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

  • 三尖瓣反流能自愈吗(视频)

    三尖瓣反流能自愈吗
    三尖瓣反流,70%-80%都属于正常现象,能否自愈对身体都没有任何的影响。而且瓣膜关闭不全,是因为瓣膜有缝隙,缝隙不可能自己长好,所以自愈的可能性没有,只是轻重程度会有所缓解。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小孩,心脏发育更完善,症状可能变得更轻。如果有病理的因素,只能变得越来越重。 即便做超声时,有的超声科医生认为三尖瓣反流是正常的,就不在检查结果中体现出来,而有的医生觉得三尖瓣反流有问题,是异常的现象,则会在检查结果中体现出来,是医生判断的差别,而不可能是患者心脏这次有三尖瓣反流,下次就没有,可能性不大。但是三尖瓣的轻微的反流非常常见,70%-80%的人都有,除非反流的速度非常快,反流量非常大,提示有病理因素。
    2023-08-02
  • 心脏三尖瓣轻度反流什么意思(视频)

    心脏三尖瓣轻度反流什么意思
    三尖瓣反流70%-80%都属于正常现象,因为70%-80%的正常人都有三尖瓣反流,尤其是少量的反流,往往都是正常的,所以不用进行处理。但是三尖瓣反流量较大,或者反流的速度比较快,往往提示有问题,就要寻找病因。如三尖瓣反流速度很快,往往提示其肺动脉压力较高,认为患者有肺动脉高压,是比较严重的疾病,需要找专业的人士去诊治,因为该病预后并不好。 所以如果患者反流量较大,或者反流的速度较快,都是有问题。如果患者仅仅是轻微的反流,且反流的速度不快,70%-80%都属于正常,只有一小部分有病因,而病因必须经过专业的心脏科医生看了后才能进行决定。
    2023-08-02
  • 二三尖瓣反流会自愈吗(视频)

    二三尖瓣反流会自愈吗
    三尖瓣的反流大多数都是正常的,能否自愈没有意义,因为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是大量的反流,或者反流速度非常快,提示其有病因,要寻找病因,根据病因来考虑治疗的方法,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性,即三尖瓣反流要么正常,要么是病理状态,不管是由肺动脉高压引起的,还是由于右心室增大、右室心肌病引起的,都不可自愈。 二尖瓣反流一旦出现,就说明有病理意义,没有自愈的可能。若瓣膜没长好,或者左心室增大,都没有自愈的可能。只有通过正常的诊治,如患者有心肌炎或者心肌病引起,服用药物或者静脉输液后,使其心脏变小,才有可能使二尖瓣的反流恢复。二尖瓣本身有病变,如二尖瓣脱垂、二尖瓣裂、二尖瓣畸形,都不可自行缓解。
    2023-08-02
  • 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是什么病(视频)

    二尖瓣三尖瓣轻度反流是什么病
    人的心脏有四个心腔,四个心腔相当于四个房间,四个房间同时有四个门,任何一个门有缝隙都会出现门关闭不全,表现有反流。二尖瓣和三尖瓣的反流意义不一样,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三尖瓣的反流基本上都是正常的,在超声心动图下仔细观察,70%-90%的人都会有三尖瓣反流,即三尖瓣反流很常见,而且往往是无害的、正常的,但是如果是大量的反流,且反流速度很快,就意味着有问题; 2、二尖瓣正常情况下不能有反流,因为二尖瓣在左心室,是人最重要的心室,如果有缝隙,往往会造成身体上的问题,所以正常的二尖瓣不能有反流,即便有少量反流,也应该寻找其病因,小孩由于心脏的增大引起的二尖瓣有关闭不全,导致二尖瓣反流,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但是具体是何种原因,还需要临床医生根据辅助检查的结果来进行综合判断。
    2023-08-02
  • 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特点(视频)

    二尖瓣关闭不全杂音特点
    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在二尖瓣听诊区,正常人心脏左心室射血时,即把血打到人体内的过程中瓣膜应该是关闭的,把血打到主动脉里,来供应人体所需血液。如果二尖瓣有缝隙,这时就会出现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情况。正常情况下血从左心房流到左心室,二尖瓣应该完全打开,如果由于某种原因,只打一个小缝,肯定会出现杂音,在舒张期时候会听到隆隆样的杂音,这是二尖瓣狭窄杂音的特点。而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杂音特征在收缩期,在二尖瓣的听诊区听到有杂音。因为收缩期的血应该到主动脉里,但二尖瓣关闭不全,才会有杂音的产生,即在收缩期出现反流性杂音,这是二尖瓣杂音的特点。
    2023-08-02
  •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饮食提醒(视频)

