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滋苗

  •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时的给氧流量(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急救时的给氧流量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高流量给氧,因为心力衰竭的患者通常会出现肺水肿、肺淤血,导致肺里存在较多湿啰音、渗出,氧合受到影响,此时给予较低流量的氧,氧合并无法改善。此时需将氧流量提高。通常提高至6-8L/min。如果急性心力衰竭在给予6-8L/min的流量后氧合仍不能改善,症状也不可改善,呼吸频率仍不能降低,需应用呼吸机,比如采取呼吸机正压通气改善氧合。 经过氧疗、药物治疗后,心衰患者的症状会缓解,缓解后流量要切换,不可再高流量给氧。心衰缓解后可将流量减至2L/min,甚至更低流量,一旦缓解后不建议持续高流量吸氧。
    2023-07-31
  • 单人心肺复苏电除颤使用方法(视频)

    单人心肺复苏电除颤使用方法
    除颤对心肺复苏较为重要,心肺复苏能否成功主要依靠胸外按压、急救呼吸与除颤。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普通人群均能使用,方法较简单,步骤不多。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1、打开开关,根据语音提示操作,将两个电极一个贴到乳头外侧位置,另一个贴至右边锁骨下面; 2、贴上电极后,将黄色插头插上,可自动识别患者心律失常类型,根据提示确定能否碰触患者; 3、按黄色灯除颤完成。 随后继续心肺复苏操作即可,操作较简单,2-3步即可操作完成。
    2023-07-31
  •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视频)

    心力衰竭诊断标准
    心脏功能衰竭的诊断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根据患者的病史,了解有无心脏疾病病史,如冠心病、高血压等。还应注意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龄、有无缺氧病史、血管问题、有无端坐呼吸等症状; 2、结合患者体格检查,体格检查较为重要,可以通过听诊器听两肺有无啰音,啰音分布面积体现出心力衰竭不同分级。还应观察双下肢有无水肿、心脏听诊有无杂音、颈静脉有无充盈等。部分患者颈静脉处于怒张状态; 3、进行心电图检查,了解心电图有无异常。可进行胸片检查,了解有无肺水肿、肺淤血等。如果存在肺淤血、心脏扩大,可进行利钠肽水平检测。如果患者检测脑钠肽前体水平超过125ng/L,或者脑钠肽水平超过35ng/L,基本可确定患者为心力衰竭; 4、有条件的患者还可进一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了解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如果存在异常,则心力衰竭的诊断基本可以明确。
    2023-07-31
  • 发生心脏性猝死怎么办(视频)

    发生心脏性猝死怎么办
    如果发现患者倒地,首先进行评估、识别患者是否发生猝死。可通过成人基础生命支持(BLS)评估,拍打双肩呼叫患者,如无反应且10秒钟内确认同侧颈动脉无搏动,无呼吸,意味者患者猝死,启动应急反应系统。 如果在院外,需要立即呼叫120或请人帮助呼叫120,并且此时需要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如果在院内,则需要呼叫复苏团队RRT,进行更高级的心肺复苏,尽早实施胸外按压,快速进行除颤,还需要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应除颤优先、按压优先,除颤较为重要,如并无除颤设备,则以按压优先,首先进行30次按压,然后配合2次急救呼吸。
    2023-08-03
  • 循环衰竭怎么办(视频)

    循环衰竭怎么办
    循环衰竭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同。临床上常见循环衰竭为车祸、创伤、高处坠落伤造成,可能因失血导致低血容量性休克。首先需处理病因,用药物或外科手术方法把血止住。如果肝脏破裂,需要修补肝脏;如果脾脏破裂,则应进行修补或切除。在将血止住后,需要进行输血、补液。 部分患者存在感染性休克,感染灶清除、抗生素应用、外科手术较为重要。在病因处理后,还需要进行VIP治疗,V代表改善通气,保证通气通畅;I代表液体复苏,补液体;P代表要改善心脏泵功能。通过VIP治疗与病因治疗共同治疗循环衰竭。
    2023-07-31
  • 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视频)

