颌骨骨髓炎

  • 眶下间隙感染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眶下间隙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眶下间隙位于眼眶下方,眶下间隙感染一般有以下三种来源: 1、眶下间隙感染大多是来自于上颌前牙或者前磨牙根尖化脓性炎症或牙槽脓肿; 2、上颌骨骨髓炎脓液穿破骨膜,扩散到眶下间隙引起感染; 3、上嘴唇底部或者鼻子周围化脓性炎症扩散到眶下间隙。 眶下间隙感染常波及眼眶下方区域,而该区域皮肤发红、水肿,脓肿形成后会在眼眶下方形成比较明显的波动感。口内上前牙区域的前庭沟处常会有明显肿胀,按压疼痛,很容易摸到有波动感。有的时候会在前庭沟位置破溃,脓液从破溃的口中流出,还会有不同程度疼痛。
    2023-08-03
  • 颌骨疼能自愈吗(视频)

    颌骨疼能自愈吗
    颌骨疼痛能否自愈,取决于颌骨疼痛原因,主要情况如下:1、颌骨疼痛常见于颞颌关节疼痛,即在张口或进食时关节区域产生疼痛。如果是长期、反复用力咀嚼硬物导致,可通过休息和改变食物性状自行缓解;2、如果由牙齿发炎引起,如龋齿、牙周炎或根尖周炎等,有时也能自行缓解。当龋齿蛀到牙神经引起神经症状,会导致剧烈疼痛,但当牙神经已经完全坏死,牙齿失去神经支配,疼痛通常能自愈,但牙齿病变并没有改善;3、对于其它炎症性疾病,如颌骨骨髓炎、智齿冠周炎等导致的疼痛,如果患者抵抗力够好,也能自己康复。但是如果病灶没有被去除,疼痛可能会反复出现并迁延不愈;4、对于颌骨本身病变,如颌骨囊肿继发感染甚至颌骨肿瘤引起的疼痛,通常是慢性、可轻可重、反复的疼痛,因此需通过正确治疗才能缓解和治愈。
    2023-08-03
  • 咬肌间隙感染怎么治疗(视频)

    咬肌间隙感染怎么治疗
    咬肌间隙感染主要来自于下颌智齿冠周炎,也可能来自于下颌磨牙根尖炎症或者脓肿。咬肌间隙感染可以分为不同阶段,在早期应该全身使用抗生素,也就是抗菌药物,局部可以使用物理疗法或外敷中药。 如果炎症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继续发展形成脓肿,患者应该及时进行切开引流。咬肌间隙脓肿切开引流的位置虽然可以从口内进行引流,但是因为引流口位置比较高,引流并不是特别通畅,炎症不容易得到有效控制,长时间后容易引起颌骨骨髓炎。因此,临床上常从口外进行切开引流,切开引流后患者还要全身应用抗生素。
    2023-08-03
  • 下颌骨疼是怎么回事(视频)

    下颌骨疼是怎么回事
    下颌骨疼概念相对比较宽泛,要分析疼痛来源,疼痛最常见的原因如下: 1、炎症:常见下颌骨骨髓炎、牙齿原因导致,或者其它感染影响到该部位出现疼痛,这种情况下通常先要进行积极抗炎治疗。若局部已经形成脓肿和明显感染,要进行开放引流或者骨髓炎刮治; 2、肿瘤:顾名思义就是肿瘤侵犯颌面部相关组织引起疼痛,这种情况必须把肿瘤控制切除,得到良好治疗以后才能缓解; 3、其他:颞下颌关节或者相关外周组织、肌肉疼痛引起放射性疼痛,需寻找原因,若是冠心病导致,对关节进行合理处理和矫治。若是肌肉酸痛,需配合一定缓解肌肉疼痛的药物,通过理疗、按摩、热敷放松肌肉,解决疼痛问题。 总之,对于所谓下颌骨疼痛,首先要区分类型,是炎症、肿瘤还是不明原因导致的疼痛,找到相应分类以后分别给予适当措施,才能够得到好的控制和治疗。
    2023-08-03
  •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病理(视频)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病理
    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和常规颌骨骨髓炎有所区别,一般的颌骨骨髓炎由炎症引起,所以在病理上经常可看到炎症细胞引起的炎症性反应变化、脓灶以及毛细血管增生炎症反应。而放射性颌骨骨髓炎一般由过剂量的放射性物质所引起,此时主要表现为颌骨坏死,而不是炎症性的反应。通常情况下,在显微镜下可看到小块坏死性的骨组织,骨细胞不清晰,替代正常骨细胞的为坏死组织。同时,因为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并不是炎症性疾病,所以不能够看到炎症性反应,比如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和脓灶细胞的形成,以上均没有,而是单纯由坏死骨组织和周围没有看到的骨细胞、成骨细胞引起,此为放射性颌骨骨髓炎和常规的骨髓炎不同之处。
    2023-08-03
  • 腮腺隙感染怎么治(视频)