    带状疱疹性神经痛饮食提醒
    中医认为带状疱疹是湿热火毒蕴结肌肤而生,所以带状疱疹性神经痛是其后遗症。所以一切辛辣温热食物,如烟酒、姜、蒜、羊肉、辣椒等食物并不主张患者摄入。还有肥肉、糖、牛奶可以使患者病情缠绵不愈,所以应该少吃或不吃。其实在西医上有对应的地方,如果患者血糖高,白细胞游动缓慢,还有循环也会受到影响,所以不主张让患者吃过于肥腻、辛辣、刺激的食物。但由于患者的营养状况低下和免疫低下往往同时出现,所以现在对于带状疱疹的饮食,主张清淡、低脂、高蛋白,同时顾及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其和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吃的差不多,这种情况下患者能够获得更好的营养状态,提升免疫力。
    2023-08-02
  • 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类型(视频)

    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类型
    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类型通常有以下几类:1、左向右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即心脏左侧血液会通过缺口流入右侧,典型的代表是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2、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即心脏右侧血液会通过缺口流入左侧,其特征明显。因为右侧心脏血液是低氧血,流入左侧以后会造成左侧血液氧饱和度降低,表现为紫绀。因此此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均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类型有法洛四联症、大动脉转位;3、无分流先天性心脏病:即并非分流引起的先天性心脏病,而是由于血管狭窄引起先天性心脏病,常见的有肺动脉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主动脉弓缩窄。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为什么有脉压增大(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为什么有脉压增大
    收缩压和舒张压之间的差别叫脉压。脉压差增大说明该数差别增大,如正常人都是120/80mmHg的血压,脉压差是40mmHg。动脉导管未闭血压是120/50mmHg,120/60mmHg,120/40mmHg,即压差能达到60-80mmHg。 收缩压是心脏收缩射血时形成的压力,舒张压是心脏舒张时,心脏的血液回流时形成的压力。动脉导管未闭时大多数的血液分流出来是在舒张期,因为收缩期人的管道是直管道,射血后,会随着惯性作用使经过动脉导管的血非常少,大多数都进入了主动脉里,所以在收缩时不会变化,此时血压和没有动脉导管未闭是一样的。而在舒张期则不然,舒张期的压差是80mmHg和30mmHg之间的这么大的压差,且没有前向的惯性作用,巨大的压差导致大部分的血都通过动脉导管分流到肺动脉里,所以造成主动脉血减少,没有血撑着主动脉压力,则主动脉的压力必然下降。收缩压不变,而舒张压下降,必然会造成脉压差的增大,所以这也是动脉导管未闭发生脉压差增大的病理、生理原因。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遗传吗(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遗传吗
    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脏病,是由多个因素引起的,其中遗传因素是主要的因素。如果孩子的父母有动脉导管未闭,生下的孩子发生动脉导管未闭的几率也明显高于父母没有动脉导管未闭的情况。所以该病肯定与遗传相关,但是并不意味着孩子的父母有动脉导管未闭,孩子出生后一定有动脉导管未闭,因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是复杂的过程,是遗传因素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果父母有动脉导管未闭,就说明孩子携带了导致动脉导管未闭的基因。如果该基因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不受到病理性的因素,如不接触照射线、不吃药、不感冒等,不接触不利的因素,则不发生动脉导管未闭。如果父母携带了该基因,孩子在接触外部环境因素后,也会导致动脉导管未闭的发生。 所以不管是动脉导管未闭还是其它的先天性心脏病,都是在遗传基础上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由某个因素所决定。
    2023-08-02
  • 动脉导管未闭能自愈吗(视频)

    动脉导管未闭能自愈吗
    动脉导管未闭几乎没有自愈的可能性。动脉导管是连接于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的管子,而主动脉和肺动脉之间的压力差非常大,主动脉的压力即是血压,一般在120/80mmHg,而肺动脉的压力一般是15-30mmHg,相差很大,动脉导管自己长上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压差很大,血一直从导管内部走,基本上不能自愈,所以动脉导管未闭都需要做手术进行治疗。房缺、室缺等,可以自己恢复,而动脉导管未闭则不需要等,一般到一岁左右就要进行手术干预,不用等到3-4岁,要早期,干预,对心脏结构的影响、孩子生长发育都有好处。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