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跃琦

  • 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病区别(视频)

    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病区别
    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病都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发热和出疹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两者发热出现的时间、皮疹的形态、出诊的部位有所不同。幼儿急疹多见于六个月至两岁的婴幼儿,突然高热,体温39℃-40℃或者更高,持续3-4天后体温骤降。大多数患儿除高热外,一般情况良好。退热后出现皮疹,皮疹呈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约1-3mm,周围有浅色红晕,压之褪色,并没有瘙痒感。皮疹由颈部和躯干开始,一天内迅速播散全身,皮疹1-2日内完全消退,不脱屑,无色素沉着。幼儿急疹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治疗原则以对症处理为主,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征。 手足口病多见于学龄之前的小儿。急性起病,并伴有发热,手、足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迅速转为小疱疹,疱内液体少,有时在臀部、肛周、膝关节和肘关节部位也可见到疱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普通病例多在一周左右痊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少数重症病例病情严重,出现精神差、呕吐、嗜睡、抽搐、昏迷、呼吸浅促、面色苍白。重症病例需要积极及时救治,否则预后差,可危及生命。
    2023-08-02
  • 小朋友风湿热能治好吗(视频)

    小朋友风湿热能治好吗
    儿童风湿热能否治好,取决于风湿热侵犯的组织器官和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能进行科学规范治疗和预防反复发作。如果风湿热只是累及关节或皮肤,经规范清除链球菌感染、抗风湿和对症治疗,大多数病人病情都能够得到控制,不会遗留有后遗症或者导致残疾,极少再发。 如果累及心脏出现心脏炎,早期尚未累及心脏瓣膜病变时,可通过休息、清除链球菌感染、积极正规抗风湿治疗,并按期规范使用长效青霉素,预防链球菌感染,多数病人病情仍可控制。若未经积极规范抗风湿治疗,以及按期进行预防风湿热反复发作,可造成慢性风湿性心脏病,治疗预后差,最终难以根治。
    2023-08-02
  • 怎么确诊小孩风湿热(视频)

    怎么确诊小孩风湿热
    小孩风湿热的诊断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分析,临床上沿用1992年修订的诊断标准,包括三方面内容:主要表现、次要表现、链球菌感染的证据。具体如下: 1、主要表现是心脏炎、多发性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 2、次要表现是既往有风湿热史、发热、关节痛,以及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阳性、白细胞增多、贫血,心电图PR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 3、链球菌感染的证据是近期患过猩红热,咽拭子培养溶血性链球菌阳性,抗O增高。 在上述确定链球菌感染证据的前提下,有两项主要表现或一项主要表现伴两项次要表现,即可诊断风湿热。
    2023-08-02
  • 小孩吐是什么原因(视频)

    小孩吐是什么原因
    呕吐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症状,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呕吐。生理性呕吐指初生婴儿吃奶后半小时至1小时内,口腔内有乳汁,通常指溢乳。婴儿的食欲、睡眠、精神和体重增长均正常。随着消化道功能完善,多可自行停止,无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呕吐指胃或部分小肠内容物被强制入口中排出,常伴恶心和强烈的腹肌收缩。其病因复杂多样,涉及消化、中枢神经、泌尿等系统疾病。常见消化系统的病因有胃肠炎、肠梗阻、消化道畸形等。胃肠炎除呕吐外,还可有腹痛、腹泻、发热等表现。肠梗阻呕吐症状较严重,呕吐物可能有胆汁、粪样物,可伴有腹胀。消化道畸形发病年龄较早,消化系统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呕吐多为反应性呕吐,并有相应系统的症状。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引起的呕吐,多为喷射状呕吐,同时伴有发热、抽搐、昏迷等。小孩呕吐病因复杂,呕吐可引起人体水电解质紊乱,严重可危及生命。若孩子呕吐短时间内无缓解,并表现为精神差,应及时就医查找病因,对因、对症治疗。
    2023-07-31
  • 小儿风湿热怎么治疗(视频)

    小儿风湿热怎么治疗
    小儿风湿热治疗目标是清除链球菌感染,祛除诱发风湿热的病因,控制临床症状,解除心脏炎、关节炎、舞蹈病等带来的痛苦,处理各种并发症,提高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风湿热活动期要注意休息,尤其是心脏受累时,需要卧床休息至少2周,合并心力衰竭,延长卧床时间至8周。 清除链球菌应用青霉素,青霉素过敏可改用红霉素口服;有心脏炎的病人使用糖皮质激素抗风湿治疗,无心脏炎的风湿热可用阿司匹林;舞蹈病史可用苯巴比妥钠、地西泮等镇静剂治疗。
    2023-08-02
  • 儿童腺样体肥大怎么办(视频)

