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

  •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路径(视频)

    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路径
    如果怀疑为扩张型心肌病,需要进行临床路径包括规范诊断、疾病排除、药物治疗,具体如下:1、规范诊断:诊断主要通过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胸部CT、NT-proBNP等,判断患者心脏结构、功能;2、疾病排除:如果心脏彩超发现患者左心室扩大、心功能下降,可以考虑为扩张型心肌病。但扩张型心肌病是排他性诊断,还需进行鉴别诊断。如通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排除缺血性心肌病,根据患者病史排除酒精性心肌病等。同时还要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史,因为扩张型疾病有一定遗传倾向;3、药物治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以改善心脏重构,控制心功能下降。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利尿剂等,均在扩张型心肌病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07-31
  • 戴口罩会引起心肌缺血吗(视频)

    戴口罩会引起心肌缺血吗
    对于正常人而言,戴口罩不会导致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缺血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指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由于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出现比较严重的狭窄,从而阻碍冠状动脉内的血流,导致一部分心肌缺少血液供应,出现心肌缺血,并产生心绞痛等相应的临床表现;2、严重贫血:由于血液内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不足,所以可能会引起心肌缺血。上述引起心肌缺血的各种病因并不含有戴口罩这一项,虽然戴口罩确实会对呼吸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比如戴口罩时会感觉有点憋气、不适。但口罩的设计经过严格的科学研究,所以戴上口罩并不会导致身体处于缺血或缺氧状态,也不会引起心肌缺血,所以可以放心佩戴口罩。
    2023-07-31
  • 缩窄性心包炎的典型X线征象(视频)

    缩窄性心包炎的典型X线征象
    缩窄性心包炎X线征象,主要有以下方面:1、心影成三角形:一侧边缘或两侧边缘变直;2、主动脉弓缩窄:常伴有上腔静脉扩张;3、心脏搏动减弱:可能会有肺淤血征象;4、心包增厚:常伴有片状或者斑点状心包钙化。缩窄性心包炎是由慢性心包炎症逐渐迁延导致,常由于结核菌感染导致的心包积液,然后迁延出现缩窄性心包炎。缩窄性心包炎会使心包增厚,影响心脏舒张与收缩功能,导致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影响整个机体血供,同时会引起肺部淤血,出现一系列血流动力学异常。所以对于严重缩窄性心包炎患者,需进行手术切除心包治疗。
    2023-07-31
  •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视频)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是
    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原因为风湿性心脏病,导致二尖瓣结构异常而出现二尖瓣狭窄,风湿性心脏病为所有心脏瓣膜病变最常见的原因。风湿性心脏病通常有风湿热的既往史,即草绿色链球菌感染,感染后导致机体免疫组织对心脏瓣膜产生自身免疫性攻击,引起瓣膜的炎症反应。长此以往瓣膜结构和功能改变,二尖瓣发生粘连或瓣叶变形等可出现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全区结构改变可导致二尖瓣关闭不全,风湿性心脏病还可累及主动脉瓣、三尖瓣等。二尖瓣狭窄引起左心房压力升高,影响肺循环,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影响右心系统,导致肺循环淤血、肺水肿、右心衰竭等。二尖瓣狭窄患者可通过手术进行二尖瓣置换,从而达到有效治疗。
    2023-07-31
  •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并发症(视频)

    风心病二尖瓣狭窄最常见的并发症
    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二尖瓣狭窄,常见并发症如下:1、房颤:房颤为二尖瓣狭窄常见的心律失常,也为患者早期的常见并发症。房颤是由于二尖瓣狭窄后,导致心房负荷增加,引起心房结构重构。接而伴随心房电重构,可能会导致发生房颤,较多患者可能是由于房颤前来就诊;2、急性肺水肿:多见于严重的二尖瓣狭窄,为相对较严重的并发症。患者会出现突发呼吸困难、发绀、无法平卧及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往往需进行紧急救治;3、血栓栓塞:血栓栓塞多由房颤引起,相对常见为脑栓塞,其他部位如小肠下支、上支等,都可能引起血栓栓塞;4、感染性心内膜炎:由于瓣膜病变会导致细菌等病原体更易沉积,可能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也为相对较严重的并发症;5、肺部感染:由于二尖瓣狭窄会导致肺循环淤血,因此肺部抗感染能力会下降,可能出现反复肺部感染。
    2023-07-31
  • 二尖瓣狭窄的体征有哪些(视频)

