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读医师:张玉晶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新生儿病区 / 主任医师
婴儿好几天不大便,有可能是一种正常现象,也有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过敏、肠道外科疾病、内分泌疾病引起的疾病现象,需要明确引起便秘的原因,并针对原因进行治疗。
一、正常现象
多见于母乳喂养,婴儿在2-3个月龄后消化功能有一定发育,对母乳的消化吸收比较完全,不足以形成每天大便,所以可能存在几天不排便的情况,但是大便是软的糊状,婴儿生长发育不受影响。若婴儿无呕吐、腹胀、体重不增、哭闹等症状,随着添加辅食会逐渐好转。
二、疾病现象
1.胃肠功能紊乱
由于胃肠道蠕动减弱,导致肠道内的粪便无法正常排出,婴儿可能会数天不出现排便现象。
近期可以适量给婴儿补充温开水,提高肠道内的水分,同时还要尽量母乳喂养,妈妈日常饮食要以清淡为主,需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若婴儿是奶粉喂养,则应该每天定时定量补充温开水。家长要给婴儿养成每天按时规律排便的好习惯,有助于改善便秘情况。若饮食调整效果不明显,家长可以遵医嘱给婴儿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小儿化食丸等药物治疗,选择含乳酸杆菌或者是双歧杆菌的微生态制剂,可以降低肠道的PH值,并调节肠道菌群失调情况,促进排便。还可遵医嘱使用开塞露或者是甘油栓治疗,帮助软化大便,有利于促进粪便排出。
2.过敏
有些婴儿便秘是由于对牛奶蛋白过敏引起,导致胃肠道功能受到影响,无法正常排便,出现上述现象。还可伴有体重不增、哭闹、拒奶、大便黏液带血丝等表现。
需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喂养,可以避免过敏现象再次出现,恢复婴儿排便。
3.肠道外科疾病
如果婴儿存在先天性巨结肠、先天性肛门狭窄等疾病,会导致肠管狭窄,粪便无法排出,常常在出生时胎便排出延迟,出生后出现腹胀、便秘、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
需进行手术治疗,例如先天性巨结肠,可以进行肠造瘘术或根治性手术治疗。而先天性肛门狭窄,需要进行先天性直肠肛门畸形手术,通过手术恢复肠道通畅,使大便正常排出。
4.内分泌疾病
如果婴儿患有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导致自身新陈代谢减慢,影响排便,出现上述现象,这类婴儿还会有体温低、哭声哑、特殊面容、腹胀脐疝、发育落后等症状。
需在医生指导下应用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治疗,可调整体内激素水平,改善婴儿的代谢,帮助缓解便秘。
如果婴儿长时间未恢复排便,需尽早就医诊治,避免病情持续加重,影响机体健康。
- 上一篇:宝宝3个月,哺乳期妈妈能吃烧烤吗
- 下一篇:儿童吃菜籽油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