    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
    急性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泵血功能的衰竭,主要表现为收缩力下降,血液泵出不佳。譬如左侧心脏功能衰竭,左心血泵出不佳,主要表现为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气体弥散,患者表现为呼吸困难,还可表现为端坐呼吸,即患者无法躺平,坐着呼吸略能缓解。 还有些病人夜间被憋醒,需要坐起呼吸,称为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还可出现濒死感,会感觉心脏即将停搏,主要为急性肺水肿表现。心源性休克为较严重阶段,患者的血压、心跳、呼吸同时均受到影响,意识也出现问题。譬如血压较低,收缩压低于90mmHg,甚至更低,皮肤会表现为湿冷,患者手部感觉皮肤较、较湿、心跳较快,通常心率会超过110次/分。患者的意识可出现障碍,如意识恍惚、表情淡漠,严重者会出现昏迷。
    2023-07-31
  • 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视频)

    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
    慢性心力衰竭具有发展缓慢的特点。慢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依照分级具体如下: 1、Ⅰ级慢性心力衰竭表现为不影响日常活动,如患者住五楼,可上至五楼,甚至六楼; 2、Ⅱ级患者仅可上至三楼,出现呼吸困难、心跳较快、濒死感等症状,必须要停下; 3、Ⅲ级患者只能上至二楼,通常体力活动会受到影响; 4、Ⅳ级患者即使不进行活动也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及其它症状。 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进行6分钟步行试验,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可使患者在平地行走6分钟,如果6分钟可行走超过450m,提示心力衰竭为轻度;如果路程<150m,提示重度心力衰竭;如果介于150-450m,提示中度心力衰竭。
    2023-07-31
  • 肾功能肾衰怎么办(视频)

    肾功能肾衰怎么办
    肾功能衰竭后,尤其是急性肾功能衰竭后的治疗需要根据不同分类进行,具体如下: 1、肾前性因素:主要包括失血引起的低血容量,导致肾功能损伤、肾功能衰竭,患者出现少尿、无尿。此时可补充液体、输血、止血治疗; 2、肾后性因素:主要包括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核、输尿管肿瘤或膀胱肿瘤导致排泄不畅,引起肾积水,造成肾功能衰竭。此时需要通过手术的手段解除梗阻,梗阻解除后,肾功能衰竭也可解决; 3、肾性因素:通常因毒物、药物或其它因素导致肾间质、肾实质、肾小球发生病变,机制较为复杂。少尿期、多尿期与恢复期分期不同,治疗也不同。少尿期需注意控制水与钠,每天补液量要根据前一天出量决定,结合非显性丢失量,大约400mL/d。患者体温每升高1℃,增加100mL液体。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情况,尤其是高血钾需要及时处理。
    2023-08-01
  • 心脏骤停会致死吗(视频)

    心脏骤停会致死吗
    心脏骤停指已经心脏停止跳动,会导致患者死亡。但大部分心脏骤停患者如果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可以进行心肺复苏。心脏骤停后4-6分钟为心肺复苏黄金时间,如果患者发生猝死、心脏骤停后在短时间内,如2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可以启动应急反应系统。给予院前心肺复苏、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按照正确频率100-120次/分进行,通气每30次按压后进行2次的急救呼吸或人工呼吸。并且需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尽早进行电复律、除颤,为专业人员赢得抢救时间。 一旦错过4-6分钟的心肺复苏黄金时间,即使进行抢救,也有可能使患者因脑细胞死亡,导致脑死亡,生活质量较差。部分患者可能处于植物人状态,而生物学死亡属于较严重结果。
    2023-08-03
  • CAB和ABC的区别(视频)

    CAB和ABC的区别
    CAB指先胸外心脏按压,再开放气道,再进行急救呼吸。ABC指先开放气道,然后进行2次急救呼吸,再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从ABC改成CAB的目的是为了缩短心脏停跳到首次胸外心脏按压的时间,因为心脏骤停患者70%-80%由心脏原因引起,拯救心脏较为重要,通过按压能够提高心脏冠脉灌注,解决心脏缺血、失血问题。如果为溺水或窒息等情况引起的心脏骤停,称为呼吸性心脏骤停或窒息性心脏骤停,此时应使用ABC。 综上所述,对于大多数心脏骤停的病人应进行CAB。而如果是窒息性心脏骤停的患者,则可改成ABC,即先进行急救呼吸。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