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痉挛

  • 什么是锥体外系疾病(视频)

    什么是锥体外系疾病
    锥体外系疾病即运动障碍性疾病,表现为随意运动功能障碍,主要由大脑基底节的核团异常改变引起,包括尾状核、壳核、苍白球、丘脑、髓核及红核,日常常见症状为特发性震颤、扭转痉挛等。本病与基因突变有关,好发于幼儿及老年人,老年患者可有转化为帕金森氏病的风险。因此,若老年患者出现特发性震颤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疾病类型,早期给予针对性治疗,以防不良预后的发生。
    2023-07-30
  • 扭转痉挛怎么治疗(视频)

    扭转痉挛怎么治疗
    扭转痉挛的治疗包括: 1、药物治疗:包括镇静类药物(如地西泮等)、左旋多巴类药物、抗乙酰胆碱能药物(如盐酸苯海索)、抗精神类药物(如氟哌啶醇等)。整体而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2、注射肉毒素:一般针对局部症状较重的一种治疗方式,如果为全身肌肉症状,一般不选择肉毒素治疗; 3、脑深部电刺激术:通过电刺激来调整不正常放电的一种方法,一般治疗效果较好。 具体用药请结合临床,由医生面诊指导为准。
    2023-08-01
  • 什么是扭转痉挛(视频)

    什么是扭转痉挛
    扭转痉挛是一组全身肌肉发生不自主扭转样运动,是肌张力障碍的一种类型。目前该病的发病原因尚未明确,或与遗传因素有关。对于该病,往往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药物,常见治疗药物包括左旋多巴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抗精神类药物等,一般治疗效果不佳;如果扭转痉挛局部肌肉症状较重时,可注射肉毒素进行治疗;另外,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扭转痉挛效果较好。
    2023-08-01
  • 颤病遗传吗(视频)

    颤病遗传吗
    颤病属于中医范畴,包括的疾病较广泛。如果颤病属于帕金森病,10%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大多数患者均是散发;如果颤病属于路易小体病、亨廷顿病、豆状核变性、扭转痉挛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该类疾病已经明确存在基因问题,具有家族遗传性,是否存在遗传性可根据医学诊断结果而定。
    2023-08-02
  • 常见的肌张力障碍有哪些(视频)

    常见的肌张力障碍有哪些
    常见的肌张力障碍包括: 1、儿童肌张力障碍:多与基因因素有关,如抽动秽语综合征、扭转痉挛等; 2、中老年人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如面肌痉挛、眼睑痉挛、斜颈等,眼睑痉挛常表现为不停眨眼,面肌痉挛常表现为半侧面部不停抽动,严重时甚至口角抽搐、歪斜。 因此,患者若确诊有肌张力障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给予相应治疗。
    2023-07-30
  • 智力正常的脑瘫表现(视频)

    智力正常的脑瘫表现
    智力正常的脑瘫表现,若肌张力增高,则表现为不自觉扭转,运动异常、姿势异常,如扭转痉挛、四肢运动功能障碍,还可出现下肢痉挛性截瘫,表现为脚尖朝地,但儿童智力正常。需针对脑性瘫痪的运动异常进行有效康复治疗,年龄较大的儿童肌张力异常可通过手术进行跟腱部分切除,减轻痉挛性瘫痪,也可以通过支架、矫正鞋使肌张力、运动功能得到改善。 脑性瘫痪是指由于围产期获得性脑损伤导致一系列脑发育损害,造成运动、语言、精细动作、认知等各方面功能损害,但部分脑性瘫痪儿智力表现正常,即理解能力、记忆力、分析能力正常,可存在其它脑瘫表现。
    2023-07-31
  • 常见的肌张力障碍有哪些(视频)

    常见的肌张力障碍有哪些
    常见的肌张力障碍包括: 1、儿童肌张力障碍:多与基因因素有关,如抽动秽语综合征、扭转痉挛等; 2、中老年人继发性肌张力障碍:如面肌痉挛、眼睑痉挛、斜颈等,眼睑痉挛常表现为不停眨眼,面肌痉挛常表现为半侧面部不停抽动,严重时甚至口角抽搐、歪斜。 因此,患者若确诊有肌张力障碍,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由专业医生给予相应治疗。
    2023-08-01
  • 氟哌啶醇不良反应(视频)

    氟哌啶醇不良反应
    氟哌啶醇可抗多巴胺,也可抗胆碱受体,还可阻断α受体,根据药理作用能看出,其不良反应中锥体外系反应较重而且常见。氟哌啶醇不良反应如下: 1、急性肌张力障碍,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易发生,会出现明显扭转痉挛甚至吞咽困难或静坐不能; 2、迟发性运动障碍,如会有运动迟缓,僵直、震颤症状出现,应是长期大量使用才会出现迟发性运动障碍; 3、可出现口干、视物模糊、乏力、便秘、出汗; 4、月经失调、闭经、溢乳,因还可引起血浆泌乳素浓度增加甚至男性患有男性乳房发育症; 5、长期大量使用可出现抑郁反应; 6、心律失常,因为药物可引起QT间期延长,QT间期延长类似心律失常; 7、出现直立性的低血压。如同时服用氟哌啶醇因药物可作用于α受体,因此在服用药物时动作应缓慢。
    2023-08-03
  • 扭转痉挛是什么病(视频)

    扭转痉挛是什么病
    扭转痉挛属于锥体外系疾病,由肌张力异常所致,表现为全身扭转的肌张力障碍,临床以四肢、躯干剧烈而不随意运动及扭转姿势异常为特征。锥体外系疾病的病因是基底节与核团病变,如苍白球、尾状核、壳核、丘脑、髓核和红核。扭转痉挛可选用肌肉松弛剂,如口服巴氯芬,可达到一定治疗效果;也可采用深部脑刺激术摧毁基底核团病变,达到根治的目的。
    2023-07-30
  • 发作性运动障碍严重吗(视频)

    发作性运动障碍严重吗
    发作性运动障碍疾病通常不严重,属于比较轻微的椎体外系疾病,且此疾病可治、可控,对生活的影响也不大。所以如果一旦确诊患有发作性运动障碍,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这个病并不是不治之症或绝症,对于身体的影响非常小。相比其他比较难治的椎体外系疾病,比如帕金森病、亨廷顿舞蹈病、扭转痉挛,发作性运动障碍属于良性疾病,而且比较容易治疗。可以遵医嘱口服小剂量的卡马西平、奥卡西平,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完全被控制。发作性运动障碍患者保持健康的心态,也较为重要。当患者出现焦虑、心烦时,发作性运动障碍会发作频繁。如果心情放松,症状则不明显。所以保持健康的心态,管理自己情绪也较为重要。由于发作性运动障碍不容易被根治,一旦停药有时还会复发。要正确认识发作性运动障碍疾病,与疾病共存,则问题不大。发作性运动障碍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容易出现功能障碍,一般遵医嘱口服药物,维持症状不影响生活即可,并不要求一定要将其断掉或者除根。否则患者会觉得心情欠佳,对此疾病的治疗和认识也会产生一定的偏差。
    2023-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