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蓝英

  • 50-60岁正常血糖值(视频)

    50-60岁正常血糖值
    50-60岁正常血糖即空腹血糖低于6.1mmol/L,餐后血糖低于7.8mmol/L,属于正常血糖。如果血糖超过6.1mmol/L,餐后血糖超过7.8mmol/L,可以去医院内分泌科就诊。如果多次监测血糖或者标准血糖空腹>7.0mmol/L,考虑为糖尿病。多次测量空腹>7.0mmol/L是糖尿病,或者多次测餐后血糖或者随机血糖>11.1mmol/L,考虑为糖尿病。这两者之间的患者考虑糖耐量异常,根据情况有选择地进行相对治疗,如血糖接近5.6mmol/L或接近7.8mmol/L,就要提高警惕,评估有没有肥胖。 根据体重指数或者腹围评估有没有肥胖,如果有肥胖,要加强有氧锻炼,如每周快走或者慢跑控制体重,还需控制饮食,避免将来进一步发展成糖尿病。空腹血糖介于6.1-7.0mmol/L,餐后血糖或者随机血糖在7.8-11.11mmol/L,可以到内分泌就诊,或者早期严格饮食和运动干预,根据体重情况控制摄入量,避免过量摄入夜宵、高脂、高碳水化合物,每周进行至少3-5次锻炼,每次坚持30分钟有氧运动。诊断为糖尿病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2023-07-31
  • 哪些检查能确定得了糖尿病(视频)

    哪些检查能确定得了糖尿病
    确诊糖尿病的相关检查具体如下: 1、常规体检检查生化及尿常规,如发现尿常规中尿糖有加号或者血糖>6.1mmol/L,要及时到相应专科完善相关检查,判断糖尿病; 2、如果没有口渴、多饮、多食、多尿,要完善糖耐量试验。即一般用标准的75g无水葡萄糖空腹饮用,进食两小时后再测血糖,空腹测一次血糖、进食糖水或二两馒头后,评估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如果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1.1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如果没有症状,血糖需要重复2次才能确诊为糖尿病,但是糖尿病诊断中需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虽然糖化血红蛋白不作为诊断标指标,但是在评估血糖整体高低较实用。 所以第一次查血糖要做糖耐量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再完善尿常规,检查有没有糖尿病并发症,如是否出现酮体。因此,主要就是通过上述检查评估有没有糖尿病及其严重程度。
    2023-07-31
  •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怎么回事(视频)

    老年习惯性便秘是怎么回事
    便秘分为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所有的便秘都指慢性便秘。慢性便秘要求每个星期排便次数少于三次,而且出现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持续三个月以上。功能性便秘分为以下几种: 1、排空迟缓型:主要是整个胃肠功能蠕动下降,导致排便时间长,如三天、四天甚至一周大便一次; 2、功能性排出障碍:上半部分小肠和结肠功能正常,如大便蓄积在肛门口周围,但排不出来,需要开塞露或人工挖粪便刺激排出。 此外,混合型便秘是器质性便秘和功能性便秘两种情况均存在,老年人混合型占多数,除功能性便秘以外还合并器质性便秘。器质性便秘主要是结肠和肛周疾病引起,尤其是肿瘤。所以如果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者排便时间较长,最好去肛肠科或者外科做指肛检查,排除占位。
    2023-08-01
  • 老年人血糖高会引起哪些并发症(视频)

    老年人血糖高会引起哪些并发症
    高血糖有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如果不注意,高血糖急性并发症多数人会出现昏迷。昏迷有以下两个原因: 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为血糖较高,体内不能产生胰岛素,血液pH值降低导致昏迷; 2、血糖过高直接导致严重脱水,即高渗使脑代谢受抑制引起昏迷。 一旦出现急性并发症,应及时送诊进行积极治疗。慢性并发症包括大血管并发症和小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见于: 1、心脏问题:冠心病、心绞痛; 2、脑部问题:脑血管问题以及脑中风、偏瘫; 3、外周血管病变:如外周动脉狭窄导致出现间歇性跛行。 小血管病变主要是肾脏病变和眼底病变。肾脏病变主要是糖尿病肾病,早期有糖尿病后会逐渐出现糖尿病肾脏病变,后期出现蛋白尿,严重者会导致肾功能衰竭,影响生活质量。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眼底出血、渗出以及最严重的视网膜剥离,严重可导致失明。所以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出现问题应及时就诊。
    2023-07-31
  • 老年人尿频是什么原因(视频)

    老年人尿频是什么原因
    正常人排尿次数白天为4-6次,晚上0-2次。尿频原因较多,一般分为排尿次数多但尿量减少,还有排尿次数多但尿量跟平常一样。引起排尿次数增多、尿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腹腔问题,如下段输尿管结石、盆腔肿瘤、膀胱结石、膀胱炎以及龟头、阴道口炎症等,这些原因刺激排尿系统过度反应,引起排尿次数多,但是整个尿量并没有增多。排尿次数增多,但是每次尿量和平常一样,导致整个尿量比平常明显增多,甚至达到每天3000-5000mL的尿量,这种是全身性疾病导致,见于以下原因: 1、 糖尿病:因血糖升高、渗透压增高,导致饮水量增多、尿量增多; 2、 尿崩症:因为防止尿量排泄的物质减少,引起大量尿液排出; 3、 肾脏病:造成水的回吸收受影响,引起大量尿液排出; 4、 慢性肾衰:恢复期可出现多尿。 上述情况均可引起排尿频率增多,但是每次尿量并没有减少。故丢失大量液体需根据具体情况到相应专科就诊,尽早发现问题、尽早解决问题。
    2023-08-01
  • 中老年晚上睡不着怎么治疗(视频)

