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壁瘤

  • 急性心梗并发症(视频)

    急性心梗并发症
    急性心梗的常见并发症如下: 1、心律失常:以室性心律失常比较多见,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可导致患者猝死; 2、心衰:由于心肌细胞缺血坏死,可造成患者急性心衰、呼吸困难。如果患者的乳头肌出现缺血,可造成乳头肌功能不良或者乳头肌断裂,造成急性的瓣膜关闭不全,也可造成心衰; 3、心脏破裂:急性心梗后1-2周内,由于心肌细胞坏死,失去弹性,心肌细胞自身的溶解吸收可能造成心室壁变薄,心脏出现破裂、穿孔,造成急性心包压塞,造成患者死亡; 4、室壁瘤:心肌细胞坏死的部位可能逐渐向外膨出,形成室壁瘤。室壁瘤内可能形成附壁血栓,血栓如果流到身体的其它部位,可能造成血栓栓塞; 5、心梗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肺部感染、心肌炎、心包炎、发热等。
    2023-08-01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大吗(视频)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风险大吗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又称为冠状动脉搭桥术,该技术应用近30年,是一种较成熟的手术方式。其手术有一定风险,其风险程度依据术前准备及患者病情等多种因素而定,若患者本身合并肾功能衰竭或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或肺心病、糖尿病等,其手术风险会随之增加。大部分患者手术较顺利,但少数患者因本身病变较严重,心功能较差,而存在室间隔穿孔、二尖瓣反流、左心室室壁瘤等风险。
    2023-08-02
  • 急性心肌缺血的危害(视频)

    急性心肌缺血的危害
    心肌缺血的危害主要为心肌坏死,一旦发生心肌坏死,即为永久性、不可逆性病变。如心肌坏死形成瘢痕组织,疾病进一步加重即可出现心衰。如室壁瘤形成并出现破裂,可导致心脏破裂,从而危及患者生命。 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者,时间即为生命。一旦发现持续性胸痛或诊断为心肌梗死,应及时至胸痛中心处理,及时行急诊PCI术打通血管、抢救心肌,抢救患者生命。
    2023-07-31
  •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视频)

    陈旧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陈旧性心肌梗死若未出现相应症状、未引起严重的室壁运动障碍,可以不进行治疗;但若反复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如发生室性早搏、心跳加快,则需使用β受体阻滞剂;心跳减慢时需使用可达龙进行治疗,药物治疗效果较差者可考虑进行ICD、消融治疗。 如果出现室壁瘤或室壁运动异常,并且情况较为严重,心脏收缩时室壁瘤反而会向外鼓,引起心脏射血分数降低。此类患者症状比较严重,需要针对室壁瘤进行治疗。
    2023-08-02
  • 前间壁心肌梗死怎么处理(视频)

    前间壁心肌梗死怎么处理
    若患者发生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时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时间,在6小时内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治疗:1、血管重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一旦诊断成立,医生需要尽快通过急诊冠脉造影明确堵塞血管位置,或者通过球囊、支架技术给予开通称为血运重建,对于无技术条件的医院可采取溶栓方法进行治疗,此为重要环节;2、抗血小板、强化降脂:还需进行强化抗血小板治疗,以及使用他汀类药物进行基础降脂治疗;3、避免并发症:预防患者出现心衰、乳头肌功能失调如二尖瓣乳头肌断裂、室壁瘤形成、室间隔穿孔以及心梗后综合征发作。因此,需从综合角度给予治疗,同时提醒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患者注意后期心衰预防工作。
    2023-08-03
  • 心梗下支架危险期(视频)

    心梗下支架危险期
    真正风险来源于心梗本身,并非支架。心梗为严重致死、致残疾病,早期死亡率在30%左右,随着介入技术包括支架技术发展,将心梗死亡率下降到3%-5%,支架植入为微创技术风险较小。心梗早期死亡风险来源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没有送到医院前可能会发生死亡。 此外,心梗第3天时水肿达到高峰,特别是前降支血管闭塞,出现广泛前壁心肌梗死,第3天心脏肿胀,如果此时用力大便、情绪不稳定或者不注意,会引起室壁瘤破裂,是重要致死原因。因此,国内要求患者72h内卧床,在医生指导下在72h之内行早期心脏康复。国外要求48h内最好卧床,可以减少心梗风险。通常7天内发生心梗风险较大,7天出院后也要随访,42天基本定型,稳定性较好。
    2023-08-03
  • 广泛性心肌缺血彩超的表现(视频)