    腮腺隙感染怎么治
    腮腺隙感染的治疗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早期感染:建议针对性的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以便于控制感染; 2、局部形成脓肿:应依据脓肿位置进行切开手术,靠皮肤较近的脓肿,建议于颌面部外面皮肤做切口;靠咽旁较近的脓肿,建议从口内做切口,以便于引流; 3、脓肿向上进入颅底,可引起颅内感染,脓肿向下侵犯颌骨,可导致颌骨骨髓炎,治疗均比较困难,建议早期治疗。
    2023-07-30
  • 化脓性骨髓炎治疗(视频)

    化脓性骨髓炎治疗
    化脓性骨髓炎的治疗,首先应该明确诊断,有没有死骨,处于怎样的状态,如果化脓性骨髓炎是中央性骨髓炎并且形成死骨,这种治疗就必须要采用手术治疗去除死骨,进行骨髓炎的刮治。如果是边缘性骨髓炎,也就是下颌骨皮质发生增生性的慢性炎症,这个也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把炎性增生骨刮治,所以称为下颌骨骨髓炎刮治术。对于没有出现明显死骨而且抵抗力比较强,炎性骨膜、骨增生又比较小的病人,也可以试图采用保守治疗,因为下颌骨骨髓炎多数情况下颌骨周围的肌肉、软组织肿胀,这个时候可以采用理疗的方法进行非手术的治疗,但是理疗的时候同时要采用药物性抗感染。
    2023-08-03
  • 如何预防化脓性骨髓炎(视频)

    如何预防化脓性骨髓炎
    下颌骨骨髓炎是常见病,但是近几年的发生率明显下降,说明下颌骨骨髓炎可以预防。现在主要是生活条件改善,大家对于口腔的卫生比较注意,一旦发生早期的诱发因素会及时就诊,所以造成下颌骨髓炎的发病率大大下降。其预防除了要平时注意口腔卫生之外,与全身抵抗力、免疫力也有关,因此体检也很重。导致下颌骨骨髓炎的主要病因是牙源性,最常见的情况就是智齿冠周炎,有部分根尖炎也可以引起下颌骨髓炎,因此一旦发生牙源性疾病,而这种疾病有可能引起骨髓炎,应该及时治疗、正确治疗,才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2023-08-03
  •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X线表现(视频)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X线表现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分为急性期与慢性期,其X线表现如下: 一、急性期边缘性颌骨骨髓炎X片一般无异常X线成像,临床仅可根据症状诊断疾病; 二、慢性期颌骨骨髓炎包括骨质增生型及骨质溶解破坏型,具体如下: 1、骨质增生型X线表现为骨质疏松,且骨膜反应较活跃,骨膜新生骨较明显,但骨质破坏较少见; 2、骨质溶解破坏型以骨质破坏为主,可伴有少量骨膜反应,X线表现主要为骨质疏松或骨质破坏。临床上骨质破坏与病变程度、时间长短相关,早期骨质破坏较小,随病程加重进展,骨质破坏范围逐渐增大。 边缘性颌骨骨髓炎属于颌骨骨髓炎,好发于上颌骨,尤其是上颌支和上颌角。
    2023-08-03
  • 牙髓炎不治的后果有哪些(视频)

    牙髓炎不治的后果有哪些
    牙髓炎为细菌感染牙体组织、牙髓组织即牙神经而引起,患者出现牙髓炎时,如果没有及时去除细菌进行合理治疗,可能会引起以下几种不良后果:1、颌骨病变或急性蜂窝织炎:细菌可沿牙髓腔进入根尖周组织,根尖周组织主要位于颌骨,此时细菌在颌骨内会导致颌骨损伤引起颌骨骨髓炎或其它颌骨病变,甚至急性蜂窝织炎,严重时可危及生命;2、皮瘘:如果机体未出现急性反应也会使颌骨破坏继续发展,可以在牙龈上出现窦道或瘘管,即牙源性排脓通道。如果未在黏膜上出现窦道或瘘管,有时也会从皮肤其它位置出现皮瘘。临床中患者可能表现为青春痘未愈合经常出现排脓,较大可能为牙齿感染而引起的颌骨感染导致皮瘘。因此,患者发生牙髓炎未将细菌清除时,可能会一直侵蚀周围骨组织、黏膜以及皮肤,导致较为严重的后续表现,建议患者及时进行治疗。
    2023-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