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敏

  • 心脏早搏的危害(视频)

    心脏早搏的危害
    心脏早搏分为功能性及器质性早搏。功能性早搏多见于健康人、无器质性心脏病者或小儿,由过劳、精神紧张、消化不良、情绪激动或植物神经系统不稳定等因素引起。器质性早搏由疾病引起,如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洋地黄药物中毒等。功能性早搏是良性早搏,少于5次/分,也称偶发早搏,对健康影响不大;6次/分以上,称频发早搏,易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供血不足,引起胸闷、心悸、头晕、乏力,甚至心力衰竭。
    2023-07-30
  • 心脏早搏能治愈吗(视频)

    心脏早搏能治愈吗
    一般认为早搏是能够控制和治愈的,心脏早搏易发生于正常人,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或器质性心脏病患者更易发生,如情绪激动、神经紧张、疲劳、消化不良,以及过多吸烟、饮酒、喝浓茶等均可引起,但也有无明显诱因者。 早搏次数较少,在一万次以内,可采取药物治疗;一万次以上属于频发早搏,同时伴有严重器质性心脏病者,可采取射频消融等手段进行治疗。
    2023-07-30
  • 心律不齐吃什么药(视频)

    心律不齐吃什么药
    心律不齐可采用心得安、心律平、阿替洛尔、异搏定等抗心律失常的药物,包括传统中药,如活血化瘀类的丹参片,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阿司匹林肠溶片,中成药物有丹参滴丸、丹参舒心胶囊。同时也可采用营养心肌的药物,如维生素B1、肌苷片、维生素B6片等,临床上常用。对于严重的心律失常,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尤其是抗心律失常的药物。
    2023-07-30
  • 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视频)

    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
    左心衰竭主要表现为疲软、乏力、呼吸困难,初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从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只能端坐呼吸,典型的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多发生于熟睡中,有胸闷、气急、咳嗽、哮鸣,特别严重者可演变为急性肺水肿,出现剧烈气喘、端坐呼吸、极度焦虑及咳粉红色泡沫痰、紫绀、肺淤血等。左心衰竭一般高危人群多见,如急性心梗、器质性心脏病等。
    2023-07-30
  • 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视频)

    心绞痛的症状有哪些
    心绞痛位于胸骨体上段、中段之后的压榨性、闷胀性、窒息性疼痛,可波及到心前区或放射至左肩背、左上肢内侧,甚至达到无名指及小指,伴有濒死感或者迫使患者立即停止活动,重者会出汗。一般疼痛持续1-5分钟,不超过15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疼痛在1-2分钟内可消失。常在劳累、情绪激动、受寒、饱食、吸烟时发生,此外贫血、心动过速、休克也易诱发。
    2023-07-30
  • 心率过缓的原因(视频)

    心率过缓的原因
    心率过缓原因分为三大类: 1、心脏血管性疾病:如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 2、全身性疾病:如流行性感冒、伤寒、甲状腺机能减退、白喉恢复期、阻塞性黄疸、垂体功能低下、高血钾、碱中毒等; 3、药物因素:如β受体阻滞剂、利血平、利多卡因、乙胺碘呋酮、胍乙啶、吗啡等,均可引起心率过缓的发生。
    2023-07-30
  • 喝完咖啡心慌补救办法(视频)

    喝完咖啡心慌补救办法
    喝咖啡后身体可出现明显不适,如心慌,最好的办法就是要及时就医。大部分不适症状是由于咖啡因中毒导致,症状严重者,自己不能随意的处理,需通过医学手段进行治疗,尽量远离咖啡因带来的伤害。对于症状并不严重的患者,可通过医学知识采取自救的措施来进行改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大量饮水,这样可加速身体中咖啡因的代谢及排出,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
    2023-07-30
  • 心律不齐的症状(视频)

    心律不齐的症状
    心律不齐一般无症状,部分患者在心律不齐的情况下会出现以下几种症状: 1、心悸,感觉自己心跳加快; 2、心跳减缓; 3、心跳不规则; 4、心跳暂停。 因严重疾病导致的心律不齐,患者会出现头晕、胸闷、胸痛、气急、多汗、颜面苍白、四肢发冷、抽搐、昏迷等不适,需配合治疗,轻微的心律不齐可以正常工作及学习,并无明显异常。
    2023-07-30
  • 左心衰和右心衰的区别(视频)

    左心衰和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竭分为左心衰竭与右心衰竭,左心衰主要表现为疲倦、乏力、呼吸困难,初期为劳力性呼吸困难,从而演变为休息时呼吸困难,多发作于熟睡中,出现胸闷、气急、咳嗽、哮喘、哮鸣等,严重者易引起急性肺水肿,导致气急、端坐呼吸、焦虑及粉红色泡沫痰,并伴有紫绀等肺部淤血; 右心衰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夜尿、饮水及排水分离等现象。
    2023-07-30
  • 心脏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视频)

    心脏缺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造成心脏出血原因如下: 1、劳心过重,心肌耗血量过大,引起心肌相对缺血; 2、血容量不足,全身缺血; 3、血管供血不通畅引起心肌供血障碍; 4、血红细胞聚集过重、血黏度过大、杂质过多,引起心肌血液循环不良。 常见病因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对于血黏度高、血脂高患者易高发,尤其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易出现心肌缺血。
    2023-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