    广泛性心肌缺血彩超的表现
    缺血性心肌病指因冠状动脉各分支广泛受累,导致心肌广泛性缺血、坏死、纤维化,继而心脏扩大,收缩功能明显受损的心脏疾病。超声表现主要是心脏增大、心尖部扩大、圆钝,近似球形,严重者局部突出形成室壁瘤,可伴有腹壁血栓形成、左心房扩大、左心室壁运动幅度明显减弱,范围较广泛。 此外,严重者超声表现不运动或运动消失,出现矛盾运动,室壁运动不协调,心内膜心肌回声增强,心肌变薄膨出,左心室射血分数及短轴缩短率明显降低,组织多普勒成像心肌运动速度减低,应变率减低。彩色多普勒可见二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二尖瓣口血入频谱或二尖瓣瓣环组织多普勒显示左心室舒张功能显著减退,常呈限制性充盈。这时患者需到正规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治疗,如进行冠状动脉造影评估心脏功能,是否需进行冠状动脉支架或手术搭桥治疗。
    2023-07-31
  • 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因(视频)

    室性心动过速的原因
    室性心动过速简称为室速,指起源于心室自发性连续3个以上频率>100次/min的期前搏动所组成的心率,室速大多见于各种类型的器质性心脏病,尤其是心肌病变广泛而且严重的患者,如冠心病伴有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或者合并室壁瘤的患者。心肌梗死后产生室速的原因主要是心电活动异常、室壁运动异常、束支传导异常,以及心力衰竭等,这为室速的发生提供了病理基础。尤其是心肌梗死区域或者周边残存的心肌组织具有缓慢传导的功能,梗死区域自身与周边心肌组织可以形成各种折返,导致室速的发生。扩张型心肌病、右心室心肌发育不良、肥厚型心肌病,以及严重的心肌炎都是由于心肌自身的病变而导致的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缺血、心肌功能下降,为室速的形成提供了病理基础。
    2023-07-31
  • 室壁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视频)

    室壁瘤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室壁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室壁瘤的大小。具体如下:1、保守治疗:即药物治疗,适用于体积较小的室壁瘤。可以应用临床常用的,改善左心室重构的药物,如RAS阻断剂、ACEI类药物、ARB类药物。ACEI类药物包括培哚普利、雷米普利,RAS阻断剂包括替米沙坦、缬沙坦等。同时加用防止血栓药物,如阿司匹林或者氯吡格雷这类药物,进行治疗;2、外科手术治疗:如果室壁瘤较大,影响心脏功能,例如影响左心室的射血分数,需要进行外科手术的治疗。外科手术可以将室壁瘤切除,然后进行缝合,心脏就能够恢复至相对正常的状态。室壁瘤并非心脏出现肿瘤,而是发生心肌梗死以后,容易在左心室的心尖部或者侧壁部位,出现心肌坏死,失去收缩功能。这时在心脏收缩时,坏死的心肌可以膨出,形成室壁瘤,可以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治疗。
    2023-08-01
  • 室壁瘤的治疗方法(视频)

    室壁瘤的治疗方法
    室壁瘤是心肌梗死后一种相对常见的并发症,治疗主要是针对以下三个方向,即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血栓的形成。室壁瘤是由于坏死区域的心肌逐渐变成了瘢痕,该瘢痕失去了正常心肌收缩的活力,所以往往就不再收缩,甚至在其他正常心肌收缩的时候,向外膨出。主要危害是造成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腹壁血栓,还会在室壁瘤和正常心肌之间造成电活动异常,出现心律失常。具体治疗如下:1、血栓形成:如果有血栓形成,通常需要抗凝治疗,而且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口服抗凝药物;2、心律失常:如果是反复的心律失常,在除了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外,对于有反复发作甚至猝死可能性的病人,通常需要做植入性的心脏自动复力手术;3、心力衰竭:对于心力衰竭的病人,如果是通过药物难以控制、比较局限的、大的室壁瘤,通常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将其切除,把室壁瘤的瘢痕心肌切掉,其余正常心肌的收缩就会更加协调,对改善心脏功能、减少腹壁血栓,包括减少心律失常,都有一定意义。但是小的室壁瘤,主要还是依赖于药物治疗。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