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系膜血管缺血

  • 什么是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视频)

    什么是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液灌注不足,或血液回流障碍引起肠壁缺血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多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患者多存在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使血液黏度增加,血液浓缩疾病是该病危险因素。 此病以左半结肠较为常见,尤其是结肠脾曲,最常见原因是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还有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主要分为急性肠系膜缺血、慢性肠系膜缺血、结肠缺血。最常见临床症状是腹部绞痛、恶心、呕吐频繁、腹泻。此类疾病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更好。
    2023-08-02
  •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怎么治(视频)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怎么治
    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需要及早诊断、及早治疗。治疗包括支持疗法和手术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点: 1、纠正诱发因素,扩血管、抗凝、补液治疗,胰高血糖素具有扩血管作用,可以增加缺血血管的血液供应,低分子肝素可以改善高凝状态,防止血栓形成; 2、血细胞比容增高时应补给晶体、胶体溶液或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3、手术治疗包括经选择性肠系膜上动脉插管,注射罂粟碱等血管扩张药物,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可以行取栓术,血栓形成者可行经导管溶栓,血栓内膜切除或肠系膜上动脉、腹主动脉搭桥手术。如果已有肠坏死,需要进行肠切除手术,可减少肠坏死范围,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