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华

  • 脑性瘫痪治疗原则(视频)

    脑性瘫痪治疗原则
    脑瘫儿童无论国际还是国内都主张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最大程度地减轻后遗症,治疗原则如下: 1、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2、促进正常运动发育,抑制异常运动和姿势; 3、采取综合性治疗手段,包括运动疗法、作业疗法、言语训练、感觉统合训练、引导式教育训练、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中医康复疗法等。中药熏蒸、针灸、艾灸等可改善脑瘫儿童运动、言语、行为、认知、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等; 4、医院康复和家庭的训练相结合,达到持之以恒正确治疗,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康复护士和家长要形成围绕孩子为中心的康复指导小组,多角度、多方位指导、治疗和家庭康复以利于孩子以后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2023-07-31
  • 儿童智力低下是怎么回事(视频)

    儿童智力低下是怎么回事
    智力低下是指智力功能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同时伴有社会适应困难的综合征。智力功能主要指获得知识、经验及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包括个人生活能力及承担家庭、社会责任的能力,引起智力障碍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遗传因素:父母若智力低下,其子女也容易出现智力低下。据统计,父亲智力低下母亲正常,其子女出现智力低下的机会<10%,而母亲智力低下父亲正常,其子女出现智力低下的机会则>10%; 2、营养因素:营养不良尤其是蛋白质缺乏,对大脑的发育将产生不良的影响。若母亲妊娠期严重营养不良,尤其蛋白质缺乏,患儿会脑发育不良。婴儿在出生6个月内若患有严重营养不良,也会对智力发育产生较大影响; 3、分娩因素:出生时如遇难产或颅内出血、Ⅰ度严重窒息,都会影响小儿智力发展,造成终生智力低下; 4、疾病因素:母亲妊娠期间若遇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不仅会造成胎儿某些器官畸形,而且将影响小儿智力,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得了脑炎、脑膜炎、肺炎、败血症等,都会影响脑发育造成智力低下。
    2023-08-02
  • 小儿多动症是什么疾病(视频)

    小儿多动症是什么疾病
    小儿多动症即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时期常见的轻微脑功能障碍疾病,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主动注意时间短暂及活动过度,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发现不及时多呈慢性过程,症状多持续多年。 常见症状有上课分神、小动作多、坐不住、写作业拖拉、兴趣多变、不分场合和地点好动、活动过多、执行指令差、规则感不强有时记忆力欠佳、常常忘东西、干事持续时间短易分心、注意缺陷、情绪容易冲动、多变、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在家庭与学校难与人相处等。这类患儿的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临床分成三种不同类型,分别有注意力缺失、多动、注意力缺陷合并多动,治疗时应根据患者及家庭特点制定综合性干预方案。
    2023-08-02
  • 婴儿脑损伤能恢复正常吗(视频)

    婴儿脑损伤能恢复正常吗
    婴儿脑损伤包括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婴儿期危重疾病或获得性病因所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可表现为神经发育异常、中枢性运动障碍、认知落后、癫痫、视听障碍、语言发育落后、社会适应能力低下等。诊断时需根据每个儿童发现年龄的不同及临床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头颅影像学改变综合分析。 0-3个月进行干预,称为超早期干预,6个月前积极治疗为早期干预,对于明确存在高危因素且有早期脑损伤表现的儿童,要尽早到正规康复医院进行规范、有效的康复治疗。 婴儿脑损伤如果发现及时,治愈效果更加理想,早诊断、早治疗往往可以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能明显的降低脑损伤所导致的后遗症发生率。对于轻中度脑损伤患儿,早期干预可以使因脑损伤造成的运动功能障碍和其他的伴随的功能障碍得到改善,甚至接近正常,而对于中重度的脑损伤患儿,有可能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
    2023-08-02
  • 儿童智力障碍的表现(视频)

    儿童智力障碍的表现
    智力障碍有多种名称,精神病学称为精神发育迟缓、精神发育不全、精神缺陷,教育心理学称为智力落后,智力缺陷,儿童学称为智力低下、智能迟缓、智力发育障碍,特殊教育学校称为弱智、智力残疾。婴幼儿期最早表现出来的症状往往是吃奶困难、不会吸吮、特别容易吐奶、明显的运动发育迟缓、语言发育迟缓、智力落后、多动、注意力不集中。 先天性智力低下的孩子在面容、体态上有异常的表现,如21三体综合征。智力障碍按严重的程度分为轻、中、重、极重四级,儿童轻度智力障碍主要表现为学习困难,3年级以后往往各门功课不及格,中度智力障碍患儿在婴儿期可有运动、言语功能发育迟缓、学龄期难以适应小学生活、不能完成读写、计算。 重度、极重度智力低下的儿童往往运动、语言功能受损甚至不能行走,仅会发出表达情绪的叫喊声,不能识别、躲避危险及个人自理能力差、不能独立进食、穿衣等终生需人照顾。
    2023-08-02
  • 儿童智力低下的康复方法(视频)