    二尖瓣狭窄的体征有哪些
    二尖瓣狭窄主要体征包括心尖部舒张期杂音、二尖瓣面容、肺部啰音、下肢水肿等。典型体征为舒张期心尖部杂音,二尖瓣听诊区处于心间部,即左心房和左心室间,左心室收缩时,左心室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左心室舒张时,使血液从肺静脉流至左心房,再通过二尖瓣到达左心室。若二尖瓣出现狭窄后,左心房血液向左心室流动易受阻,通道变窄,因此血液流动产生较强震动,从而出现心尖部舒张期杂音。二尖瓣狭窄导致肺循环压力增大,从而导致肺淤血,甚至肺动脉高压,使患者产生缺氧、口唇发绀等表现。二尖瓣面容,由于肺部淤血,患者肺部可听到湿啰音,长期肺动脉高压会引起右心功能下降,导致体循环缺血,从而出现下肢水肿,颈静脉充盈怒张等表现。
    2023-07-31
  • 偶发多源室性早搏是什么意思(视频)

    偶发多源室性早搏是什么意思
    偶发多源性室性早搏是在心电图检测中,早搏数量<6次/分,异位起搏点源于心室,多源性是指室性早搏的来源即异位起搏点不止一个,为两个或两个以上。早搏是根据早搏的数量进行分类,若在心电图检测中,早搏数量<6次/分,称为偶发的早搏。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中,早搏的数量不及总心跳的1%,称为广发的早搏。心脏在正常跳动的情况下,接受窦房结司令部发放的电信号进行规律的跳动,而心室产生的异位起搏点发放异常的电信号作为干扰,刺激心脏在正常的跳动外出现一次提前的跳动,称为早搏。异位起搏点位于心室时,称为室性早搏。
    2023-07-31
  • 室性早搏吃稳心颗粒能治愈吗(视频)

    室性早搏吃稳心颗粒能治愈吗
    室性早搏患者服用稳心颗粒,一般不能完全被治愈。稳心颗粒是复方中成药,对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都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因此,使用药物治疗如稳心颗粒,以及其他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包括琥珀酸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以及三类抗心律失常药如胺碘酮,与一类抗心律失常药如普罗帕酮,均对于室性早搏有控制、抑制作用,可能会减少室性早搏的数量,但此类药物较难治愈室性早搏。室性早搏是在心室中出现的一个异位起搏点,会发放电冲动干扰正常心脏跳动,在正常心跳后提前可出现异常心跳。如果希望治愈或者根治室性早搏,需考虑通过射频消融术进行治疗。射频消融是微创介入手术,可将导管通过血管送入心脏,找到室性早搏的起源部位,通过射频能量进行消融破坏起源点,以达到治愈室性早搏目的。
    2023-07-31
  • 老年人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视频)

    老年人心脏早搏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危害
    老年人心脏早搏指心脏在正常窦房结指挥的规律跳动之外,由于心房或心室存在的异位起搏点,发放异常的电信号,让心脏出现提前跳动,被称为心脏的早搏。若早搏次数不多,如一天几十次或上百次,属于生理性现象,不会存在任何危害。但若早搏数量较多,超过每天总心跳的1%,称为频发早搏。频发早搏数量多,可对心脏功能以及心脏结构产生一定影响,长期的早搏数量过多,可导致心脏结构改变和心功能下降。总体而言,早搏是风险不是很大,同时短期内危害也不是较大的疾病。早搏的危害根据数量不同,也有所不同。数量较少或偶发早搏,可考虑不治疗暂时观察。但早搏数量多,需要通过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普罗帕酮或者胺碘酮等,进行早搏控制。还可考虑使用微创介入的射频消融手术进行根治,减少早搏对身体的影响。
    2023-07-31
  • 心脏早搏属于正常心脏吗(视频)

    心脏早搏属于正常心脏吗
    心脏早搏属于异常的心脏状态,但早搏并不代表患者一定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需要根据早搏数量,以及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疾病进行判断。通常正常人也可能出现早搏,1天早搏次数如果不超过1%,则认为是偶发早搏,对人体健康基本不会有影响,同时没有伴随明显的症状,可以不用治疗,但要注意避免熬夜、情绪激动,同时注意禁食烟、酒、茶、咖啡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刺激早搏发生。如果1天早搏次数超过1%,属于频发性早搏,应及时检查心脏是否存在器质性疾病,如果没有明显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单纯频发早搏也不用特别担心,通常对人体健康危害较小,但如果早搏次数特别多,如超过5000次或伴有明显的心慌等症状,可以考虑做射频消融的微创介入手术,从而对早搏进行根治。
    202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