    中老年晚上睡不着怎么治疗
    中老年晚上睡不着即为失眠。一般失眠可以是急性期失眠、短暂性失眠和慢性失眠。急性期和短暂失眠要询问最近家里或生活上有没有出现影响睡眠的原因,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即能缓解失眠症状。如不能缓解长期、持续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缩短或早醒,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即称为慢性失眠。慢性失眠需要药物干预,因为长时间会影响生活质量、个人精神状态及全身器官衰退。治疗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首先进行心理干预:如心理有顾虑或生活中有困难,应及时沟通,与家属说明情况; 2、药物干预:如苯二氮䓬类镇静安眠药,根据情况先从小剂量开始,然后根据入睡困难或睡眠时间缩短,选择相应促进入睡药物或维持睡眠时长的药物,通过这些方面改善睡眠情况; 3、关注患者基础问题:如是否有基础疾病、基础疾病药物是否过量、是否需要特别干预,请相关专科协助,改善整个睡眠状况。
    2023-08-01
  •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视频)

    老年人骨质疏松最佳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骨质疏松的治疗分为一般性治疗和药物治疗。一般性治疗包括饮食、运动两方面,具体如下: 1、日常保证基础、特定蛋白质,特定富含钙、磷比例合适的食物,如最容易获得的牛奶,钙磷比例较合适,可促进钙质吸收; 2、运动,适度外出活动,保证肌肉对骨头的牵拉。 治疗分为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基础治疗见于以下两种: 1、进食钙片,60岁以上的含钙食物中,每天大概需要400mg的钙片,所以需要外源性补充600mg钙片。根据年龄情况分成1天2次,最好有一次在睡前服用,促进钙吸收。钙进食后30-40分钟左右进食牛奶,可以更好促进钙质吸收; 2、进行维生素D药物干预。 药物治疗如磷酸盐类、降钙素类及其它药物,具体如下: 1、目前临床主要用磷酸盐类改善骨密度及骨强度; 2、鲑鱼降钙素、鳗鱼降钙素可以改善骨质疏松引起的严重疼痛,包括骨折后疼痛; 3、市面上非常见药物,如服用中成药也可以改善症状; 4、还可以进行激素治疗,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的雌激素治疗或者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治疗,可以延缓骨质疏松。男性可考虑雄激素治疗,但是目前应用极少。
    2023-08-03
  • 老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注意什么(视频)

    老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应注意什么
    脊柱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最常见问题,而且非常隐匿,一般只是腰背部疼痛。到医院检查可提示脊柱骨折,如果不注意只是发现腰背疼痛,身高会逐渐变矮。该病注意事项具体如下: 1、抗骨质疏松治疗,饮食和运动是一般治疗,维生素D和钙片是抗骨质疏松治疗的基石,可以再加上双磷酸盐类药物,如福美加或者一年一度的密固达; 2、如疼痛明显可以使用降钙素,间歇性肌注或鼻喷剂吸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 3、注意预防二次骨折,要避免负重及弯腰负重拿东西,或者尽量减少下蹲、深蹲起立运动,避免再次发生骨折。
    2023-08-03
  • 空腹血糖超过6.1正常吗(视频)

    空腹血糖超过6.1正常吗
    按照糖尿病诊断标准,空腹血糖≥6.1mmol/L,就要考虑血糖异常,按糖尿病标准属于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6.1mmol/L属于正常,但根据具体情况还应该结合年龄评估,具体如下: 1、如果年龄低于60岁的人群血糖为6.1mmol/L,建议去正规内分泌科做糖耐量试验以及糖化评估血糖情况; 2、60-80岁或者70岁年龄段的人群血糖为6.1mmol/L,建议明确有无糖耐量异常或者糖尿病,有些患者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明显升高,有可能是糖尿病。体质好的年轻人如果血糖存在异常,建议完善相关检查,明确有无糖尿病,这种情况下的糖尿病应早期干预,保证后期生活质量; 3、80岁以上的年龄段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和意愿,通过饮食指导即可。因为本身各方面情况衰退,进食量较小,可能是自然衰退引起的血糖增高。这部分患者不一定强求做糖耐量,患者也不一定能耐受上述检查,可以动态观察。
    2023-07-31
  • 老年人如何运动降血糖(视频)

    老年人如何运动降血糖
    老年人糖尿病血糖控制有饮食、运动、药物等措施。饮食和运动是基础,运动是很重要部分。糖尿病患者进行的运动可以是有氧运动、抗阻力运动、间歇高强度运动以及联合处理方式。但是目前最讲究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包括快走、慢跑,根据年龄情况,可以进行游泳、八段锦、太极拳等有氧运动。个体较易做到的慢跑和快步走,保证每分钟快走80-100m左右,坚持每天锻炼,如每天坚持30分钟,一周5天,保证每周150分钟的有氧运动。 糖尿病患者不建议无氧运动,因为剧烈的无氧运动会导致乳酸堆积,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做保证活动能力维持的运动以及抗阻力运动,如哑铃、杠铃、深蹲。根据年龄,尤其80岁以上不建议深蹲、哑铃类运动,可以进行比较简单易操作的慢跑和快步走,也可以进行太极拳或八段锦等有氧运动。需注意运动时间,尽量在餐后半小时、一小时进行运动,避免低血糖发生,禁忌空腹或者餐前运动。
    2023-07-31