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佩卿

  • 植入人工晶体有什么后遗症(视频)

    植入人工晶体有什么后遗症
    植入人工晶体后通常不会有后遗症,但会存在以下问题: 1、极个别患者可能对晶体材质过敏,从而导致一过性的过敏反应,但通过药物治疗基本能控制; 2、随着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患者的增多,部分患者会出现眩光,此时需要进行晶体置换; 3、大部分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后的不适并非由人工晶体引起,而与本身手术和眼部不适有关,如手术引起的眼表损害、干眼等; 4、部分糖尿病患者手术以后炎症反应或血糖控制较差会导致人工晶体表面存在渗出,从而影响患者视力; 5、部分患者植入高端晶体后存在眩光不适应、头晕不适应,建议患者将多焦的人工晶体转换成单焦点。 综上,单纯的人工晶体植入通常没有后遗症。
    2023-08-03
  • 散光150怎么治疗(视频)

    散光150怎么治疗
    散光150度的患者应根据自觉的视觉质量选择治疗方案,可以观察不处理,也可以通过配镜矫正或通过近视激光将散光去除。散光多为规则性散光,常由角膜曲率引起,一般进行矫正即可。矫正散光最主要的目的是改善视觉的质量,使患者达到最好的视力并减轻视疲劳。大多患者均存在150度散光,因此散光不影响生活时不用进行处理,如果有影响则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矫正: 1、配镜矫正; 2、患者觉得戴镜不方便且伴有近视时可以在进行近视激光的同时进行治疗,一般500度以内的散光可以通过激光矫正; 3、患者年龄大了以后可能出现白内障,此时患者可以通过白内障手术植入散光矫正的人工晶体进行治疗。
    2023-08-03
  • 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近视好不好(视频)

    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近视好不好
    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近视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来讲属于比较好的方法,但对于近视度数在1000度或1200度以内,且角膜条件允许的患者仍然建议通过近视激光LASEK手术进行矫正。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近视眼又称ICL有晶体眼的人工晶体植入,主要是适用于不能进行近视激光的患者,如度数太高、角膜太薄、不能切削的患者,但该手术毕竟属于进入眼内的手术,因此其风险相对较高。 同时,该晶体不同于白内障使用的晶体,其放置位置应位于晶状体前面,即晶体放入后原来的晶体仍然存在,因此临床将其称为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另外,该治疗方法存在一定的可逆性,但常为相对可逆,而非绝对可逆,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条件和医生对眼部的条件判断采取最佳方案。除此之外,建议45周岁以上且伴有部分老化的高度近视眼患者直接进行白内障摘除联合治疗,如高端晶体植入,这样能够一步到位。
    2023-08-03
  • 装人工晶体后头晕是怎么回事(视频)

    装人工晶体后头晕是怎么回事
    装入人工晶体后出现头晕主要是因为人工晶体的度数变化、患者两眼度数不一致或对高端晶体的不适应,主要如下: 1、高度近视眼的患者手术以后会降低近视度数,如将原来的1000度降到300度,此时患者存在屈光的参差,因此会出现头晕不适的症状; 2、患者长期存在白内障会导致视力下降,因此手术完成后视力突然提高时患者会不适应; 3、双眼的落差,此类情况患者通常1个月左右即可适应,个别患者1-2周即可适应; 4、多焦点人工晶体植入后部分患者对眩光、散射光晕不适应,因此如果患者1-2个月仍不能克服则建议置换晶体,大部分患者在手术后的3个月左右基本能够适应。
    2023-08-03
  • 人工晶体有哪些(视频)

    人工晶体有哪些
    从60年代第一枚人工晶体诞生以来,人工晶体从材质上可分为丙烯酸酯、硅胶等软性材质和塑料等硬性材质,从功能上可分为多焦和单焦。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开展,硬性晶体在逐渐消失,软性晶体基本以丙烯酸酯为主。一般来说,白内障手术后,大部分患者都会植入单焦点的人工晶体,单焦点的人工晶体常能为患者提供比较好的视觉质量,因为该晶体不会使光进行分流,聚焦以后要么看远,要么看近,只有一个焦点,因此患者手术以后需要在术后3个月内配戴眼镜,有时看远要一副眼镜,看近要一副眼镜。 部分患者自身的眼部条件较好,适合于多焦的人工晶体,当然也需要患者能够接受,此时可以考虑植入多焦的人工晶体。植入多焦人工晶体的最大优点为远中近都能看,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不需要配戴眼镜,唯一的遗憾是目前所有多焦晶体的光学设计均为衍射型,因此患者看光时常有光晕和眩光。
    2023-08-03
  • 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条件(视频)

