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 急性心梗心电图动态改变(音频)

    急性心梗心电图动态改变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可有动态性变化,如有Q波心肌梗死者,起病数小时内可尚无异常或出现异常高大,两肢不对称的T波,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连接,形成单向曲线,数小时到两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为急性期改变。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以后70%-80%的患者永久存在。如不进行治疗干预,ST段抬高持续数日至两周左右,逐渐回到基线水平,T波则变为平坦或倒置,视为亚急性期改变。数周至数月以后,T波呈V形倒置,两支对称,波谷尖锐,为慢性期改变,T波倒置可永久存在,也可在数月到数年内逐渐恢复。无Q波心肌梗死中的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显示ST段普遍压低,继而显示T波倒置,但始终不出现Q波,ST段和T波的改变,持续存在1-2天以上。
  • 心肌梗死时心肌灌注显像表现为(音频)

    心肌梗死时心肌灌注显像表现为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患者可以进行心肌灌注显像,心肌梗死时可能会出现不可逆性的灌注缺损,负荷影像以及静息影像中均显示局部心肌放射性稀疏或缺损,无再分布或再填充,通常为心肌疤痕或心肌梗死。混合性灌注缺损,静息显像原放射性缺损区呈部分填充,心室壁不可逆和可逆性缺损同时存在,通常见于心肌梗死伴缺血或侧支循环形成。心肌灌注显像是心脏的无创检查方法,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的重要影像学方法。
  • 心梗症状前兆几大表现(音频)

    心梗症状前兆几大表现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梗死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之前是有先兆的,有以下表现:\n1、平常发生心绞痛所诱发的劳动活动强度减弱,也就是在较低活动强度状态下就可以引起心绞痛症状的发作。\n2、心绞痛症状发作时持续时间较前延长,可以出现静息状态下心绞痛发作的情况,还有可能会出现心悸等情况。\n3、心梗症状出现前会觉得劳动耐力下降、出冷汗等。\n4、当胸痛症状持续不能缓解大于20分钟以上,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性。\n5、心梗症状前可能合并胃肠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纳差等情况。\n所以当有心绞痛症状的患者症状发作频繁时,应及时在医院进行积极的诊疗,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 急性心梗抗凝治疗多久(音频)

    急性心梗抗凝治疗多久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要进行抗栓治疗,抗栓治疗包括抗凝治疗以及抗血小板治疗。对于急性心梗,ST段抬高型的心梗在紧急地进行冠脉介入治疗之后,如果冠脉血栓负荷重,需要在介入手术之后继续用应用48小时。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建议在术前应用抗凝治疗,在介入术后可以停用抗凝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保守治疗的患者,建议抗凝治疗,持续5-7天。急性心肌梗死建议在急性期给予冠状动脉再灌注治疗,保守治疗往往会带来不良的预后。
  • 心梗的面部特征(音频)

    心梗的面部特征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用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心梗发作时常常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但持续时间较长,同时还可伴随一些面部特征,可伴随牙痛,出现咧嘴的症状,心脏病的疼痛呈放射状,心区、手臂、背部和牙齿都有可能出现疼痛的表现。另外,心梗的患者还可能出现舌苔苍白的现象。
  • 心衰Ⅳ级的五年生存率(音频)

    心衰Ⅳ级的五年生存率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衰Ⅳ级往往提示难治性心力衰竭,预后往往较差,五年的生存率在50%左右。难治性心衰患者虽然经过了内科反复系统的治疗,但是仍反复出现症状,其根本的治疗是心脏移植等治疗,可以应用心脏机械辅助装置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患者往往预后极差。\n对于心衰的常规治疗包括利尿治疗、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治疗、β受体阻滞剂的治疗,结合超滤血液透析等相关治疗,可以适当的改善患者的症状,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重度心衰患者的预后与生活质量。
  • 心衰晚期大腿和肚子也浮肿吗(音频)

    心衰晚期大腿和肚子也浮肿吗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衰晚期,有可能出现大腿和肚子的浮肿。心衰患者包括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全心衰竭,对于心衰晚期往往出现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可出现肺循环、体循环的淤血,体循环淤血的常见体征可表现为双足和双腿的水肿,逐渐蔓延至全身,可合并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情况。患者的体征可见颈静脉的充盈、怒张,检查腹部可有腹部的膨隆,还有肝脏的肿大等等。\n心衰晚期的治疗,包括诱因的治疗、基础病因的治疗、抗心衰的治疗,还有利尿、扩管、强心药物的使用,必要时需要使用左心室辅助装置,以及心室再同步化治疗等相关治疗,并可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用于预防猝死。
  • 心衰老人脚肿怎么办(音频)

    心衰老人脚肿怎么办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衰老人脚肿,考虑心力衰竭的相关症状,建议给予规范化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脚肿往往提示右心功能不全,利尿剂是治疗右心功能不全的基础药物,在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避免电解质紊乱、肾功能不全加重等情况,必要时可考虑血液透析等相关治疗,建议监测体重及24小时出入量情况,来调整利尿剂的剂量。\n可给予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剂的治疗,并给予强心药物,如洋地黄药物的应用,注意监测心电变化,避免恶性心律失常事件的发生,针对基础病因,如冠心病,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基础之上的手术治疗,而对于中、重度的瓣膜病,必要时需要进行瓣膜手术治疗。
  • 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方式是什么(音频)

    先天性心脏病的遗传方式是什么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先天性心脏病其病因包括遗传因素,以及后天因素。对于遗传因素来说,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并非单一基因所造成的疾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父母,其患儿出现先天性心脏病的风险,远远大于无先天性心脏病父母的患儿。\n另外,环境因素,如妊娠早期5-8周是胎儿心脏发育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内的药物使用、病毒感染、放射线的照射,以及环境污染等多种因素,都可造成胎儿生长发育的异常。其中病毒感染包括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等等,往往使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增加。
  • 心肌炎x线征象(音频)

    心肌炎x线征象
    讲解医师:刘涛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武汉市第四医院心血管内科
    心肌炎是指心肌的局限性或弥漫性的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心肌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可从无症状至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甚至死亡。对于心肌炎患者,X线影像可以显示心脏的大小和形状,以及心脏内部或周围是否有液体,可提示心力衰竭,所以对于轻型的心肌炎患者,X线没有明显异常改变。对于重症型的心肌炎患者,可表现为心脏扩大等情况。心肌炎的治疗通常为辅助支持疗法,尤其是病毒性心肌炎,它是一个自限性疾病,主要针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进行相关的对症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