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茂礼

  • 白带培养是检查什么的(视频)

    白带培养是检查什么的
    白带培养即阴道分泌物培养,主要是针对阴道炎做的微生物学检查。引起阴道炎的病原体较多,其中细菌比如阴道加德纳氏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等。近年来发现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为优势菌时也可以引起阴道炎,主要是阴道环境菌群失调所致。其次是淋球菌,感染淋球菌即淋病,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阴道炎,通常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其次为光滑念珠菌。 由于阴道加德纳菌、拟杆菌、消化链球菌的耐药性较低,因此临床医生经验用药即可,无需进行药敏试验。而其它病原体存在耐药性上升的趋势,若培养结果为阳性,应该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从而得到由鉴定结果和药敏结果构成的完整微生物检测报告。
    2023-08-03
  • 前列腺液培养是什么(视频)

    前列腺液培养是什么
    前列腺液培养是为进行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肉芽肿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脓肿的细菌学检查。急性前列腺炎和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谱基本上一致,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常规可以培养的常见病原体,比如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假单胞菌;不常见病原体如金黄葡萄球菌、腐生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淋病奈瑟菌等。 前列腺脓肿的病原体,以前通常是淋病奈瑟菌,而如今多见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等。肉芽肿型前列腺炎的病原体通常是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由于分枝杆菌生长缓慢,需要特殊培养基。因此对于肉芽肿型前列腺炎,检验科医生通常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检测。 如果做前列腺液培养拿到报告以后,一定要找专业人士进行分析。因为检验科医生在对病人取前列腺液时,标本不可避免的会被尿道前端的正常定植菌群污染。此时,病原菌是否是真正引起前列腺炎的病原菌,需要专业人士分析报告。
    2023-08-03
  • 做尿培养能查出什么病(视频)

    做尿培养能查出什么病
    尿液培养主要是用来诊断泌尿系统感染病原体的一种常规方法。泌尿系统感染临床上又称为尿路感染,是病原微生物引起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泌尿系统各部位感染的总称。根据发生的部位,可分为上尿路感染和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包括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下尿路感染包括膀胱炎、尿道炎。病人如果存在上述炎症,常见临床症状有尿痛、尿频、尿急、血尿、背部痛等。 尿液培养是指找出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体,对病原体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当病人拿到报告后,可以有针对性的对病原体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在做尿培养的时候,通常是自留标本,即临床医生或者护士会让病人自己留尿。患者在留标本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于正常人尿道前端存在细菌,因此患者取尿的时候一定要进行尿道前端的清洁。取中段尿送检做培养,这样才能够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2023-08-03
  • 如何正确留取痰培养标本(视频)

    如何正确留取痰培养标本
    通常病人取痰液标本多采用咳痰的方法,即病人自咳。在自咳时标本会不可避免地经过病人的口腔和咽部,可被正常菌群污染。所以留取痰液标本之前,病人应该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通常建议病人多漱口几次,不要低于3次。而且漱口的时候尽量仰头漱口,这样效果更佳,也可以将咽部的定植菌去除,然后用力咳出深部的痰液。 病人应咳出深部的痰液,即感觉痰液从下呼吸道排出,切不可随意留唾液或鼻后分泌物进行痰液送检。有些病人不能够自主咳痰,如住院病人,建议护理人员用吸痰器进行吸痰并送检。
    2023-08-03
  • 什么情况下做血培养(视频)

    什么情况下做血培养
    通常临床怀疑病人发生血流感染时,需要进行血培养检查,即病人有如下临床指征: 1、体温>38℃,或者<36℃; 2、寒战; 3、外周血白细胞数量>10000/ml,并有明显的核左移,或者外周血白细胞数量<4000/ml; 4、呼吸频率>20次/分,心率>90次/分; 5、皮肤黏膜出血、昏迷、多器官功能障碍、血压下降; 6、部分反应指标异常,如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等升高。
    2023-08-03
  • 血培养采血量(视频)

    血培养采血量
    数据显示,血培养时成人采血量在2-4mL之间时,采血量和阳性率成正比,即采血量越多,阳性率越高;体重<8kg的新生儿或者婴儿,通常采集一瓶,每瓶0.5-1mL;8-13kg的幼儿,通常采集一瓶,每瓶3-5mL;体重大约13kg的儿童,建议采集两瓶,每瓶5-10mL。成人通常建议采集2-3套送检,一套是2瓶,即采集4瓶或者6瓶,每瓶5-10mL。 血培养采血量较关键,是血培养能否取得阳性结果的关键因素之一。采集足够的血量,比采集时间更重要。采集时间通常在发热时、寒战时、高热时。目前实验室、大型的三甲医院有专门的仪器设备,当采血量低于5-10mL会报警,即采血量少会导致假阴性情况的发生。
    2023-08-03
  • 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说明什么(视频)

    尿培养无细菌生长说明什么
    尿液培养无细菌生长,表明病人没有发生尿路感染。但如果病人存在尿痛、尿频、尿急、血尿等临床症状,尿液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的数量高出正常范围,表明病人还是存在尿路感染的情况。 而实验室出无细菌生长的报告,表明可能存在着常规培养不生长或者生长较缓慢的细菌,比如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等。结核分枝杆菌生长较慢,支原体常规培养不生长,通常需要其它的检测方法来进行病原学的诊断,比如尿液离心涂片,进行抗酸杆菌涂片的镜检,检验人员观察涂片中是否存在抗酸杆菌;还可以采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进行支原体检测。
    2023-08-03
  • 尿培养一定要晨尿吗(视频)

    尿培养一定要晨尿吗
    通常建议取晨尿培养,其意义在于尿液在膀胱中潴留一夜,即超过六小时,为致病菌提供繁殖机会,可提高尿液培养的阳性率。 由于尿培养病原菌是一种培养技术,实验室通常接种一定量的尿液进行基础培养。培养第二天以后,检验人员根据培养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及它的数量来判断其是否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比如检验人员设定一个阈值,当菌落数量超过此阈值,认为其有意义,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如果低于此阈值,认为其是尿道前端的定植菌,不是致病菌。如果病人取的是随机尿液,标本当中存在的致病菌数量不够,会导致假阴性的情况。
    2023-08-03
  • 血液培养检查什么(视频)

    血液培养检查什么
    血液培养即血培养,临床上对于怀疑存在细菌性菌血症、真菌性菌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及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发热的相关感染患者,血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微生物学的诊断手段,血培养也是病人发生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 此外,血培养也可检测与血流感染相关的感染疾病,比如肺炎、化脓性关节炎、骨髓炎等。明确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有助于降低病人的死亡率,提高医生的诊治水平,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2023-08-03
  • 大便培养检查什么(视频)

    大便培养检查什么
    检验科医生进行大便培养可检查病原菌。通常病人到腹泻门诊就诊,取大便化验,由临床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做出不同的细菌培养要求,筛选不同的细菌;24小时后根据菌落生长的特点,判断致病菌类型;然后做鉴定,发出检验报告。 病人由于进食被致病细菌污染过的食物可造成胃肠功能障碍,而引起急性单纯性胃肠炎。病人症状轻重不一,常见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还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四肢无力等。引起急性单纯性胃肠炎的致病细菌可分为感染型和毒素型两类,感染型指可在肠道繁殖的致病微生物,包括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等;毒素型指可在食物和肠道中产生毒素的微生物,常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菌、变形杆菌等。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