症,所以不容易发生水肿; 2、间质性肾炎,也不太容易引起血管的改变,所以高血压的表现也少。本病主要的表现是夜尿增多。实际上间质性肾炎在临床上不太容易被发现,即不太容易表现出来,往往是由其他疾病检查后发现。比如因风湿免疫病引起时,病人最容易患有干燥综合征,表现有口干、眼干等症状。经化验检查后,发现肾脏有问题; 3、化验的结常通常有肌酐高,但是尿的蛋白并不明显,该种情况容易是间质性肾炎。 总体而言间质性肾炎,临床上并不容易有表现,所以要去医院检查。在检查肾间质小管损伤的指标后才能发现,有的病人甚至因为肾小球病肾穿后,才发现还有间质性肾炎的病情。
    2023-08-02
  • 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方法(视频)

    间质性肾炎的治疗方法
    间质性肾炎的治疗,应根据病因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的方法,具体如下: 1、因为某种药物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间质性肾炎,主要的治疗应为抗过敏。在抗过敏的过程中,可能会短期或者小剂量地用到糖皮质激素; 2、因为风湿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则需要按照干燥综合征治疗。可常常用到小剂量激素,甚至再加一些免疫抑制剂,如来氟米特类的药物进行治疗; 3、如果是特发性的,即原因不明的间质性肾炎,目前一般认为其与机体的免疫异常有关系,有时候会用到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剂。 故患有间质性肾炎,一定要找到专科的大夫,来决定治疗方法。因为不同的病人、不同的原因,治疗是不一样的。
    2023-08-02
  • 间质性肾炎的发病原因(视频)

    间质性肾炎的发病原因
    间质性肾炎,是指累及到肾间质的肾炎。其发病原因比较复杂,具体如下: 1、临床上常见的,比如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即对某些药物产生过敏,导致的间质性肾炎; 2、风湿免疫病,如干燥综合征等,也比较容易引起间质性肾炎; 3、其它的药物、毒物,包括中成药等。比如马兜铃酸肾病即由中成药引起,主要的表现也是间质性肾炎; 4、还有一些原因不明的,称为特发性间质性肾炎。 临床上可见到间质性肾炎,主要和肾小球肾炎表现不太一样,尿液内的蛋白比较少,血细胞也不是很多,主要表现为间质小管的损伤,可出现夜尿增多,甚至肾功能异常的表现。故要明确诊断间质性肾炎,必须去医院检查。
    2023-08-02
  • 间质性肾炎是什么病(视频)

    间质性肾炎是什么病
    间质性肾炎,简单而言是一组累及肾间质的疾病,或者叫累及肾间质的肾炎。肾脏由肾小球、肾间质、肾小管及血管组成,所以当累及肾小球时,就叫肾小球肾炎,累及间质就叫间质性肾炎。间质性肾炎,也分为很多种类型,比较常见的有因某种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肾炎,或者是风湿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等引起。有的病人则原因不明,或属于特发性的间质性肾炎,但都是累及肾间质。本病的表现和累及肾小球不太一样,蛋白尿程度一般不严重,而且往往是小分子的蛋白尿。另外,间质性肾炎者的血尿一般不会很严重,但是它可累及到肾功能。即有的病人表现为间质性肾炎,尿的化验并无异常,但会出现肌酐、尿素氮的升高,有的病人会有夜尿增多等表现。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