    儿童智力低下的康复方法
    一、儿童智力低下的康复方法如下: 1、功能训练:如感觉统合功能训练、认知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2、物理治疗:包括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循环治疗等; 3、针灸治疗; 4、针对合并症的治疗:还需配合社会、教育和职业训练等措施,按年龄大小和智力低下严重程度对患者进行训练,使其达到尽可能高的智力水平。 二、功能训练方法如下: 1、感觉统合训练:训练儿童空间整合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2、注意力训练:引导和训练儿童对某一事物的专注力,提高其注意力水平; 3、记忆力训练:可以让儿童认识、理解图形和颜色,识字以及情景模拟训练,以提高其记忆能力; 4、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训练患儿吃、穿、住等日常生活能力技巧和方法; 5、社会行为训练:训练基本的社会行为,社会交往能力及社会交往技巧; 6、思考能力训练:训练独立思考、寻找答案的能力等,建议家长带孩子到专业的康复医疗机构就诊,由专业人士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才能收获到良好治疗效果。
    2023-08-02
  • 孩子得了多动症怎么办(视频)

    孩子得了多动症怎么办
    多动症是一种需要治疗且可以治疗的疾病,目前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及中医治疗。心理治疗主要是针对儿童认知及行为问题给予引导及纠正,药物包括中枢兴奋剂和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可以改善孩子注意力、提高学习成绩,药物治疗能够短期缓解部分症状,对于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则更多地依靠非药物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包括经颅磁刺激治疗、微电流等,可调节脑功能、改善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状。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和针灸,可以调节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同时配合注意力训练、行为管理和教育、针对父母的教育和训练共同改善病情,应该尽早去医疗机构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2023-08-02
  •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什么意思(视频)

    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什么意思
    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组以头、面、颈、躯干或肢体的肌肉抽动为主,伴有咽喉部症状的疾病,严重时可不由自主骂人、说脏话。临床上男孩发病较多见,男女发病率约为3:1,90%以上患儿于2-12岁间起病,临床表现为眨眼、挤眉、呲牙、做怪相、耸肩、转颈、点头、躯体扭动、手臂摇动或踢脚、下肢抽动等,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 患儿症状多变,在一个时期以某一组肌肉抽动为主,在另一时期又表现为另一组肌肉抽动,病程持续数月至数年,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对患儿学习和生活无影响,重者影响学习、扰乱环境甚至不能在教室上课。 家长应注意观察孩子,若出现以上异常症状,建议尽早就诊给予积极治疗。预后良好大部分患者于青春期后症状缓解,本病也可自然缓解,抽动症症状大多预后良好,随访研究表明,50%的患者可完全恢复,40%的患者部分改善,仅约5%的患者持续到成年,罕见进展为精神分裂症者。
    2023-08-02
  • 儿童抽搐秽语综合征最佳治疗方法(视频)

    儿童抽搐秽语综合征最佳治疗方法
    抽动秽语综合征需综合治疗,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及中医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抗精神病药,包括氟哌啶醇、硫必利、阿立哌唑等,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可以改善抽动症状。心理治疗主要针对儿童认知及行为问题给予引导及纠正,本病对人格的不良影响十分常见,部分患者在抽动控制以后仍不能适应社会,所以对症治疗的同时注意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包括行为治疗、支持性心理咨询、家庭治疗等,帮助患儿家长和老师理解疾病性质和特征、减缓或消除父母的担心和焦虑、合理安排孩子的日常作息时间和活动内容、避免过度紧张和疲劳。 对于发生抽动症的孩子可进行闭口有节奏缓慢地做腹式深呼吸,从而减少抽动症状,物理治疗包括经颅磁刺激治疗、微电流等,可调节脑功能。中医治疗包括中药和针灸,可以调节阴阳,平衡脏器功能。
    2023-08-02
  • 如何训练新生宝宝的听觉能力(视频)

    如何训练新生宝宝的听觉能力
    训练新生婴儿听觉能力的方法如下: 1、母亲声音:是孩子最熟悉的声音,母亲应经常看着婴儿的脸,用富有变化的声音呼唤婴儿的名字,并与婴儿交流; 2、家人声音:家人也可经常有意识地走到婴儿身边,在一旁呼唤婴儿的名字,让婴儿逐渐学会分辨家人的声音; 3、玩具声音:摇铃、拨浪鼓等,在婴儿耳边轻轻摇晃,发出悦耳的声音,刺激婴儿听觉反应,也可用手鼓放在婴儿面前,拍打出不同的音调、响度、旋律的声响,将手表放在婴儿耳边,通过秒表的滴答声让婴儿学会分辨细微声音; 4、优美轻柔音乐:在婴儿吃、玩、睡时作为背景声音播放,会给婴儿脑海中留下美好旋律; 5、自然声音:窗边风声、雨声、鸟叫声等原生态的声音,会使婴儿耳聪目明。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