    儿童腺样体肥大怎么办
    腺样体在儿童2-6岁时为增殖旺盛时期,通常10岁后逐渐萎缩。腺样体因炎症反复刺激,可出现病理性增生及腺样体肥大,从而引起鼻堵、张口呼吸、打鼾、呼吸不畅,严重时出现腺样体面容、生长发育障碍、注意力缺陷等。治疗方法主要依据症状及腺样体肥大程度而定,轻者可采取药物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切除腺样体。 药物治疗可采用鼻喷糖皮质激素,口服抗过敏药物以控制局部症状,待儿童10岁后腺样体逐渐萎缩。若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发展严重,出现重度鼻堵、睡眠呼吸障碍及腺样体面容等,应考虑手术治疗。患者需要到医院耳鼻喉专科,医生评估是否手术及确定手术方案。
    2023-08-03
  • 小孩吐怎么办(视频)

    小孩吐怎么办
    倘若小儿呕吐的症状不严重,精神状态尚好或有过量饮食的诱因,可能是消化不良,即胃肠功能引起的呕吐。此时可先在家中观察,减少食物的摄入,适当口服益生菌或助消化药物。如果经上述处理,呕吐无改善,并且患儿精神状态差、有伴随症状、尿量减少,必须到医院就医,把上述情况报告医生,便于医生掌握病情、准确诊断,并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 小儿出现呕吐的原因很多,部分是消化道疾病所致,部分是消化道外的疾病所致。呕吐的病情轻重不一,要根据病因、病情进行相应的处理。先要了解小儿出现呕吐的诱因,如有无过量的饮食或不洁饮食情况;有何类伴随症状,包括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者发热、头痛、抽搐等消化道外的症状;还要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尿量有无减少。
    2023-07-31
  •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视频)

    儿童支原体感染的治疗方法
    支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病原微生物,有多种型别。其中儿童支原体感染主要是肺炎支原体,侵犯儿童呼吸道,引起发热、咳嗽、胸闷、气促等表现。支原体感染需要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抗支原体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阿奇霉素治疗,多采用口服途径。 若病情严重,可静脉滴注3-5天后改回口服,疗程一般是2-3周,也可口服红霉素或罗红霉素。抗支原体感染治疗的同时,需要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需要指出部分支原体感染,也可引起其它系统的损害,如消化系统、肝功能损害、神经系统、支原体脑炎、血液系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如果出现上述肺外表现,应及早就医,进行专科治疗。
    2023-07-31
  • 小儿风湿热的主要表现(视频)

    小儿风湿热的主要表现
    风湿热是一种由咽喉部感染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后发生的急性或慢性风湿性疾病,常见于5-15岁的孩子。临床表现有非特异性的症状和五个主要的表现。非特异性症状是发热、高热、低热,热型不规则,也有隐匿无发热的病人,可有纳差、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风湿热的五个主要表现是心脏炎、多关节炎、舞蹈病、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其中以关节炎和心脏炎为主。 关节炎呈游走性,多发性大关节为主,如膝、肘、踝、腕关节,有红肿、热痛的表现,每个受累关节持续数日自行好转,预后不留畸形。心脏炎可有胸闷、心悸、心力衰竭、心音低钝、心脏杂音的表现,心脏损害持续存在。舞蹈病表现为全身或部分肌肉不自主快速运动,如挤眉弄眼、耸肩、缩颈、伸舌、歪嘴等,兴奋或者注意力集中时症状加剧,入睡后消失。环形红斑多位于躯干和四肢近端一过性,皮下结节呈无痛性,多见于大关节伸面或枕、额、胸腰、棘突,上述五个方面的主要表现可单独出现,也可合并出现。
    2023-08-02
  • 小孩腮腺炎发烧怎么办(视频)

    小孩腮腺炎发烧怎么办
    儿童腮腺炎最常见的病因是感染,多见于病毒和细菌感染,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腮腺肿痛,可伴有或不伴发热。病毒性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发热见于病程的早期,2-3天达最高峰后病情逐渐恢复。发热程度不一,低热可多饮水或实行物理降温,置身于温湿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体温超过38.5℃的病人,口服退热药,如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降温。口服退热药仍需多饮水,退热药一般半小时至1小时才开始起效发汗,4-6小时后若再发热超过38.5℃,可重复用药。 细菌性腮腺炎发热程度相对较高,持续时间相对较长,退热处理原则与病毒感染者相同,同时需要抗生素积极有效的抗细菌感染治疗,可获得满意的退热疗效。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