    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条件
    人工晶体即人工的晶体,实际上就是替代自身的晶体,属于眼球的模型,从广义上来讲只要自己的晶体拿掉就应该装入人工晶体,但从狭义上来讲,植入人工晶体有以下条件限制: 1、白内障手术时需要在前面开小圆口,将眼内物质去掉后放入新的晶体,因此新的晶体首先要有囊膜的支撑,即囊袋,如果囊袋破损则不能顺利植入晶体; 2、晶状体附近有悬韧带,因此手术时需将晶体悬挂在该位置以确保该位置的正常。外力、年纪大或高度近视均可能引起悬韧带断裂,小范围断裂可以正常手术,但悬韧带大范围断裂时镜片则不一定能顺利植入。 综上,患者只有具备上述两个最基本的晶体植入条件时才能将晶体装在原有的位置,但如果这两个条件都不符合也可以通过缝线对晶体进行固定或将晶体移到前面,但这会对视力、手术后反映造成影响,因此在条件满足的情况下尽量将晶体装在原有的后房位置。
    2023-08-03
  • 白内障手术后眼睛模糊有散光怎么办(视频)

    白内障手术后眼睛模糊有散光怎么办
    白内障手术以后出现散光引起的模糊属于正常现象,建议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进行配镜矫正。人眼在出生以后大多带有低度散光,患者进行眼部手术后,手术切口、手术操作以及年龄均会导致患者手术以后仍然残余部分散光,从而导致患者术后存在视力模糊。 随着白内障创口的愈合,术源性散光通常会逐渐降低,目前临床常应用2mm以下的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对散光影响相对较小。原则上患者手术后3个月存在100度以内的散光,且不影响日常视力时可以不配戴眼镜,如果患者觉得有干扰或想要更清晰的视力,则建议配戴眼镜进行调节。
    2023-08-03
  • 白内障术后一侧近视一侧远视怎么办(视频)

    白内障术后一侧近视一侧远视怎么办
    白内障手术以后一只眼出现近视一只眼睛出现远视属于正常情况,主要如下: 1、白内障手术植入的人工晶体多为以单焦点晶体,单焦点指患者只能看某个点,而眼科医生为了让患者能够同时观察远近则会让患者成为单眼视,即一只眼视近,一只眼视远。眼睛可以分为主视眼和非主视眼,医生为形成单眼视常让患者主视眼视远,非主视眼视近,一般会保留50-75度近视,因此两眼的差距在该度数之内不需要处理。另外,白内障手术术前的人工晶体检测可能存在偏差,导致误差超过上述度数,此时患者如果没有不适则不需要处理,也可以通过配镜进行矫正; 2、出现测定误差或者偶然原因引起两眼距离过大时,如存在几百度的误差时建议请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晶体置换。
    2023-08-03
  • 低眼压性青光眼症状(视频)

    低眼压性青光眼症状
    低压性青光眼的症状比较隐匿,其最终所出现的症状为视野缩小和视神经萎缩,多数低压性青光眼被发现时已为晚期。低压性青光眼患者在日常生活当中眼压通常低于16mmHg,因此患者常在体检或检查其它眼部疾病时被眼科医生发现,但有时会发现的比较迟,因为患者早期没有视野损害和视神经损害。 从临床病例来看,低压性青光眼多见于低血压或全身血管异常的患者,尤其好发于存在家族性休克、晕厥的患者。目前低压性青光眼的治疗以一个目标眼压作为治疗原则,即使患者用药后眼压维持在正好能缓解患者视神经损害的点上,即目标眼压,以此保证患者有更长视功能的维持时间。
    2023-08-03
  • 青光眼是怎么得的(视频)

    青光眼是怎么得的
    青光眼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种族、遗传、家族病史有关。青光眼的总体人群发病率在1.6%左右,有家族病史的人群比例相对更高。人体的眼睛里存在腔隙,包括前房和后房,正常眼睛在该处存在睫状体,负责产生房水,房水产生以后通过后房到前房,然后通过小梁网的结构回到静脉,以此维持整个眼内的压力。 综上,眼内压力取决于房水和玻璃体腔,其中房水是维持眼内压的主要因素。只要眼内房水循环的任一个环节出现障碍都可以引起眼压改变。青光眼根据房角的窄和宽可以分为闭角型青光眼和开角型青光眼,根据眼压的高低可分为高眼压症和低眼压性青光眼,但目前对于青光眼的真正病因还一直在探究当中。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