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能治愈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需要根据病变分期而定。对于阈值前1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通过激光治疗和抗VEGF治疗,多数患儿可以恢复视力,部分早产儿治疗后可能出现斜视、弱视,需要定期随访;已经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儿,视力恢复不太理想;严重者即使手术后仍然不能视物,甚至有可能出现眼球萎缩等后遗症,预后较差。
    2023-07-30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症状不明显,患儿由于年龄较小,不能正常描述病情,需要医生对早产儿眼底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病变,避免进展到视网膜病变晚期,影响治疗效果。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需要散瞳眼底检查,同时配合巩膜压迫,全面检查眼底,部分患儿还需要采用眼底照相机进行筛查,避免遗漏病情。
    2023-07-30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期(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分期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分为5期,分别是: 1. 1期:在眼底视网膜颞侧周边有血管区与无血管区之间出现分界线; 2. 2期:眼底分界线隆起呈嵴样改变; 3. 3期:在眼底分界线的嵴样病变上出现视网膜血管扩张增殖,伴随纤维组织增殖; 4. 4期:视网膜发生部分脱离; 5. 5期:视网膜发生全脱离。
    2023-07-30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遗症有哪些(视频)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后遗症有哪些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因为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容易引起肺部感染,还因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和机械通气可以造成肺损伤、肺纤维化,可在新生儿后期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严重影响新生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 早产儿因为视网膜发育不成熟,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因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和机械通气,可使视网膜血管收缩,引起视网膜缺氧,从而诱导产生血管生长因子,刺激新生血管形成,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少数早产儿因发生视网膜病,会导致失明或严重的视力障碍。 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时,因为肺泡萎陷,肺动脉阻力增高,可以引起动脉导管未闭,早期出现右向左的分流,在后期出现左向右的分流。因为肺泡的萎陷长期缺氧,可以引起动脉导管未闭和持续肺动脉高压,都可以加重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情,使病程延长,在发生这些并发症时,要积极、合理治疗。
    2023-08-02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筛查(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筛查
    早产儿即俗称没有足月就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婴儿,首先早产儿没有发育成熟就提前出生了,视网膜血管没有长到周边,同时早产儿出生时全身的部分器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一般早产儿产下后,都要放到暖箱里,由于肺功能不好,需要吸氧,等身体状况好了后再回到正常状态下,这时候他从相对高氧状态到低氧状态,处于缺氧状态,所以就发生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主要是散瞳,检查眼底。目前临床上是直接散瞳检查,这需要由眼底病大夫用眼底镜来筛查,进行记录。部分单位没有眼底病大夫,或者眼底病大夫没有此方面经验,临床上可用照相机器,放大瞳孔后进行眼底照相,将照片传给有经验的眼底病大夫进行检查,判断有没有病变,病变到几期。该筛查不是筛查一次就可以,因为早产儿没有发育成熟,所以要定期检查,观察发展方向。如果患儿情况越来越好,则不需要治疗,如果出现了病变,就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否则,错过了有效的治疗时间窗,可能导致终生失明。
    2023-08-02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由于其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所致的一类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方式与病变分期密切相关。对于Ⅰ期病变,可观察,不需治疗;如病变发展到阈值期,应根据病情轻重,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激光、冷冻、眼内药物注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2023-08-03
  • 早产儿眼部筛查的重要性(视频)

    早产儿眼部筛查的重要性
    早产儿眼部筛查随着国家二胎政策的开放,很多70后的妇女也加入了生二胎的行列,还有一些夫妇做试管婴儿、生双胞胎以及三胞胎,还有职业妇女产前没有得到很好的陪护,可能出现早产。在早产以后,一定要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的筛查。因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严重可以导致视网膜的脱离,一旦视网膜脱离以后会引起失明,给个人、社会、家庭都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所以早产的患儿、新生儿一定要进行视网膜病变的筛查。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时间,一般是出生后4周左右进行早产儿的筛查。
    2023-08-03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回事(视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怎么回事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为早产儿视网膜发育不成熟的表现,多发生于早产儿或者低体重儿,患儿出生时眼底视网膜血管没有发育成熟,出生以后因血氧浓度发生变化,因此未完全血管化的视网膜会因血管收缩、血管异常增殖引起病变。早产儿视网膜上血管没有长到边上,因此边上血管就会出现异常增殖,而血管没有功能,因此这部分的视网膜功能就会消失。 临床要求出生体重<2kg或孕周<32周的早产儿和低体重儿,或矫正胎龄为31-32周的早产儿,在生后4-6周应进行眼底检查,但对于存在严重疾病或长时间吸氧的患儿,可以适当放宽筛查指征。另外,如果孩子确诊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时,不一定需要立即治疗,建议根据病变分区、病变部位、病变程度和分期,进行随访或治疗。目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包括药物、激光治疗,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2023-08-03
  •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是什么(视频)

    视网膜脱落的原因是什么
    视网膜脱落属于严重眼底疾病,眼外伤、高度近视是视网膜脱落最常见两大原因。眼外伤和高度近视容易引起视网膜上裂孔,液化玻璃体从视网膜裂孔进入视网膜下导致视网膜脱落,形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眼内手术等可导致玻璃体出血激化,形成激化膜,牵拉视网膜导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炎症、感染、肿瘤等容易引起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间存在液体积聚,可以引起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不同患者,视网膜脱离原因不同,可以是以上多种原因共同引起。部分患者既存在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又合并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2023-08-03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音频)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症状有哪些?
    讲解医师:陈宜  (主任医师)
    就职单位:中日友好医院眼科
    因为他这个病都是发生在早产儿的,你知道他这个刚出生,尤其是这些比较弱的早产儿,出生的时候可能都还在暖箱里,他也不会跟大人家长交流沟通,说他看不见了,或者是视物模糊了,所以都靠我们主动的去发现。以前没有做筛查的时候,家长就是看小孩已经看不见了,或者是出现瞳孔发白,觉得这个眼睛有异常了才来看。也就是说,到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晚期,才到医院就诊,这样就为时已晚了,即使通过手术,可能这个患者还是就是永久的失明了。所以就因为它这个特点,所以需要我们早期的进行筛查,及时的发现病变,及时的治疗,避免这个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致盲。那怎么做筛查呢?它这个筛查就需要这个,因为他这个病变经常会在周边,需要就是看的范围比较大,所以进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需要这个患儿散瞳,散大瞳孔,然后由非常经验非常丰富的眼底科医生进行检查,检查的时候可能还要配合巩膜压迫,这样全面的检查眼底,不至于漏掉它这个病变,如果用特殊的这个婴幼儿的眼底照相机进行筛查的话,也要采用广角的这个照相机。这样才不至于就是说漏掉或错过这个病变,能够及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