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源性心脏病

  • 肺心病的检查项目(视频)

    肺心病的检查项目
    肺心病的常规检查项目包括胸片、胸部CT、心电图、动脉血气、肺功能、电解质、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痰培养等。肺心病大多由老慢支引起,如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疾病,需有10-20年的病史,慢阻肺才会形成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后期会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多脏器功能不全等症状。肺心病早期按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严重的患者需要吸氧或机械通气治疗。
    2023-07-31
  • 肺源性心脏病治疗原则(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治疗原则
    肺源性心脏病治疗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治疗原发病:减少原发病急性加重; 2、控制感染:原发病急性加重80%因感染引起; 3、扩张支气管,解除痉挛,如茶碱类、β2激动剂等,解除支气管痉挛,减轻症状; 4、祛痰:由于支气管炎、慢阻肺患者痰液增多,建议使用祛痰药物; 5、患者病情较重,需进行机械通气、吸氧等治疗。
    2023-07-30
  • 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疗(音频)

    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疗
    讲解医师:张妮  (副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北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肺心病的治疗主要还是原发病的治疗,以及对出现肺心病后相关的心脏失代偿期要进行对症的处理。在肺、心功能代偿期的时候还是尽可能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措施,增强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延缓肺胸疾病的进展。另外去除急性发作的诱发因素,比如COPD的患者要尽量避免感冒、肺部感染,一旦进入肺心功能失代偿期,治疗原则就是积极控制感染、保持气道通畅、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比如呼吸衰竭的治疗。如果有感染应该给予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同时给予扩张支气管、去痰、纠正缺氧,随后纠正二氧化碳潴留的情况。如果出现呼吸衰竭,需要呼吸机辅助通气要积极的处理。右心功能衰竭到后期会出现明显的浮肿,继而引发左心功能也不好,要积极的给予纠正心衰的治疗,比如给予利尿剂,常用的就是髓袢利尿剂,比如呋塞米、托拉塞米等。强心药常用洋地黄类,如西地兰、地高辛等,血管扩张剂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比如硝酸酯类静脉点滴。对于一些并发症的处理,如果病人后期出现了肺性脑病还是应该积极的给予通气治疗,要纠正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有心律失常的患者,如果很容易出现房颤也要给予积极控制心室率的治疗,必要的时候给予抗血栓、抗凝的治疗。
  • 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的X线表现
    肺源性心脏病形成原因主要由于肺部、支气管或胸廓疾病引起。X线检查的表现如下: 1、两肺透光度增强,肋间隙变宽、变平,膈肌扁平、下移; 2、心脏外形表现为右下肺动脉增宽,右下肺动脉宽度与主气管宽度比例大于等于1.07; 3、肺动脉段突出大于3mm; 4、右心扩大; 5、根据原发病不同X线检查表现不同,如肺间质病、陈旧性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或胸廓畸形等X线表现不同,无论有何基础表现,心脏增大、右下动脉增宽或者肺动脉段突出,这是诊断的标准之一。
    2023-07-30
  •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怎么样(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怎么样
    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不良。肺源性心脏病除急性肺心病由栓塞引起,慢性肺心病均由于肺部疾病引起心脏受累所致,其病程较长,随病情进展和时间延长,心、肺功能逐渐降低,后期可出现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水电平衡紊乱,甚至出现肺性脑病。早期进行治疗可延缓其进展,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病或急性加重时及时治疗,或于缓解期预防急性加重发作,均可延缓肺心病进展,如果发展至不可逆阶段,预后较差。
    2023-07-30
  • 尘肺晚期端坐呼吸怎么回事(视频)

    尘肺晚期端坐呼吸怎么回事
    尘肺病发展到终末期,即晚期,患者的肺功能会出现严重受损。因为此时患者的肺经过一系列变化,会出现肺气肿、肺大疱,甚至部分病人会出现气胸、呼吸衰竭以及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此时如果患者再合并感染,可于尘肺病基础上使得肺气肿、肺大疱进一步加重,进而出现呼吸衰竭。此时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时呈端坐呼吸。此种情况一般提示患者心功能受损、病情比较严重。患者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延误病情。
    2023-07-31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预防(视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如何预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其形成过程中可以预防,该病病程较漫长,平时生活需注意,避免接触导致该病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条: 1、患者因吸烟、接触部分粉尘或长期处于该环境工作、生活,可采取戒烟;在粉尘环境中佩戴口罩,减少不良气体的吸入;也可改善大气环境; 2、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患者,建议按时治疗、用药,减少急性加重次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在防不在治,因此患者只要预防措施到位,部分肺心病可以避免。
    2023-07-30
  •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视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并发症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症较多,主要有以下几类: 1、呼吸衰竭:肺心病患者氧气无法进入体内,二氧化碳无法排出体外严重时可引起呼吸衰竭; 2、呼吸性酸中毒:二氧化碳无法排出体外引起二氧化碳潴留时出现; 3、肺性脑病:大脑因缺氧或二氧化碳潴留引起异常精神和神经症状; 4、自发性气胸:由于肺部疾病引起肺大泡破裂导致; 5、消化道出血: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可出现肝淤血或胃肠道淤血,患者缺氧或服用糖皮质激素,则可出现消化道出血,严重时出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6、严重的肺心病患者可出现心律失常,甚至休克。
    2023-07-30
  • 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
    肺源性心脏病多由肺部疾病引起,具体病因有以下几点: 1、急性肺栓塞:由于长期卧床、骨折、分娩后和部分高危因素引起,起病急,短时间内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 2、慢性肺栓塞:多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引起; 3、胸廓畸形:如脊柱炎、外伤、胸膜肥厚、胸膜炎等治疗不及时形成一侧胸廓塌陷,即胸膜疾病; 4、结核、结节病、肺血管炎症引起原发性或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形成慢性阻塞性肺病所致。
    2023-07-30
  • 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怎么回事(视频)

    肺源性心脏病心胸比例是怎么回事
    肺源性心脏病不仅需观察心胸比例,还需检查心脏大小。心脏位于胸腔内,正常比例大约为0.5,即心脏和胸廓比例大约为0.5,如果超过正常值称为心脏增大。心胸比例根据人体高矮胖瘦不同,如肥胖患者膈肌上抬,心脏处于横位,X光检查心胸比例增大,但未发生病变;瘦弱者或肺气肿患者不一定有慢阻肺,可能心脏为垂型,心胸比例可能会减小。心胸比例指标现已不太常用,由于以往检查手段较落后,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心衰、心脏增大全凭胸片确诊,目前心脏超声检查可观察心房、心室大小。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